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很多国企的供应链公司、贸易公司,因为可能经常讲国企供应链贸易风险管理课程的缘故吧,他们都会找我聊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包括如何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如何防范风险等问题,我几乎都会问:
你们风险损失容忍度是多少?
啥事风险损失容忍度?就是做这个业务,你想准备承担多大损失。
啊?损失,我们不承担损失,我们要求0风险。
一般这个时候,我都会看看他们的眼神,是坚定还是飘忽不定,主要看他们说话的时候心理虚不虚。
我看了,绝大部分眼神还是很坚定的。
我一直对人的行为特别感兴趣,包括个体和群体为什么产生这种行为,如何改变行为等。
这些国企眼神为什么这么坚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心理素质好,知道有风险,但是当有人问他的时候,他就坚定的说无风险、、还是自己知道有风险,在国企天天要求0风险,大家都在说0风险,自己已经养成习惯了、、、还是说自己真的不知道这里面有风险呢?
01
国企的供应链贸易业务不可能0风险
这个世界上,有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的事嘛?我拿手指头数了数,手指头不够用,就那计算机算了算,答案是:好像没有。
有收益,就会付出成本和损失。
但是,好像大家对有收入需要付出成本能够理解,对付出损失,好像理解不了。
国企贸易,靠什么生存的?我之前说过,主要是资金优势。通过资金优势,那就会产生大量的预付账款、存货、应收帐款,这三个资产,都有可能发生损失。
例如预付账款有可能供应商不发货、发的货质量和数量不对、如果涉及通关,还会涉及到不能通关,应收帐款,很有可能应收帐款收不回来。
那我们是不是实现准确评估上下游企业呢?准确不了,我都不知道明天我自己在不在,谁能百分百知道上下游企业百分百靠谱?
有人会说我们可以选择国企啊?拉倒吧,国企不靠谱的多了!
存货呢,很有可能货丢了、货物的价格波动,都会造成损失。
那是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没有风险了呢?也不是,也会有风险,质量、数量、售后、通关、发票等一大堆风险。
所以,不管是自营,还是代理,不管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工作业务有风险,生活风险也都到处都是。
开车有没有风险,有啊,每年都死不少人,但是你不开车了嘛?肯定得开啊。飞机会不会掉下来,会的,但是耽误人做飞机了嘛?没有。
其实,人的行为选择都是在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是所有人的选择标准。
02
为什么中国人非常讨厌风险呢?
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来说,当然不想承担风险,但是因为风险的客观存在,所以不承担也是不可能的。
我看过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一些文化差异,西方是海洋文明,中国是农耕文明,这两个问题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对于风险的理解。
海洋文明,要靠大海生存,大海,大家都知道,风险特别大,特别是过去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时候,为了生存,只能去赌。为了减少风险,会采取各种措施,然后也产生了证券交易所、股票、保险、期货等工具,来防范风险。
这些东西,都没有在中国产生。
中国的农耕文明,主要靠土地。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虽然也是靠天吃饭,但相比海洋,要安定的多的多。这种文化也产生了特有的制度,儒家文化,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妻为夫纲。
所以,几千年来,我们都追求稳定性。
大学毕业,最佳的工作都是要考公、考编、国企、都是追求稳定性的表现。这种工作环境,是稳定了,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也是一眼就望到头了,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
去创业、去做销售,是机会多、挣的多,但是不稳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失业再去重新找工作。
中国人骨子人,还是追求稳定性,所以多风险非常的厌恶。
做事情选择的时候,自然会选择更加稳定的事情去做。
03
因为过度追责,国企更加追求稳定性
说完了个人,我们聊一下国企,为什么国企选择更加追求稳定性。
国企与民企有很大的区别,表面上看所有权的区别,其实是所有权导致责任、机制的问题。
国企,表面上所有权是清晰的,属于全民国有,也有国资委代表国家、代表人民行使所有权。但是这个代表和真正的所有权,区别非常大。
最主要的是收益和风险平衡的问题。民营企业所有权是老板个人的,自己承担风险和享受收益,在做任何业务的时候,他都会权衡利弊,收益大、还是风险大、风险收益比合适不合适,自己感觉合适,就干了,他不会考虑其他的。
但是代表国家的国资委及政府不一样的,因为上面没有最终决定是对是错的人,如果按照民企一样,按照收益风险比去决策,出现风险,就要被追责,而且这个责任其实是一层一层的追,一层一层传导,传导过程中,会不断放大这个责任,这个跟供应链里的牛鞭效应差不多。
这里面,传导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个人利益关系,加上以上的部分,所以就会发生了严重扭曲,过度追责。
大家可能会说,不是有法律、法规等国资的监管规定嘛,是的,很多很多,但是这些规定不是太宽泛,没有标准,根本没有指导性,就会导致,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要不然这些规定制定过于严格,按照规定根本没法执行,除非你不干,但是不干还不行。
这种机制下,你是选择收益大于风险就干,还是选择风险低,收益也低的,甚至是只要没风险,有没有收益也无所为?
绝大部分选择了,风险第一位的,收益其次。
那么,这个选择是否符合国资的目标呢?答案是:
符合!
无论从企业国有资产法还是其他法律、法规及规定,你看国资委的首要任务保证国有资产保值,而不是增值。
在资产保值的基础上,去增值,而不是收益大于损失就干,这和民企的逻辑是不同的。
政府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跟民企不一样,除了刚才说的责任层层传导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大众对政府的看法问题。大众也是一个损失厌恶的群体,如果政府选择民企一样的选择策略,其实大众也不会干的,舆论压力也非常大。
做为一个代理人,选择保守还是选择激进?
应该选择保守!
你如果去买基金,你喜欢选择一个保守性的基金经理、还是一个激进性的基金经理?
绝大部分应该会选择保守性的基金经理,因为投资这事,保值是基础,是核心,其次才是挣钱。
从这个角度看,国企其实就应该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而不是市场化的业务。
所以,国企追求稳定是没有问题的,错在选择了市场化的业务。
04
不想承担风险,最后都出了风险
去过很多国企供应链公司讲课,我都问他们,你们出过坏账嘛?很多人说,没有,我回复说:
别着急,你们会出的!
哈哈!我这不是咒他们,这是事实。
风险这东西,不是你说你想实现0风险就0风险的,想不要就不要的,除非你不干,想吃肉不挨揍是不科学的。这个世界,哪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我最喜欢看的一篇文章,就是毛爷爷的《矛盾论》,非常经典,时不时的都会拿出来看看,生怕在任何思考决策的时候,把这个模型给忘记了。
当然,我已经把这里面的内容,加入到了我的思考框架里了,经常看也是想更加相信而已。
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越不想、越害怕发生的事,结果往往就越发生,然后心里就崩溃。
国企供应链公司,要求0风险,最后结果呢?最后结果是都出了风险,这正常不正常?答案是:
非常正常!
然后,企业就开始追究责任,所以,我前段时间写篇文章,标题是《国企供应链公司高管要准备好“后事”,因为国企基本没有尽职免责机制!》
大家看看,可能会有更多的感受吧!
前一段时间,去一个地方讲课,然后一个地方国企的哥们跟我说,他所在的城市一个市属国企,干贸易,干了几笔,然后出了一千万的损失,结果业务马上就停了,董事长在那天天写报告。
我说,连这点钱都赔不起,当初就不应该干。
未来,地方国企的供应链公司、贸易公司,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坏账损失。
因为正常业务、勤勉尽职、有效激励、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都会出现大量坏账,何况没有这些的企业了。
你看银行和头部企业,谁家不是一大堆烂账,但是不耽误人家继续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