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II,仆街了...

文摘   电影   2024-03-09 14:03   上海  

沙丘II仆街了,这是我昨晚一刷完后的第一感觉。
没看过沙丘的新朋友们,请不要抱着“沙丘是新时代的魔戒”的预期走进电影院。撇开魔戒老旧的情节和缓慢的节奏不谈,它至少起承转合有了故事讲清楚了人物群像也立起来了,是优秀的商业化制作。但沙丘带有更多牛蛙导演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它更像是作者电影。打个比方,就好比你兴冲冲跑到电影院看银幕版TVB射雕,结果看到的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
看过沙丘I的老朋友们,也请放低预期。舆论一片叫好票房一路走高在我看来简直是毒奶。II在情节饱满度、叙事结构和风格上,我觉得都反而是不如I的。

01

沙丘故事的悲剧内核


先要说说沙丘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沙丘的内核是悲剧的,而且是不止于王子复仇记的宿命悲剧。
我们的主人公保罗,在击败帝国联军成为新王后的十年里,将屠杀600亿人,夷平90颗星球,灭绝40种宗教——客观来看是不折不扣的暴君。宿命的悲剧感在于,作为先知的他,早预见到了自己将导致的这场星际帝国的浩劫,但是他没有选择。保罗就像他被屠灭的厄崔迪家族一样,只能在沙漠中流亡,被命运推着往前走。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能够激发弗瑞曼人的宗教狂热帮他完成复仇打下江山,但他也无法遏止这种个人崇拜的蔓延,并最终导致暴政和宇宙湮灭。

沙丘故事发生的年代,是科技退回到冷兵器的年代,是社会形态退回到封建制的年代。而保罗的统治是融合了神权和王权的,真正的政教合一,他要完成的是对宇宙的宗教殖民。所以这整个故事带有更多的宗教神棍色彩,它本身就是晦涩的,宗教仪式感的,和反高潮的。这要让多数人能看嗨是不可能的。在后续的故事里,保罗甚至会主动退位,化身成先知在民间推翻自己家族的统治,你听了会喜欢这样的故事吗?

人物的情感线也存在类似的纠结晦涩。因为保罗可以预见到自己和契妮的未来,可以预见到自己对契妮的爱和善待会导致契妮的悲剧结局。所以他会做一些事情来避免这种悲剧性未来的发生。但这些事本身又会造成对契妮的伤害。所以你懂的,满满就是这类纠结,归根结底和男性精英主义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保罗和伊勒琅公主的婚姻,纯纯的就是政治联姻。和科瑞诺家族的联姻,既可以维持帝国的形制,又可以维护厄崔迪和大家族的关系,个中利益不是一个混血弗瑞曼人契妮可以提供的。

悲剧性的最后,才是王子复仇记式的弑亲主题。不管哈克南男爵有多坏,也不管这事儿是由保罗还是厄莉娅来做,外孙/外孙女杀外公就是弑亲。这也符合中国老百姓对西方文艺作品动不动就来一个弑父情结的印象。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什么”,是为了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作为一部悲剧内核的宗教色彩的科幻主题的作者电影,也没有好莱坞常见的插科打诨的小伎俩,沙丘II却引得观众频频笑场?如果一两个人笑场我们姑且可以说是理解能力的问题,那很多人笑场我们是不是要怀疑导演的拍摄哪里出了问题?

02

沙丘II的问题


沙丘II的主要问题,我用四个字概括叫做“避重就轻”。也就是该浓墨重彩的情节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平淡无奇的情节拓展时长渲染气氛。
我认为沙丘II应该的浓墨重彩:1.杰西卡喝下生命之水成为圣母;2.保罗喝下圣水开悟成救世主;3.弗瑞曼人和帝国联军的正面战场;4.厄莉娅杀外公;5.保罗和菲得罗萨的对决;6.保罗夺位称帝。
首先说生命之水。生命之水是沙丘世界观中宗教理念的核心。它源自沙虫幼虫尸体的浸泡,这象征了人类与外星物种的和谐共生,和人类对外星环境的融入。而服用这种剧毒液体后的死去活来,又有生死相反相成的哲学味道在里面,是杰西卡和保罗涅槃重生的注脚。我以为的喝下生命之水打开任督二脉,至少应该拍一个奥本海默式的核试验微观虚拟长镜头,就像打翻染料铺子,染料再遇水晕染化开,全宇宙时间空间的智识和族群的共感记忆就在那么一瞬间冲上天灵盖。宗教的仪式感和超自然的神秘感是沙丘有别于其它科幻作品的特点,但牛蛙在II里没有将这种邪异的感觉拍到饱满。

动作场景也不行,不管是大的战役还是小的战斗。II用了一半篇幅讲弗瑞曼人大战哈克南,时长是给够了,但双方的恩怨情仇(例如保罗儿子被杀)和战局形势的变化(弗瑞曼人从被镇压到反攻)没有立体交代,而是让位给了扁平的战斗场面。战斗场面也被包裹在了大量的漫天黄沙和夜景中,期待中的沙虫没有给到足够的时长和足够震撼的画面,感觉一通原子武器轰炸和沙虫地面冲击后,弗瑞曼人花10分钟就拿下了联军杀入了皇宫。

1v1对决也缺乏看点。原以为I结尾处保罗秒杀詹米是因为后者是配角,但II结尾保罗大战菲得罗萨也是这种风格,让我终于相信这就是牛蛙从一而终想要的风格和美学了。可惜II花了那么多时间渲染白化病人的美强惨,最后还是3分钟内被主角一刀毙命。此处我听到了现场有笑声,大概是送给了甜茶的浮夸表演。

电影剧情相比小说有改编,虽然这种改编没有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但我非常失望。三年前I里哈克南男爵拖着肥大的身躯飘到莱托公爵面前,那种邪异有压迫感的画面成了我心中的梦魇和白月光。我一直憧憬II里幼小的厄莉娅能如何戳破这个丑陋的大气球。可惜这么经典的场面没能发生,厄莉娅压根儿没有出生,而大气球在II变成了瘫倒在王座阶下的一摊烂泥。

沙丘I和II电影时长差不多,前者拍了原著的60%,后者40%。这或许是导致II叙事节奏失衡的原罪吧。


03

消失的新鲜感


如果要找个理由为牛蛙开脱的话,那可能是观众的新鲜感在消失。有句俗话说得好,同样的招数对圣斗士只能用一次。

沙丘I让我见识了牛蛙标志性的神秘感和压迫感兼具的画面和美学,有点像我喜欢的插画师Giger和Brom的风格(前者是异形系列的设定画师,后者以哥特风格插画著称)。苍白荒芜的未来世界,人类曾经辉煌文明的残留,随处可见的巨大沉默物体,原始妖异的宗教崇拜,不时闪回的奇怪梦境。一早就可以说,沙丘对标的绝不可能是指环王,因为它的影像和叙事都是风格化作者化的。当年I的评价就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三年后的II还是同样的导演同样的配方,同样的观众和舆论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事儿本身就挺奇怪的

II在视觉影像上是I的降级版。首先是巨大物体更少了。新玩意儿只有哈克南家族的香料采矿机(蒸汽朋克的有机造型用以区分I中厄崔迪家族正统的工业风格造型)和帕迪沙皇帝闪闪惹人爱的巨大飞行器。其次是邪异氛围弱了,因为几个宗教仪式场景都没有渲染到位,孙女杀外公也没了。梦境也少了,我原本以为开了天眼的保罗会贡献很多预见未来的视角,没想到他只是成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里的那个口嗨的男人。最大的惊喜可能来自菲得罗萨和他的白化病家族吧。

I中同样惊艳的还有汉斯季默的配乐,或压抑或邪魅或沉闷的单调重复,连续两个多小时的轰炸,震得我头皮和屁股一起发麻。但明显可以感觉到II里配乐的比重在下降,音量被放低,旋律也和I大同小异,那种黄沙中的沉浸感和被包裹的感觉,也差了好多。

04

结论

沙丘II相比I并没有发生更偏商业化的质变,它本质上还是任性的作者电影。看多了超英电影的观众会觉得沙丘II很多场景很幼稚很粗糙。有沙丘I光环的朋友,可能会感觉II的文戏武戏都拉胯下去一截,改编也不太令人满意。肤浅生硬的场景和台词或许是引发笑点的原因。要量化的话,沙丘I我给90分,沙丘II我给60分。

BelowTheAshes
专注奇幻文化介绍及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