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斯理维、胡子卿老师主讲,李辛老师担任特邀讲师,《2024古典针灸全阶课程》正在招生。课程面向中医小白,通过线上录播、直播以及线下教学实操多种形式结合,有效预习、及时实践、自我练习与复习的闭环学习模式,帮助学员基于人体能量系统的整体观,通过四诊,尤其脉诊和相对细微的感受,判断气血盛衰和表里内外各部的虚实,进行全面有效的针灸调理。
医生的神气清明水平,决定了他医术的力量
Claudine:你曾经说过,在学习中医的早期偏重于方药,那么,你如何看待针灸?在使用方药时,针刺是如何协作配合的?在你的临床中,针刺是否必不可少?李辛:方药和针刺,其入手的方式不同。方药,是服用后进入人体中焦,布散周身,调整的是整体的气机,医生遣方用药,如同中央政府推行一项政策,贯彻到机体的每一层面和机构中。所以,方药的作用和效果是全方位层层推进的。当机体的某些层面出现局部的抵抗或阻隔,使得中央政府的政策无法贯彻实施,这时候,会需要一个应急的团队,在特定的区域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精准式”的作业,这就是针刺所擅长的。通过对病人的“调神”“导气”和“交通内外”(自然界和体内的气机),就可以让气机的运行平复如常。草药利用药物势能,从内部平衡、清理、推动人体的气机运转;针刺直接打开闭阻、导气流通至需要的方向。草药能够促进人体的基本生命功能:阖下焦、温中焦、开上焦、补阳气、行气血、发汗、通便、利尿;针刺在体表打开一个个特定的能量调节的“小开关”,来帮助人体气机/神机开阖得当,内外交通,神明气达。针刺的另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调神”。效用直接而快捷,令神气清明,气机回复正常,而消除“虚假症状”,而方药是通过某些矿物药、贝甲类、酸味或香味药,以及种子类来“治神”的。对于“神不清晰”或里气不足的病人,同时伴有多种病理因素,如痰湿、郁火、食积,方药会非常有帮助。而对于“神清”而病在气分的患者,针刺可以作为第一选择,疗效迅捷。换言之,针刺不仅可以疗疾,更可用于通神明、稳定神气格局,对经络能量系统进行微调,从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方药在“精、血、气”的层面效用良好,针刺更长于在“神与气”的水平调治。Claudine:据调查,人群中有10%对针刺反应迅速而效佳,另有10%效用不显,剩下的介于两极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因素与效果的差异有关?李辛:《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把人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别,前四种指的是此型的负面状态:- 太阴之人,阴气重,皮肤黑而厚,期待得到而不愿付出,不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压抑,血浊而气涩不行。这类人的针刺效果会差一些。
- 少阴之人,阴多阳少,容易嫉妒、猜疑,贪心而不知满足,难以有感恩之心。气血容易脱失不守。这类人适合针刺,但不能耐受强烈的刺激。
- 太阳之人,阳气多,喜欢说大话、炫耀、言行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开宣太过,阳气易动而阴气内虚,所以适合针刺,但也需要小心,不要过泻其阴,而致危险。
- 少阳之人,阳多于阴,他们喜欢交往,身体常动摇,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自尊心强,敏感而好面子,容易中气不足。他们对针刺的反应会很灵敏,但也需要小心不能过伤其气。
- 阴阳和平之人,是医生最喜爱的病人,但往往不需要就医。他们内心安静而顺应自然,过着与世无争的平常生活,会根据环境和时节、自己的身心状态来调整食物、睡眠和运动、性活动。这类人气血调和、容易治疗,所以岐伯在《灵枢终始第九》篇说:“平人者不病”。
Claudine:如果不同的人对针刺的反应不同,那么,《黄帝内经》对医生的内在训练有什么要求?又有什么特别的原则能使疗效更好?李辛:《素问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提供了五个重要原则:“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一曰治神”,医生知道如何训练自己的精神,达到感通人我内外、专注、清明。“四曰制砭石小大”,知道如何制作合适的大小和形状的砭石,砭石是刮痧用的石器,早于针具,在这里亦指代针刺。“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知道五脏血气之虚实诊断方法。Claudine:这样看来,根据《黄帝内经》的观点,一个好的医生需要尽可能地“训练”自己,就像他必须熟悉中医原理一样。这是否意味着,不同“训练”水平的医生在不同的层次工作?李辛:是的,这部分非常重要。根据《内经》的原则,可以分为三类不同的针灸水平层次:1. 通过四诊,知道何时需要以及如何用针,这是初级新手,在以形治形的水平:能够记住经络穴位的定位和功效,根据病发部位和症状进行基本常规的诊断与治疗;知道如何选用合适的针具和正确的操作手法。
2. 通过四诊,尤其是脉诊和相对细微的感受,判断气血盛衰和表里内外各部的虚实。这个水平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技巧。在古代,医生用“三部九侯”和“人迎寸口”的脉法,来判断何部虚、何部实。这是在“辨气虚实”的水平,现在能够这样诊断的医生已经不多了。
3. 知道用神。仅仅依靠五官,是无法把握更多更细微的信息的。完成“内在训练”的医生,在针刺过程中,能够“以我知彼”“以神会气”,这是一种“直观把握”的能力,超越有形之肉体现象、逻辑思维与经验积累。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有言:“粗守形,上守神”,“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在“神”这一层次的微妙体验,不是那些粗心的、执着于看得见、摸得着,只关注有形有象的人可以体会的。所以,我们在初学阶段,从形体层次和不同针具的熟悉入手,根据病情的深浅、部位及表现不同,在形体层面,参考经络穴位和前人经验,按图索骥;渐而借由“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的脉学,来学习感受气血的变化,以调其平;更高的成就,需要通过静坐等“内在训练”才可能达到,那样的医生可以与病人合一,与自然感通。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医生疗效的差异是如此巨大,即使是用同一个穴位,不同的医生,根源于不同的能力,而在不同的水平发挥作用。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针灸师,个人的“内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练习静坐、按摩(提高对皮脉筋骨和气血的感受力),规律的身体运动是必须的。静坐帮助我们的精神稳定,提升敏感度和直觉,从而“由心而感”,而不只是仅仅依赖五官。所有关于患者的精神魂魄、气血开阖、能量格局、情绪情感、病理因素(风、寒、湿、热、受惊、悲伤……)的信息都在那里,等待我们感受,慧然独悟。这取决于我们的身心有多敏感,神有多清晰,能否接收到。只依靠逻辑思维的医生,是不可能以古代的方式直接获得关于神机、气机、病机、邪正和虚实的信息的,这是传统的“直观之道”。按摩,尤其是内功按摩,训练“以我之气,调彼之气”,这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可以帮助医生更细微地感受身体、能量、经络的状态,以及存在何种致病因素,它在多深的层面。(详见第三部分第六章:按摩与内功按摩)Claudine:你可以就“直观之道”再深入地解释吗?李辛:在《素问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有言:“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意思是,当代针刺中的补虚泻实,这是大部分的医生都知道的,如能感通,并且依从和遵循天地自然之道,随着时空变化的节律与病者之机顺应而运针,其效如桴鼓相应、如影随形,这样的医术,非关鬼神,唯有道之人能为之。又言:“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这里的重点是“必先治神”“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行针的关键,首先要“治神”,要忘掉病人的脉象和症状,不听不看周围,于是内外合一,不能拘于形体之象。李辛:是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的原文是:“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意思是:普通的医生,关注点在身体的关节和穴位,高明的医生,能够虚静以“守机”,“机”的变化运动,与医患所在的空间、能量、信息场都密切相关,那是一种“安静、清净而细微的感觉”,它的出现无法预测,当它消散时,也无法追踪或强留。“机”,在古代有“征兆”“机会”“灵感”的意思,病人的气机在不断地变化中,有着自己的节律与方向,医生能做的是顺应之、扶助之,针灸师的每一次针刺,应该根据当下的神气变化和能量状态而动。如同下棋,病人的内外虚实和邪正格局就像正在博弈的棋局,我们需要感受整体的形势,然后放入一针,病人的精神-能量系统会立即反应,然后在新的格局中再放入一针,以此类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安静,耐心地等待和观察、感受,这就是“识机”。这也像钓鱼,当鱼儿吞饵的刹那,我们需要立刻反应。或者像打网球或搏击,不能只靠眼睛、耳朵、大脑思维,必须用直觉和当下反应。所以,在上述情况下,必须当下便知,在手挥出、击出之前。Claudine:前面你还谈道,疗效与病人自身是否清晰有关,那么,对于已经达到第三层次的良医,面对不清晰的患者,能否取得明显而快速的效果?- 病人的“不清晰”在哪个层次?如果只是在神与气的浅表层面,效果是很明显的。如果混乱的状态已深及血分,或邪气播散混杂周身 ,那需要更多时间来治疗。
- 医生本人有多“清明”?《黄帝内经》有谈到,治疗本质上是医生“以我之神气,调彼之神气”,医生的神气清明水平,决定了他的医术的力量。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辛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天津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著有:《儿童健康讲记》《经典中医启蒙》《精神健康讲记》《回到本源》(2022,中文版;2013,瑞士,英文版;2020,法国,法文版)
ClaudineMérer(克劳迪那·梅赫)
毕业于巴黎西区医科大学,在新加坡针灸科学研究院学习针灸,在伦敦完成了中草药的学习课程。在北京生活四年期间,与李辛医师一起共同完成英文版《回到本源》,于2013年在瑞士出版。曾任法国针灸无国界协会主席、瑞士哥伦比亚预防医学中心全科医师、针灸师、中医师和自然疗法医师,主理内科及妇科。创办法国蓝之树学会,每年主办《地球生态学》研讨会和中医临证继续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