剖宫产是目前孕妇经常会选择的分娩方式。对于难产的处理,剖宫产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又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因此,如何做好产后护理至关重要,科学的产后护理有助于身体更快康复。
那么剖宫产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剖宫产前注意事项
1
剖宫产术前一天尽量进食易消化的
食物,术前8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因为剖宫产手术需要麻醉,如果进食,有可能会引起一些麻醉意外和并发症。术前有条件的,可以洗头洗澡,这样更有利于手术清洁卫生。
2
提前准备待产包
宝宝用品:一套衣服、包被、尿不湿、帽子、隔尿垫。
宝妈用品:一次性内裤、收腹带、产褥垫。
术后6小时内的护理事项
1
去枕平躺
术后回到病房的宝妈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因为大多数剖宫产选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术后去枕平卧可预防头痛;同时,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还可以预防呕吐物的误吸。
2
腹部放置沙袋
为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需在宝妈的腹部压沙袋6-8小时。
3
术后按摩
医护人员会为产妇按摩子宫,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此外,家属可以为产妇按摩手脚,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剖宫产术后怎么吃
1
术后6小时内应当禁食
因为手术容易使肠道受牵拉刺激,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胃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所以一般剖宫产术后会有腹胀感。为了减轻肠内胀气,暂时不要进食。
2
术后6小时可饮温水、粥水
待肛门排气后,可予半流质饮食,例如稀饭、清淡汤水,但应避免食用含糖或产气类食品,如红糖、牛奶、豆浆等,以防肠胀气。
3
术后48小时,恢复普通饮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原则,多饮水。此外,可以让宝宝多吸乳头,促进乳腺管通畅,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乳腺管吸通后,可适当多进食汤汁类食物,有利于乳汁分泌。
剖宫产术后切口护理
剖宫产术后第一天,医生就会检查伤口有无渗血及红肿,并进行换药。一般情况下,住院期间会换药两次,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酌情增加换药次数。
剖宫产术后两周内,不要沾湿腹部伤口,以免感染。伤口愈合前要注意保持干燥,穿宽松的裤子,避免勒到伤口。如果遇到咳嗽、打喷嚏、大笑的情况,可以用手捂一下腹部,避免牵拉伤口。
此外,也可以用收腹带环绕腹部,包裹切口处,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使行动更灵活。
恶露、个人卫生注意事项
1
剖宫产术后,医护人员会定时查房,检查恶露情况。如果阴道流血超过月经量,则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正常情况下,恶露会持续4-6周,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在恶露没有排干净之前,禁止盆浴。
如果红色恶露持续时间过长,或恶露有臭味伴子宫压痛,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2
产后宝妈都要注意会阴的清洁,每天都要用清水清洗。清洗会阴部位时,要使用专用的清洗盆和毛巾,水温以37℃为宜,不需要添加其他药物。
每天可以清洗2次,清洗后用毛巾及时擦干。大小便后,也要用温水冲洗会阴。擦拭时,可以用柔软的消毒卫生纸,由前往后擦。
3
宝妈平时可以使用卫生护垫,这样能让外阴不直接接触未消毒的内裤,并保持外阴干燥。但是,要注意勤更换,刚开始可以每小时更换一次,之后2-3小时更换一次即可。
剖宫产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产后第二天,宝妈可以在家人帮助下,进行下床轻缓活动,之后可以慢慢恢复到正常的活动。
麻醉药物会抑制肠道蠕动,引起不同程度的肠胀气,因而发生腹胀。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活动。一开始先多翻身,多动腿,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促进肠管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
只要体力允许,产后就应该尽量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子宫收缩、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而且还可以避免手术后并发症,如发生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
若第一次下床有“眼前发黑”、“眩晕”等现象出现,可先休息,待症状缓解后,再尝试下床。谨记下床三步骤:
1、摇高床头45-60度,半卧位坐起3-5分钟;
2、双腿下垂坐位3-5分钟;
3、下床站立3-5分钟,无头晕可在协助搀扶下行走。
下床前建议使用合适的收腹带,将腹部伤口包裹在收腹带中间。这样可以对伤口起支撑的作用,减少伤口牵拉感。卧床时,腹带可解开。
母乳喂养
1
建议宝妈产后尽早给宝宝哺乳
因为,哺乳能刺激乳汁分泌,分泌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使伤口尽快恢复。同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喂奶和含乳姿势。
2
宝妈应保持心情愉悦
坚定纯母乳喂养的信心
早吸吮是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前提,宝宝的吮吸动作可以刺激子宫的收缩,利于恶露排出。因此,宝妈生产完后要尽快的给宝宝喂奶,这样既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又有利于婴儿尽早获得初乳的免疫,还能尽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
另外,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是最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产后母乳喂养应该坚持至少6个月,6个月之后添加适当的辅食,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 END —
供稿 | 黄埔医院妇产科韩悦
审核 | 姜翙
编辑 |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