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尚书研读》系对儒家经典纲领性文献《尚书》的研究性导读和旧注整理。
《尚书研读》内容包括“导读”:介绍《尚书》的释名、体例、传授系统与学术史、研究要籍等内容;“集注”:汇录晋传《古文尚书孔传》和宋苏轼《东坡书传》;“影印”:《师伏堂丛书》本《尚书大传疏证》部分篇幅。
【作者简介】
舒大刚,1959年生于湖北襄阳,祖籍重庆秀山。现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儒藏》编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编纂;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孝经学史”“巴蜀易学文献通考与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家文献学研究”,国际儒学联合会委托项目“中国儒学试用教材编撰”等。获教育部一等奖,四川省政府一、二等奖,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一等奖,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多项。
程兴丽,1983年生于山西岚县。现为陕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尚书》学、汉魏六朝文学文献学研究。主持武汉大学2024年度《民藏》编纂工程课题一项,主持并完成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尚书》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著有《书经讲义》《魏晋南北朝<尚书>学研究》学术专著两部,先后于《光明日报》《中国古典文献研究》《敦煌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出版说明
凡例
《尚书》导读
一、《尚书》概论
二、《尚书》的内容及其价值
三、《书》学要籍
《尚书》集注
卷一
虞书
尧典第一
卷二
虞书
舜典第二
卷三
虞书
大禹谟第三
皋陶谟第四
卷四
虞书
益稷第五
卷五
夏书
禹贡第一
卷六
夏书
甘誓第二
五子之歌第三
胤征第四
卷七
商书
汤誓第一
仲虺之诰第二
汤诰第三
伊训第四
太甲上第五
太甲中第六
太甲下第七
成有一德第八
卷八
商书
盘庚上第九
盘庚中第十
盘庚下第十一
说命上第十二
说命中第十三
说命下第十四
高宗肜日第十五
西伯戡黎第十六
微子第十七
……
卷九
后记
影印师伏堂本《尚书大传疏证》
【前言/序言】
儒学(或经学)作为主流学术在中国流行了2000余年,形成了系统的经典组合、历史传承、学术话语等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制度设施和教育成果,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学无疑是其主体内容。
从《尚书》“敷五教”,《周礼》“乡三物”,到孔子“文、行、忠、信”四教,以及他所培养的“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人才,儒学都以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育人才,淑世济人。可是,自从民国初年废除“经学”科以后,儒学学科便被肢解分散,甚至被贬低抛弃,儒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顿时体系不再,学科不存,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极不利于民族文化自觉和当代学术振兴。
出版信息
著者 舒大刚,程兴丽
编者 朱汉民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73214461
版次 1
包装 平装
丛书名 儒学学科丛书
开本 16开
出版时间 2024-12-01
用纸 胶版纸
页数 421
套装数量 0
字数 427000
正文语种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