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 我觉得整个人好像没什么力气。特别是上午的时候,坐着不想动,有时候觉得困,爬楼梯也感觉吃力,气不够,这是我主要的问题。
Bryan|马凯翰:你从小一直对身体有这种感觉吗?平时你觉得自己容易烦躁吗?
案主:如果自己的话不会,但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周围有人在抱怨,或者是聊天,我会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Bryan|马凯翰:容易紧张、焦虑嘛?
案主: 容易,超级容易。
Bryan|马凯翰:我们首先要观察身体与精神之间的协调度,生命力能够维持水平的强弱。从整体来说,你的状态不是很差,其实算是比较稳定的,只不过有一点偏体力不够,导致精神容易紧张、焦虑。上中下这三个不同层次,你主要的问题是在中焦,不严重,微微的有下焦不足,这种下焦不足,中医称之为志力,意思是在生活中自我的精神能够在位,不容易受到干扰的能力。因为你属于偏敏感型的人,保持自己的重心,不被拉到各个方向,是重点。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紧张的人,怎么办?
案主:我是一个特别容易紧张的人,怎么办?
Bryan|马凯翰:你的神志是左脉偏紧,容易紧张,这是最核心、最深层的潜意识的一种模式,你对待世界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应。我建议你:
第一、强化身体。非常有用的。要建立对自己身体自信的感觉,我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源保护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二、尽可能的不要执着在这些点上,变成一种新的紧张,而要营造一种舒服的生活环境。不要让自己每天生活的太紧凑。偏阴不足、风气偏强的人,在物质的世界当中需要有一个让你感觉很舒服的家,家里可以布置多一些柔软性的东西,让能量能够聚起来。其次、经济条件方面不要绷得太紧,跟家人交流的方式也放松一点。如果你对外界、在家都紧张的话,那你什么时候能够松下来?可能去自然界里才可能。
第三、练习耐心。任何时候出现的想法或者需求,不要让自己马上满足,体会那个空间。比如说,你觉得我肚子饿了?不要马上去吃东西,稍微留白一段时间。或者要买新鞋子,不要马上打开淘宝。先试着让自己延迟满足,同时尽可能舒服地待在那里一段时间,缓和那种应激反应、紧张的模式。
案主:好的,谢谢老师,如果我想做的话,我就会很着急,要马上做,但是我不想做的话,就会拖延,到最后一分钟才做。
Bryan|马凯翰: 那你就把它倒过来,你不想做的,会拖延的那些事,你要像一个英雄——我要去做!想做的你就说:我可以稍微等一会,没事。我觉得你不是特别杂乱的人,如果从增加体力和在你具体的生活环境、物质层次的行为中去练习让精神松下来,可能会容易一点。再加上我们医之道课堂上讲的清洁呼吸法,让多余的精神就像一个小瀑布下来,长期练的话作用会很好,精神松下来之后会舒服一些。
偏瘦的女生,要不要运动?
案主:在运动的量还有饮食方面,我偏瘦,吃少一点或者是运动量大一点,我怕自己会更瘦,会有这个担心。
Bryan|马凯翰:一般的女性开始锻炼,害怕会长太多肌肉,会觉得不像女性。其实如果你运动量多一点,应该不会更瘦,随着调理和运动的增加,胃口应该就会展开,那就敞开吃吧。我希望你能多长一点比较结实的肉。这个趋向其实代表你整个身心的一种健康的方向。我说的是比较有力量的一些肌肉长出来之后,会让你更稳定。
案主:我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长一些肌肉。
Bryan|马凯翰:对,好好锻炼!因为我们强调,我们具体的身体是成果,那么我们通过各种方向,各种调理的方式,最后需要第一,在我们具体身体的结构上出现;第二,是在我们的行为里边要出现。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展现,就像一个房间一样,我们这辈子只能住在这间房间,没有别的了,所以要把它布置得舒服一些干净一些,条件好一些,客人来的时候就觉得很舒服。
来自左、右脉的提示
案主右脉不足,左脉的力量也不是特别亢进,右脉那种温通的、激情的生命力的表现有一点缺乏的。
Bryan|马凯翰:我们看人的时候,要看基本的神志,案主是偏左脉收紧的、内向的一个人。如果我们按照这样一种原理来推,其实在最根底的,我们活在身体肉体里边总是有一点微微的不安全的感觉,以害怕、不安为主的。我们平时的思维总是有一种收紧的好像保护自己的反应,属于深层的血分。一般来说,体质偏薄一点,不是那么厚实的、结实的人,容易对身体带一种怀疑的:会觉得不够用的。比如你跟我们分享,从小就觉得身体是偏弱的。这是一种淡淡的害怕,总会在潜意识里边的,这个按照中医的说法来解释,就是寒,就是收缩的力量,等于是下焦血分骨盆、腰、腿、下半身循环的空间有点不够。
这个部分可以给到的建议是:用精油按摩小腿的内侧。
我在哥斯达黎加这里的朋友做了一点岩兰草精油。可以用它按摩小腿,特别是阴经内侧。这些温性的精油香味偏厚一点,按照中药的原理,它是有味、有厚度、有润性的,而且有动力,但不会让血分燥动。而是会让血分有松、滑动的作用,还很安全。先把椰子油放进去,然后拿精油滴进去,摇均匀即可。你也可以晚上泡泡脚。泡脚的时候可以放一点艾草进去。
诊断以及用药思路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整体来说这是一种太阴往里塌的精神状态,需要阳明的那种刚猛的力量。我觉得和她交流起来有一种想找到外在的一种能够被接受的,代替她自发的力量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太阴到少阴,精神缺乏运转的特点。我们用药的话,又可以做一个细微的区分。你需要集中在她这种精神状态往里塌陷的,好像要抓什么东西能够补充她缺乏的,这是她基本的一种精神的方向。紧的部分是因为感受得不到内在的补充,所以她开始紧张。这是常见的以太阴为本色的一种状态,太阴少阴,到了厥阴的时候——我得不到!就开始烦躁或是不满,或者是“我一定要得到”,那种冲的力量就更强烈了。现在我觉得还没到,所以我们要给她稍微补一点,流通起来。她的能量主要的方向是下陷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来说,这是补中益气汤的一个基本格局。
学员提问
中焦(脾胃、消化系统)还好吗?
学员A:什么叫做自我消化的状态?她在碰到压力的时候,感觉她不会是一种向外反抗、表达出去的一种状态。
Bryan|马凯翰:当人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她会不会产生向外的抵抗力。我感觉她是偏接受型的,中焦下陷的。中焦是我们作为人,支持上焦天部向外流通的主要的平台。当中焦运转正常时,我们跟外界交流的方式能够被托起来而维持,然后适当地接受,再往外释放,接受,释放,表达如此往复。如果偏内收这个方向多了之后,进入到阴分的时候总是会消化不好,会变成什么?郁热。对不对?
身体下肢的空间感
学员B: 马老师,您判断案主的下焦血分还需要进一步的松开,主要是凭她眼神紧,包括舌下感受到有压力,这两点来判断的吗?
Bryan|马凯翰:结合她整体体质的状态来判断,她下肢比较细,整个人也长得比较细,稍微紧一点。
学员B: 空间是不足。
Bryan|马凯翰:我们把形和精结合来看,先天精气不是特别的丰厚,容易导致整个气机运作空间偏小,加上内向的神质。
我们看眼神或者是人整体的精神表现,不要忘记神为精所化,所以它们是相通的。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自己下焦的状态,就要往你自己心里的,每天体会内心的状态,你就知道了。就把它作为投影机一样,我们往里看的时候其实是反射了我们自己最核心、深层的能量。再加上白天我们的体会,晚上在梦中看到的一些内容。当你的内心可以随意放一些怪怪的电影内容,没有人管,特别自由的时候,你自己更知道深层的血分或者深层下焦的能量状态是如何内外相应的。
气机为什么上浮?
学员C: 马老师,您感受到案主的精神状态是往里塌陷的。可我之前没能感受到,考虑到她气机上浮,我用药会考虑帮它往下降,但是她这个精神状态反而是需要提升的,所以在用药上也出现了偏差。我忽略了她的气机上浮,其实是因为内部的虚而产生一种塌陷,其实是身体需要得到更多往外流通的支撑力。
Bryan|马凯翰: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希望你们不要随意把气机上浮或者神紧这几个字贴到你们每个人的诊断里边去。我们要把握重点。我在李老师那儿跟诊的时候,病人走了之后,我会问李老师病人怎么样?有时候语言不如身体语言,他就会用手势来回应。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直接感受到虚实。我们可以先分析虚、实,紧、烦躁,它是偏实的表现,局部的实。精神可以作为诊断的一部分,那是精神局部的实的表现。是以精神,还是以她身体上的缺乏为主?其实是以内向为主的性格,怀疑自己,或者怀疑身体资源、健康的水平,一直在里边有这些反思的,对不对?这些都是以虚为主,是以阴证为主的。这时我们就应对她这种势。像你刚说的,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那些前进的部分,那么我们会下很多功夫在这里(气机上浮),其实我们只是需要从中焦帮她做个连接。
(完)
“人生常常是这样一个过程。
有一条时有时无的路,需要凭借你的直觉前行。
为了不断往前走,继续成长,
我们需要提出越来越深刻的关于生命和如何在其中自处的问题。”
——马凯翰老师
马凯翰 老师简介
马凯翰老师幼年即对中国武术有所习练并广泛研读了有关禅修和道家的东方哲学书籍, 对生命存在的本源有所追寻。高中时代,一次偶然的阅读,他接触到了日本禅学,打开了进一步求知之门,踏上探索东方哲学思维之路。
2001年大学毕业后,马凯翰老师在家人的支持下,前往日本京都大学求学。在日本学习东方哲学之余,他开始了合气道和静坐修习。期间有一次,他的武术老师讲课中提到了“医武同源, 马老师意识到自己多年几乎所有的兴趣与爱好都是为了一件事,传统医学的学习。这使他领悟到了下一个学习的方向—中医。2004年完成日本学业后,他来到了中国,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开始中医学习。
因一次义诊机缘巧合,马凯翰老师与李辛老师相识。作为一位美国人,马凯翰老师能够用持之以恒的心境以及静心的状态来学习中医,也深深触动了李辛老师,并在之后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李辛老师的学习是马凯翰老师对过往十余年生命本源追寻的一次总结和提炼,随着医术上不断的精进,他也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学术体系。并在此后一系列的中医教学实践中趋向完整。
自2013年开始,马凯翰老师在多个国内知名平台讲授“经典中医课程”。相较于一般的母语学习者,马凯翰老师从西方人的角度切入,与古文直接相连接。没有受扰于现代语境杂念,纯粹的学习之路,使他对经典中医精髓有着深刻领悟,也深深打动着跟随学习的学员。
2014年,马凯翰老师开始印度传统瑜伽修行。经过不间断的努力, 老师深刻体会了经过系统化的身心训练, 回到人的自然智慧。从此出发,再看医理与生命, 有了从源头出发的更深的领悟。自2023年初, 马凯翰老师推出了一门全新的关于生命力发展和自我滋养的课程《医之道》。课程融合了中医核心医理和古典瑜伽内功训练(呼吸、冥想、唱诵、体式),真正做到了中医理论与瑜伽实践结合,从源头体悟生命力。
马凯翰老师,近十几年中,在临床医学、经典中医、针道、瑜伽修行等各方面受到多位明师的真传。他也希望将对经典中医精髓的感悟和实践心得分享给有心有志在中医道路上专注正见, 并贡献力量的同路人。
企业客服二维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