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名旦顾正秋和江新蓉

文摘   曲艺   2024-10-02 09:45   河北  

顾正秋

今天把名旦顾正秋和江新蓉拿过来聊聊。为什么把这两位戏曲艺术家放一块说呢,因为有类比性。

顾正秋1928年出生,江新蓉只比她大一岁,是1927年出生,她们是同时代的同龄人。

江新蓉

顾正秋的学习经历很顺畅,她先后和多位名家学戏,所以,似乎她什么戏都唱,也不大恪守流派和挑流派。当然,后来她拜了梅兰芳先生为师,所以,她也算是梅派弟子,但是她和新艳秋一样,并没有一门心思的专学梅派,而是唱得很杂,这个和她和很多名家学过戏也有关系吧。

传授她技艺的老师很多,比如梅兰芳、芙蓉草、张君秋、黄桂秋等,上面也说过,她唱的戏很杂,梅派程派什么都唱,但却不严格按照那派的特点规范唱,而是用自己亮嗓子高音位置唱程派,用自己理解的虚实强弱来唱梅派,这就很有意思了,这种无拘无束,好像在大陆的艺人里,还真不多见。

因此,她是唱法上的“杂拌”,混到一块,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虽然有人说,顾正秋是 “台湾梅兰芳”,但她还真不是纯 “梅派” 应该叫她“顾特点”,为什么不叫“顾派”?因为还不够格。

大陆上如果硬要找出一位和顾正秋唱法精神相似的,那只有江新蓉了,顾是拜过梅兰芳先生,而江新蓉则拜的是程砚秋先生。但从唱法上看,她们都不是纯梅和纯程,都是混搭的一种唱法,顾正秋唱的梅中有程,江新蓉唱的程中有梅。

有人说史依弘学唱程派,程味不浓,其实早就有人说顾正秋江新蓉程味不浓了,为什么?因为顾正秋和江新蓉本来就不是在实打实地,一丝不差地唱程派唱梅派,她们的程派,她们的梅派,都是自己理解的程派,理解的梅派 。

有人老说不能死学老师,还有人拿大画家齐白石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句话,为一些流派二代三代瞎理解瞎唱找借口。其实,顾正秋和江新蓉这种,学梅不似梅,学程不似程,弄的梅不梅,程不程的风格,一定就比亦步亦趋,几乎不改变老师艺术特点的新艳秋学程,言慧珠学梅好吗?未必哎!

顾正秋演《四郎探母—坐宫

当然,江新蓉的情况还比较特殊,我们查文献和看江老师的回忆文章,就会明白,江新蓉老师的唱法,是程砚秋先生想在那个时候,严厉取消男旦的情况下,研究出一种女子唱程派的方式方法。当然,因为程先生的早逝,所以,给他这个最后徒弟弄了一个半成品,这里有件事情特别说明问题。

有人老说江新蓉的程味不浓,江新蓉为什么没有严格按照程砚秋的那种唱法音色学唱程派呢?不是她不去亦步亦趋地学习程派,这里也有原因,是程先生不让。

江新蓉拜了程先生以后,一段时间也在学老师的那种音色特点,据说有一天,江老师演程派名剧《六月雪》,她就试着用低暗的声音来诠释唱腔人物,她本以为老师会喜欢她这样,结果下了台看见程先生面沉似水,非常不高兴。

于是江老师就很小心地问师父怎么了,程先生说:“你看看你刚才唱的是什么呀,为什么非要憋着嗓子,你们别学我现在这样,我是年纪大了嗓子发宽发暗,你们嗓子亮堂堂的多好,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不发挥自己的优势而要学别人的劣势呢!我不希望你这样,也不喜欢你这样。”

江老师听了以后,非常受启发:给观众呈现最美的音色,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死学某人,并且你学的可能还是人家的缺点,这个非常重要,可惜今天的程派三代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个就唱成了今天这种“大烟筒”的样子。

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三代的传人,他们学流派不学特点精髓,而是学表象,不学祖师程砚秋而是学三代的“某腔某韵”,甚至比“某腔某韵”还“某腔某韵”,成了“大烟筒2.0”升级版!

如此,程派已经不是走歪的问题了,实际已经给毁了!我们仿佛已经听到,程砚秋的棺材板已经盖不住了,程派被糟蹋成这个样子,程先生如果活转过来,能承认这是他创立的那个“伟大的程派艺术” 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春梦无痕乱弹聊戏
本公众号主要是我个人聊戏,聊京剧,聊艺术的一个平台,辅助转发其他人的文章做参考,大家共同研习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