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信息发出后,引起了整个大宗行业不小的震动,因为德龙是全球第二大不锈钢供应商,仅次于浙江温州的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德龙以1695亿元营收位列第47位。
这么大企业破产,按照以往的经验,肯定涉及大批的债权人,包括银行、供应商、经销商等,有的还涉及到民间借贷、地方金融组织。
这次江苏德龙破产与其他企业破产,在债权人的类别上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其他大型企业破产的时候,债权人最多的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而江苏德龙破产,最多的债权人是国有企业。
2024年9月5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的一家豪华酒店里,18家企业代表和当地政府、法院的工作人员挤满了整个会议厅。
上述通气会通报,目前已知债权人2000家。截至8月4日,共有548家提交了1201笔债权申报材料,累计申报金额近40亿元。
不过,德龙的欠债远不止于此。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的重整期间投资人招募公告显示,被申请破产重整的4家德龙系公司账面资产总计838.1亿元,账面负债总计855.7亿元。
参加德龙破产重整通气会的18家企业中,11家为央国企。其中,厦门象屿、浙商中拓主营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还有占据高端冶金装备60%以上市场份额的一重集团。
响水县委书记在会上总结,“德龙的债权人数量很多,但是大债权人有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央企、国企,(包括)央、省、市、县四级国企。”
上述德龙破产报告显示,与德龙及相关方存在业务、资金、担保、投资关系的存续债发行人共28家,包括1家央企、27家地方国企,涉及9个省份。
01
江苏德龙破产前,已经出现风险预警
腾讯新闻出品的泛财经栏目《棱镜》发布了《“钢铁大王”戴国芳,再次被时代抛弃》一文,及其他互联网发布的信息,披露了江苏德龙在破产重整之前出现的一些信号。
一、拖欠员工工资
在响水,德龙欠薪人尽皆知早在2017年1月,曾有媒体对德龙的“三不”政策进行报道,所谓“三不”,指的是不欠电厂电费、不欠政府税费、不欠工人工资,当时的德龙,正因违规新增产能而受到处罚。七年一晌,曾经的“三不”政策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欠薪”,且几乎整个响水都知道。居住在响水陈家港镇的工人和运输队老板们都想从德龙手里拿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钱,但没人能告诉他们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今年2月,因为德龙连续拖欠工资,刘峰(化名)和工友们从工厂离职了。自打2018年进厂,刘峰已经在炼钢车间工作了6年。据他回忆,约在三年前,厂子里原本按月发放的工资出现了变数。最初,工资发放周期变长,从一个月变成几个月,间隔最长达6个月。随后情况变得更糟,工资开始无法足额发放。这样的发薪制度导致刘峰和工友们始终有一部分工资没有结清,且账期越拉越大。刘峰觉得无法理解,德龙镍业号称中国第二大不锈钢企业,是当地每年的先进企业,怎么会在他这么一个小工人身上欠薪。他和工友们去找“老板”,但却得到对方冷漠地回应:“本地人一个月八百生活费就够了。”厂子里的员工如果想要拿到全部的工资,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辞职。刘峰觉得这是厂子里节约成本的阳谋:“如果辞职,之前欠的工资就一次性发放给你,也不用给赔偿。我们干6年,如果是裁员,赔偿应该是6+1(个月的工资)……”社交媒体上,有响水本地的用户调侃陈家港的工人们,明知道德龙镍业会欠薪,却依然“像没事人”一样继续上工。评论里有人回复说:陈家港拆迁户不差钱,耗得起。也有本地人说:“只要上班舒服,一年不发工资也无所谓。”但来自其他小镇的工人们耗不起。有人选择离开工厂,也有人选择离开响水。
二、拖欠供应商账款
一个城市,运输能力与工业产值成正相关。化工厂和德龙镍业飞速发展的几年里,陈家港镇上聚集了不少运输队。有人运钢卷、有人运原料,还有人把响水德龙的集装箱运去印尼。当地人眼中,在相对贫困的陈家港镇,开运输车是为数不多能赚到钱的营生。在响水做了近20年的运输生意,项北(化名)带着德龙没能结清的十几万运输款,离开家乡,南下苏州。2020年,德龙镍业与厦门象屿合资建设的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在印尼正式投产,项北开始为德龙运输集装箱,双方口头约定,运输费用按次结算。但仅过了一年,对方就开始以“老板不签字”为由拖欠运输费。几次讨债均无下文,项北觉得事有蹊跷,2022年3月,他主动终止了合作。“我要是合作的时间久了,那就不得了了。我身边被拖欠最多的人,有三四千万(的运输款)。”在本地人对德龙镍业诟病之前,这家企业曾一度被外界誉作响水乃至苏北之光。在项北的印象里,最近几年,不少人都和德龙打过官司,且大多都是因为欠债问题。企查查信息显示,近几年来,德龙镍业自身及周边风险合计超千条,公司累计70次被执行,合计金额1.44亿元。因为德龙镍业并未上市也鲜有发债记录,外界很难窥见这家五百强民企的真实财务情况。不过,在2019年8月,德龙镍业曾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而首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全资子公司江苏成钢集团有限公司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为失信公司。彼时正值德龙镍业扩大产能之际。
三、亏损的印尼园区
印尼是全球红土镍产量最大的国家,在全球不锈钢产业链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不锈钢生产都依赖着从印尼进口的红土镍。与其他重工业的产业逻辑相同,一家钢铁企业如果能够在上游原料处取得一定的控制权,那么他们的成本也会相应地减少。在多方撮合下,2015年,由德龙镍业主导投资建设的印尼德龙工业园破土动工。在印尼的项目推进中,德龙又拉来了中国一重集团和厦门象屿集团两个重量级合作伙伴,三方合计投资近30亿美金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建设镍铁冶炼项目。2020年,项目一期、二期已基本建成投产。中国一重是我国主要的冶金设备供应商之一,厦门象屿则是厦门国资旗下的重要供应链公司,两者都与德龙的日常业务有着一定关联。2022年初,德龙进一步宣布印尼三期项目已签约。项目拟建设年产180万吨镍铁生产线,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镍铁生产工艺,配备发电厂、码头等辅助设施。不过,就在项目接连落地的时候,东南亚的工厂并不像外界想的那般安定。多家媒体报道,近几年来,德龙的印尼工人曾因为工资待遇问题发起过示威游行。行情好时,管理上的问题只是小问题。不过,一旦行情下滑,所有问题都会被放大。受到国际需求下滑的影响,2021年至今,高镍铁的报价一直处于波动下行。多个高镍铁价格信息网站显示,如今印尼产高镍铁价格与2021年年底相比,已跌去超40%,其中仅2023年一年的跌幅就超过30%。真金白银砸进去,德龙收回的利润却相当有限。因2023年镍价下跌,印尼德龙由盈转亏。参考德龙合作方中国一重在公告中给出的信息,印尼德龙当年的亏损约在20亿上下。2022年底,德龙曾同意用印尼德龙的现金分红,专门用作偿还其剩余设备货款。但截至目前,德龙仍剩余7.78 亿元未偿还。
四、行业处在下行期
在不锈钢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如镍、铬、锰和废不锈钢的供应与需求影响着整个链条。下游则分散于建材、家电、汽车等多个应用行业,这些行业的消费选择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因此不锈钢价格受货币政策、汇率、原油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定价过程复杂化。
近年来,不锈钢行业经历了快速的产能扩张,导致供应过剩。自2022年初起,镍生铁价格持续下滑。特别是在2023年,镍供应量显著增加,尤其是中资企业在印尼的镍产品大量回流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镍铁市场的过剩状况,导致不锈钢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行业利润持续下降。2024年,中国和印尼的镍生铁市场将面临来自上下游的双重压力,冶炼厂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不锈钢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艰难维持,镍铁供应过剩,价格接近印尼镍铁的成本线。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锈钢企业的利润受到了极大的压缩,部分企业开始出现亏损。
镍是核心原料,和不锈钢价格高度相关。
看一下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镍矿从22年3月份的27万降到了23年12月份的12万;不锈钢从22年3月份的2.4万降到了23年12月份的1.3万,现在也在1.3-1.4万之间徘徊。这一年多事件跌价50%左右,对任何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讲,没有很好的价格管理手段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我国不锈钢产量世界第一,占全球62.8%。
短板在于上游镍矿稀缺和高端成品工艺空白。而国内企业在印尼等地投资镍矿,然后回流到国内,我们去做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基本上都会快速过剩!
2015-2023年不锈钢产量与表观消费量走势
2023年中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3108.22万吨,增加296.97万吨,同比增长10.56%。不锈钢产量3667万吨,同比12.6%
2024年开始下游消费疲软,累库严重。
02
对债务人要实时跟踪预警
不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国企供应链公司对上下游企业进行预付、赊销,都要实时的跟踪行业动态、企业经营的变化,发现对自己债务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后,要立即采取措施,不能傻傻的等着企业到期还钱。
企业不管是履约货物还是履约资金,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的政策、行业的变化、企业经营的变化,包括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情况。
如果大家对银行了解,或者在银行干过的,都知道,银行一但发现,宏观政策、行业、企业发展变化,对债务产生影响,立即收贷,想各种办法,包括连哄带骗,进行抽贷,如果跑的不快,那就只能等死了。
本来做资金生意的,挣的就少,有一笔坏账,需要很多很多业务才能挣回来。
从这个角度看,银行抽贷,其实有一定合理性,不能只怪银行只能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03
为什么那些国企不及时撤出江苏德龙呢?
从德龙破产报告显示,与德龙及相关方存在业务、资金、担保、投资关系的存续债发行人共28家,包括1家央企、27家地方国企,涉及9个省份。
这么多国企,江苏德龙破产前已经出现这些影响债务的行为,为什么不提前跑呢?我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涉入太深,撤不出来了。有些国企在江苏德龙里面涉及的债务金额比较大,金额一旦大了,想短期内撤出是很难的,如果对方已经经营困难、现金流短缺的情况下,撤出更加难上加难。
还有就是一些国企与江苏德龙进行了股权的投资合作,这个业务,短期内就更撤不撤来了。只能增加更多的担保、期望行业的上涨早日到来、江苏德龙东挪西借、重组等方式,进行回来。
其二,金额不太大,觉得江苏德龙应该能挺过去。江苏德龙毕竟是大企业,在当地也非常有实力,创始人也具有传奇色彩,再说企业经营出现点问题也正常,想着,应该能挺过去。
在过往的其他企业中,也存在这种情况,只不过概率比较低而已。
其三,心比较大的。给江苏德龙预付或者赊销后,也没有关注到德龙的这些经营信息,毕竟要了解这些信息,需要去实地深入调查,很多企业没有时间,甚至也不会如何调查这些信息。
很多国企,因为机制的问题,导致人懒和约束,没有动力去干这么苦逼和辛苦的活。
业务做完以后,就等着在家收货或者收钱。
其四,这个就不太方便在这里说了。大家去猜吧,在这说了,很可能会有人投诉,我就不惹那麻烦了。
对一个企业的信用好坏,可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真的是不同的人看法不同。
这里面除了各自的认识不一样外,各自的风险偏好也不一样,自己的风控能力也不一样,确实也不能同等对待。
就像股市一样,有人看多,有人看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各自说了一句:
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