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缺席的审判

文摘   电影   2024-03-31 22:23   上海  

《坠落的审判》即便在结尾给出了庭审判决结果,但它依然是个开放式的故事,而导演的醉翁之意也不在于挖掘案件真相本身。
如果将其作为罪案推理题材看待的话,《坠落的审判》的案件情节是简单的。它把案发现场设置在了法国的偏远山区,当事人是一家三口,而且预设夫妻都没有深度社交因此也没有树敌。所以当有一天丈夫离奇坠楼死亡,可能性只有两种:妻子他杀或丈夫自杀(在这里我们排除盲眼儿子参与谋杀这种过度惊世骇俗的设计)。当然随着调查进展,案情延伸出第三种可能:妻子下毒导致丈夫失智自杀。

案件的物理搜证走向的是死局。最早法医通过尸检推断丈夫是受钝击后坠楼死亡,随后勘查专家现场模拟还原出坠楼轨迹,但随着案件调查展开,新的调查人员(我忘了人物身份)根据屋顶残留的DNA,又基本推翻了丈夫是他杀坠楼的可能。而在长达一年多的调查搜证中,始终没有找到类似现场作案凶器这种有说服力的物证。

而警方和法院余下的搜证调查都有些抽象化。不论是警方还原案发当日夫妻二人的争吵,还是控方找精神疾病药师和采访记者取证,甚至找来丈夫寄给出版社的争吵录音作为呈堂证供,这些都是为了求证夫妻确实不和,以及妻子有杀害丈夫的动机。

但动机不是事实,不能做有罪推断。在这一点上,妻子在庭审中的表述不卑不亢,她说每个证人都在基于自己的立场和与当事人的关系做主观推测,她可以理解他们给出对丈夫有利的推测,但也相信如果自己有证人也会给出对自己有利的推测。

影片靠60%的人物对话/陈述和30%的即时反应撑起,导演似乎试图构建一个言语即真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妻子似乎是强大的,因为丈夫是失语缺席状态,儿子话语权弱。但妻子其实又是脆弱的,因为她同时承受着作为被害者家属的悲痛和作为嫌疑人的委屈压力。另一方面,她要一人承受(在她角度看来的)众口铄金——这时候丈夫甚至还会借U盘录音诈尸还魂,在庭审上送出一记重击(是不是有点像《罗生门》里的女鬼?)。另另一方面,妻子被设定成一个随法国籍丈夫从英国移居到法国的德国人,应该也是有某种族群文化偏见的象征意味在里面的(比如妻子在庭审和在家受监管时必须说法语)。
而且深挖当事人家庭隐私以寻求道德制高点,这本身也是不道德的。关键是这方法还没用。因为婚姻家庭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这就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简单问题。儿子的失明谁责任更多一点?夫妻谁为家庭牺牲更大一点?妻子出轨是因为性格放浪还是因为丈夫冷暴力?甚至妻子究竟是剽窃了丈夫的作品,还是借用了丈夫作品中的一个动机?这些大大小小的争议点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中国人说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更何况公检法,他们无力也没有必要去探究道理或道德上的谁是谁非。

不同视角的碎片没能拼出完整的拼图,真相也没能越辩越明。

在这一团混乱中,失明的儿子成为决定案情走向的关键先生。他先是为了掩盖父母争吵的事实,在警方现场搜证时推翻了自己的供词。故事最后,他在终审前惊慌失措哭着向陪护员小姐姐求助,小姐姐告诉他——
当你只知道事情的结果而无从准确判断动机时,你只能选择自己要站在哪一边。

也就是说在确凿物证欠奉的时候,与其穷究真相,不如选择自己更加相信的。这里并没有排除儿子对母亲毒杀父亲的怀疑,案情依然是开放式的。但与其执着于抓到这只薛定谔的恶之灵,不如简单做出更符合常理的推断,而这也能让生者更好的活着。所以儿子最终选择为母亲(哪怕是略感微弱的)声援,这避免了家庭走向最坏的结局。

BelowTheAshes
专注奇幻文化介绍及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