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师到酿酒师,从科学到灵性:访南京酿酒树孙云飞

文摘   美食   2023-09-04 13:45   广东  

孙云飞目前是南京精酿品牌“酿酒树”的主理人。他曾经在米其林餐厅工作,开过自己的面馆,也在高大师的酒吧上过班。本文将讲述他一路以来,如何从厨师变成酿酒师,如何从塑料桶家酿走到天禄三星,如何从科学参悟艺术与灵性。


缘起
孙云飞最早是在2014年接触到了精酿啤酒。当时在南京有一场Ted Talk,在这场活动中,他听到了高大师高岩的演讲。孙云飞觉察到自己可能会对这种可以动手钻研的东西产生兴趣,便一头扎进了精酿啤酒的世界。纵使自己其实不爱喝酒,尤其不爱苦苦的啤酒。孙云飞首先从《喝自己酿的啤酒》开始,然后啃英文原版的《自酿啤酒圣经》。彼时,精酿还未成气候,不要说南京,在全国任何地方都很难找到充足的资源,包括知识、书本、设备、原料。于是,孙云飞便一边请教高大师,一边从保温箱、纱布袋、塑料桶开始,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啤酒。

孙云飞的第一款酒,是德式黑啤,Schwarzbier。当然,那个时候的他并不懂得这些啤酒分类。他只是朴素地认为黑啤区别于常见的啤酒,很厚重、很香,甚至很有营养,于是便选择了酿造黑色的啤酒。而当初这一无心之举,冥冥中竟构成了他日后酿造思路的一部分。他有一款不断酿造的黑色啤酒,取名为“败家子”,英文名Black Sheep。在数次迭代中,它的名字和颜色保持不变,但是度数和风味则不断增强。

“这款酒的名字,从一开始就是‘败家子’,从2016年的时候就开始酿了。它有一个一脉传承下来的东西,就是它的颜色。这款酒一直都是黑色的。但是在我们不停酿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成长,自己学习到的更多知识,自己对酒的喜好,自己想要表达、想要传达的信息,我们就调整了酒的风格。这款酒一开始是比较淡的德式黑啤Schwarzbier,到了中期是波特Porter,后期是世涛Stout,大后期是帝国世涛Imperial Stout。目前的话,它就是一个过桶、增味的野菌帝国世涛。”

这一款酒,也让孙云飞在许多比赛中斩获佳绩,例如2018年大师杯的分站赛铜奖、决赛季军和2019年大师杯银奖。而在2019年中国国际啤酒挑战赛,孙云飞凭借“败家子”获得天禄奖三星。在会场上,他遇见了启蒙导师高岩,高岩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高大师的团队。在高大师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疫情等原因,加之孙云飞希望能够创立自己的品牌,于是在2020年离开高大师,成立了自己的精酿品牌“酿酒树”。其所在的店面,则是孙云飞原先的面馆“清和斋”。

酿酒树的店面


后厨

怎么突然冒出来一家面馆?孙云飞的履历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让我们把时间倒回2017年,清和斋面馆开业的那年。或者更早,回到孙云飞开始学厨的那年暑假。孙云飞的表哥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厨。在那年漫长的假期中,孙云飞出于好玩,走进了他表哥专业的后厨,从此开启了他在餐饮行业的道路。

在西厨中,有划分许多不同的部门,而孙云飞自诩“比较全能的人”,因为他在每个部门都学习工作过,例如屠肉房、饼房、热房、冷房、宴会厨房、零点餐厅,还有中餐后厨的面点房。孙云飞最早接触到发酵,便是在面点房和饼房中。然而他也坦言,这些后厨对于发酵其实并没有太过深刻的理解,也缺少钻研精神。不过,做厨师的经历对于日后孙云飞酿酒是很有帮助的。在餐厅里,他会用酒和饮料去做一些实验性的菜肴。而学习分子料理的技术,也使得他对风味的萃取和搭配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在米其林餐厅工作的经历,与各国厨师学各国菜系,在餐厅的酒吧免费薅酒喝,都直接或间接地助力孙云飞日后在酿酒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印度主厨边跳舞唱歌边煮咖喱的做法,深刻冲击了他当时对于烹饪的思考,以至于一定程度上塑造他酿酒的哲学。

在后厨的孙云飞

“我最早跟印度chef学习做印度菜的时候,是用比较现代的方式,要加多少东西,我全都按照这个数称重了,按照温度来调节火候,每个环节我都给它计量了,包括投放的时间,精确到秒地去给它计算。但是我做出来的印度菜就是不好吃,不香,和印度chef做的有很大的区别。这个事情我郁闷了很久。然而在我后来试图去记录更多的变量、更多的数值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事情还真的不能通过单纯的计量,来把它完全复刻出来。因为有很多环境因素是没有办法计量进去的。比如锅,它现在的温度是多少,还有出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半个小时之后和现在立刻出餐,原料添加的量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时候,学会灵活,学会变通,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于是我就抛弃了我所有的计量的配方,我就像印度chef一样,就是用手去一抓,大概抓个感觉,就往里一丢,这个菜就做出来了。我就发现我的菜做得和印度chef的越来越像了。

“印度的chef在做菜的时候,他们会跳舞,会唱歌,他们都很欢快。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你们不能严肃一点?这是相比而言的,因为我还认识另外一个共事过的德国chef,他就非常严肃。然后印度chef就跟我说了,他说你的心情如何,就决定了你做的菜的味道如何,你就能传达给你的食客。这让我感觉到,这是超越了科学之外的事情。想想现在AI的发展,它让我觉得作为人,一定要把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这一特点尽量地发挥出来。我想更多的人还是偏好有人味的东西,偏好有情感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和金属。我觉得这个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个方式。”


古法传统与灵性直觉

孙云飞研究过许多传统古法的酿造工艺,有本土的,也有外国。例如在看《你的名字》时,甚至不知道新海诚是何许人,但他却会被其中口嚼酒的桥段深深吸引:少女会把米放在嘴巴里面嚼,然后吐在罐子里,然后去放到山洞里面去让它发酵。在地球另一端的墨西哥,当地土著也有通过嚼玉米来糖化,使用稻草杆过滤,而发酵成的奇恰酒Chicha。而在非洲布隆迪,大家猎奇地看“奥德彪”骑着满载香蕉的自行车飞驰下山时,孙云飞留意到了当地的妇女会将品相较差的香蕉捣碎以后倒入陶罐,盖上芭蕉叶后,让其自然发酵,成酒后用芦苇杆插在里面去喝。孙云飞也尝试用相同的工艺,去复刻这种香蕉酒。

“在中国,做黄酒大部分是讲究一个冬酿和春酿,偶尔会有夏酿。像我之前看《齐民要术》,它里面有讲到酿酒方面的东西。古人对微生物不了解,但是他知道要把狗给赶出去,要把鸡隔离开,要把地扫干净。知道要在秋天或者冬天季节冷的时候酿造,按《齐民要术》的说法,就是桑叶落下来的时候。所以这都是经验,这都是直觉,这都是感觉。桑叶什么时候落,显然是没有固定日期的。桑树是根据自然界的环境变化而落叶的,肯定没有什么到了11月20号就落叶了,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自然的环境是会有变动的。通过观察外面环境的变化,去判断自己的酿造的环境,我觉得古人这么做是很有智慧的。”

仔细想想,古人和土著懂“科学”吗?他们甚至都不知道“酵母”是什么。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在巴斯德发现酵母之前,古法酿造中的“投放酵母”这一步骤,其实是人们通过日复一日的劳作,凭借直觉、凭借经验,循规蹈矩的惯常习俗。他们祈望甘露吸收日月天地精华,最终酿成一坛美酒。就算不知道什么是“酵母”,但他们其实早就参悟了发酵的奥秘。在现代,各种商业酵母公司从复杂的群落中提纯出一个菌株,将“日月精华”缩减为“单一菌株”,这一实践其实充满了现代性的隐喻。孙云飞认为从这些传统的酿造酒中,我们能看到啤酒在古时候大概是什么样子的。首先去了解历史上的酿造工艺,去体会那些啤酒最初原始的样子,在今天的酿造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起来。


酿造的科学与艺术

然而孙云飞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感受到酿造中的灵性与直觉的。在他刚接触到酿酒时,孙云飞认为这是一门生物、化学融合起来的纯科学,通过不停地控制各种各样的变量,控制各种各样的数值,来调校出产品。但在不断酿造的过程中,孙云飞似乎受到了印度chef的感召,他逐渐发现,数值这些东西并没有那么重要。现代食品工业的科学,可以一定程度保证酒的一致性。但对于他这种小型的独立酿酒师而言,就算计量再精确的数值,其实也没有办法100%地复刻,还有很多的变量是没有办法控制到的。而盲目地去苛求精准,只会产出无趣单一的商品,而不是艺术品。

“一个艺术品一定是要有你自己的情感,要有你自己的思考,要有你自己想要传达给别人的信息。说到底,我觉得啤酒是一个桥梁,它是酿酒师传达信息给饮者的一个通道,它让别人了解到酿酒师是什么样的人。”

对于现在的孙云飞,他在酿造之中已经不再纠结于太细枝末节的数字。有许多酿酒师在迭代一个配方时,会去控制一个单一变量来做实验。而孙云飞则不太相信这种线性的方法,因为他认为,真实世界是不完美的,是有缺陷的,它不是一个模型,不能被数值描述和模拟,实际的情况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孙云飞的迭代,更多在于反复去酿造,去感受,而不苛求真正的单一变量。因为真实世界的变量太多,根本不可能控制完。只有通过综合的感受,通过直觉,才能把握一个酒会如何发展。

孙云飞提到了他酿造“败家子”时的一些故事。因为磨麦机损坏,便用啤酒瓶和双手,花了五十个小时,一点点地研磨了五公斤的麦芽,感受每一颗麦子的质地与破碎。因为担心冬天太冷酵母过早凝絮沉降,便在晚上抱着三十公斤的发酵罐同床共枕,白天蒙上隔光材料带去室外晒太阳取暖。这些看着神神叨叨的骚操作,孙云飞描述为“类似于黑手党的入会仪式”。他通过体力的劳作,虔诚的姿态,把酿造变成像仪式一样的事情。他认为这种投入,不一定会让这个酒更好或更坏,但这种怀揣着敬畏的毫无保留的投入,会对它灌注一些非科学层面上的东西。“仅仅是在酿造的过程中,对它倾注了情感,那最后这个酒就会自然地流露出你当时的状态,流露出你想要表达出的东西,这个东西有点玄学。”


黑羊

“败家子”这个酒,英文名字是Black Sheep,黑羊。灵感来自于卡尔维诺的小说。而另一位作家,来自南美危地马拉的蒙特罗索,也曾以此为题写过小说。孙云飞说,黑羊这个意向,在两篇文章中,甚至在常识中的形象都是一致的:黑羊不是故意要跟大众不一样,不是故意不合群,他只是做自己,就是这么一个态度。其他羊看他不顺眼,牧羊人也因其毛发不能染色,认为他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孙云飞认为这个形象很符合自己,也符合所酿造的这款酒——如黑羊那般兀自地存在。

而这款酒的灵感,则是源于孙云飞在米其林餐厅工作的经历。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许多高端的食材,其中黑松露对于他来说,有着一股非常迷人的菌类香气。孙云飞还认为,原色化原食,黑松露应当与黑色的啤酒能更好的融合。另外,不同的松露品种有着不同的习性,他选取了一种生长在水边的佩里戈尔Périgord的品种,因而这种松露在液体之中不容易腐烂。在厨房中学到的分子料理技艺也让他能有效地提取出松露的香气,他将黑松露切碎,放在自己蒸馏的威士忌中浸泡,制成酊剂,在发酵后期投入。

“败家子”Black Sheep

对于孙云飞来说,酿造于2018年的这批倾注了自己全身心的“败家子”,就是他认为自己酿过最好的酒。但他倒是认为,这款酒最大还是归功于运气。一款酒是否成功,配方只能提供一个方向。而原料对于酿酒师来说,有很多是没有办法控制的,例如当年产的麦芽、酒花,它们的状态如何。有的时候,刚好这一年黑松露非常成熟,或者是酒在发酵时的酵母状态、气温都很好。酿酒师在做好份内的事情之后,便把酒交给时间,放开心怀,去拥抱这令人惴惴不安的变数。


地域文化

在2018年,孙云飞在美国的佛罗里一个叫小哈瓦那的地方待了一段时间,那是一个古巴人的聚集地。当时有一个爱喝酒喝抽雪茄的朋友带着他四处游玩,学习各种啤酒和雪茄的知识。在美国的这段经历也给孙云飞带来了很多新奇的体验。

孙云飞在佛州Cypress & Grove酒厂

他了解到在美国有一个酒厂,叫云岭Yuengling。它是美国存活着历史最悠久的酒厂,以其Amer Lager而闻名。密西西比河东岸的人非常喜欢,但是西岸的人却嗤之以鼻。孙云飞意识到美国人对啤酒有种地域性的认知,会以是否消费饮用这产品来形成地方认同。而在国内这种氛围并不强烈,大家并不在意一款酒来自哪里,本土制造生产与否并不在考虑的因素中。

孙云飞也曾尝试在自己的啤酒中融入南京的特色,他认为中国物产这么丰富,增味是我们在啤酒中融入地域特色的好方法。孙云飞曾经酿过一个菊花脑啤酒。菊花脑是南京当地的特色植物,有一点薄荷的清香。在夏天的时候,南京人都会做菊花脑蛋花汤,喝起来有清凉的感觉,可以用来解暑。孙云飞认为这种味道和香气是记忆的载体,承载着南京人从小到大的记忆。但孙云飞也提到,这种酒本地人喜欢,却不代表BJCP这种裁判机制会认可。因为菊花脑带来的草本、蔬菜的味道,按照这种制式的品评标准,会认定为异味。这多少能看出创作理念、大众市场、建制品评之间存在着的张力。

在美国时,孙云飞还体验过另一种regional culture,这里的culture不(只)是“文化”,而是指培养微生物的culture。孙云飞和同伴在果园中采摘水果,榨成果汁放在容器中,蒙上纱布放置在果园各个地方,去收集野生的酵母、细菌。因为缺少显微镜等实验室设备,他便只通过品尝,来挑出风味优秀的菌落,然后用麦精配置的麦汁扩培,最终使用这瓶扩培后的野菌去发酵了一桶西打苹果酒,并分享给美国当地人来品尝。

在高大师上班的期间,孙云飞还尝试将红曲米融入啤酒中。那是一款圣诞节发售的柿子冬季艾尔,这款酒需要一个红的颜色,增添节日喜庆。但常用的红色增色/增味材料洛神花会带来酸味,与这个酒风格并不符合。孙云飞便想到了在中餐厨房中学过的一道菜——丁香排骨,这是一款用了红曲米调色的菜肴。而将红曲米加入啤酒中,不仅能提供颜色,还能提供谷物淀粉,以及酒曲糖化的功能,也使得这样一款在西洋节庆时发售的比利时风格啤酒,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酿造材料和特色。

在孙云飞的“酿酒树”店里,他不仅酿造啤酒,还会制作一些啤酒原料相关的产品,如酒花精油、香水、肥皂等。另外他也会酿造蒸馏威士忌。在最开始通过书籍学习威士忌时,孙云飞发现它和啤酒的酿造思路其实非常接近,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煮沸、不放酒花,以及蒸馏。而威士忌的工艺对于细节的把控,有时要比啤酒更为精准。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孙云飞则采取了一种非常野的方式来酿造威士忌。

“我们早期做威士忌,是不投酵母的,直接原液糖化完,开着盖子就放它自己去发酵。有的时候会吸引果蝇掉进去,它就会带有各种乱七八糟的菌。果蝇栽进去以后,液面上就会形成菌膜。有的时候是醋酸菌的菌膜,醋酸菌的菌膜就像波浪一样的,有的时候是乳酸菌,有的时候是酵母,有的时候是混合体。因为你不知道果蝇它身上到底携带了多少个菌种。所以就很野。但有的时候酒会不好,因为掺入了有害的菌种。不过现在我对威士忌也比较严格了,也要保证食品安全的问题,就再也不搞敞口发酵了。”

店内在使用的威士忌蒸馏器

现在孙云飞使用的是一台50升的直火加热紫铜蒸馏器。店内的发酵罐周年运转,除了啤酒之外,就是在发酵威士忌原液,在收集足够原液后一起蒸馏。一年大概会进行三四次。


未来

目前,孙云飞仍在不断精进自己的酿酒创作。从厨师到酿酒师,有许多共通的思路和理念。早期的经历,新增的阅历,都不断丰富滋养着孙云飞将酿酒作为一项艺术的表达。

“我的目标也比较明确,我就是想做到世界最好的啤酒。这个就是我的一个目标。很多人会觉得我比较奇怪,因为我涉及很多行业,很多事情我都想去涉猎。我很喜欢一句话:carpe diem,活在当下。人只能活一次,就应该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去体验不同的职业,体验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这个是我想要去做的事情。但我每件事情都需要达到一定高度,不是随便玩玩就算了。比如像我做厨师,我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厨师长,然后我就不干了,我就干别的。酿酒对于我而言,我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世界最好的啤酒,但应该说是狭义上的,例如某个知名一些的国际比赛,我能拿到the best beer的title,就算达成了。然后我可能就去钻研下一个事情了。”


END


文/霖

图/孙云飞

校/霖孙云飞




酿酒树的公众号


酿酒树的地址



后记

原本这份采访是作为一个匿名调研项目的访谈。但受访者给出的反馈过于丰富精彩,于是在征得其同意后整理成稿件发出。如果有其他家酿爱好者,或者刚从家酿转商酿的人,愿意接受采访,请在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



異方誌
異/壹方誌,Fremdheit Chorography。 一直身处此地与异方,试图记录此地/非此地的臆想与风土,是为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