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发的外周血小板减少,被称为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研究指出,该病症的主要成因包括病原体对血小板的直接损伤、对血小板造成的干扰、血小板消耗增加,以及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凋亡。表 1 感染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因分布
❶ 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当脓毒症出现时,会引起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的增加,同时激活凝血系统,进而抑制纤溶系统和抗凝机制,使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从而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此过程中,血小板发挥着关键作用,因其大量消耗,导致外周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并进一步引发SAT。同时,在感染过程中,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免疫途径激活补体,进而破坏血小板,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研究显示,伴有休克的脓毒症患者,其SOFA评分及死亡风险均高于无休克且血小板数量正常的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死亡风险成正比。图 1. 血小板正常组与血小板减少组之间乳酸(Lac)、SOFA 评分、死亡风险比较
注:SOFA 评分是 ICU 常用来评估重症患者器官损伤风险的评分。
图 2. Lac、SOFA、死亡风险与血小板计数相关性
血小板减少在外科感染患者中主要表现为血小板破坏、生成降低及分布不正常。术后由于创伤及外科手术引发的大量出血,血小板在血凝块形成中大量被消耗,进而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此外,若术后并发严重感染,例如腹腔或肺部感染,同样会使血小板数量降低。SFTS作为一种近年出现的传染病,在2011年首次被我国科研人员报道。这种疾病由一种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引起,急性发作。在临床上,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消化道不适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重症患者常伴随胰腺损伤、心肌损伤,甚至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病死率可达到30%,特别是在免疫能力较弱和老年人群中,病死率更是偏高。在脾脏中,巨噬细胞能够吞噬那些粘附有SFTS病毒颗粒的血小板,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导致SFTS病毒感染后血小板减少的关键原因之一。❹ 新型冠状病毒诱导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多数新冠病毒引发的 ITP 病例在感染 COVID-19 后 10 天左右出现 ITP,出血表现不一,轻则轻微,重则可能危及生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诊疗,预后通常较为理想。部分患者出血轻微,可能与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微粒的增多有关。新冠病毒以不同机制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包括激发细胞因子风暴破坏造血干细胞,造成血小板生成的减少;血小板表面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促使网状内皮系统对其吞噬,导致血小板破坏的增加;以及 COVID-19 患者肺部生成大量微血栓,使血小板消耗增加等。登革热的患者常出现血小板减少这一症状,它与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被视为预测严重登革热的关键生物学指标。登革病毒能针对性地阻碍人类骨髓中巨核细胞的生成,这种细胞发育的不足会导致血小板数量的降低;此外,病毒也可能造成脾脏内血小板过度破坏,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大约在30%左右,这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紧密相关。在SLE患者中,若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PLT ≤ 40×10^9/L),可能会因颅内或胃肠道出血造成生命威胁,这是影响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通常认为,SLE引发的血小板减少主要与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的抗体和血小板膜上的靶抗原相结合有关,这一过程激活了补体系统,并通过单核-吞噬系统加剧血小板的破坏,从而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类似的风湿免疫疾病,例如干燥综合症和系统性硬化病,同样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❶ 血小板生成减少
1)造血干细胞发生病变,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情况。
2)骨髓受损:特定疾病侵袭骨髓,直接损害造血微环境和干细胞,造成血小板生成降低,包括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骨髓纤维化等病症。
3)血小板生成无效:特点是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增加,但血小板更新速度减缓,如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部分缺铁性贫血和红白血病等情况。
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是一种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症。在临床上,其主要表现为血小板降低、微血管病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及精神症状、发热以及肾脏受损等特点。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特别是在肝硬化患者中,血小板的减少尤为显著。肝硬化状况下,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会在血小板表面沉积,引发血小板自体溶解;同时,这些复合物也会沉积在造血干细胞表面,从而降低血小板的生产;此外,继发性的脾功能亢进使得大量血小板在脾中积聚,进而加剧了血小板的破坏。在临床中,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间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贫血,约1%的孕妇会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具体情况包括:
1)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这是由于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引起,可能是因为孕妇血容量增加和血小板的生理性破坏所致,通常血小板的减少程度较轻微,计数通常大于50×10^9/L。
2)病理性降低: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其他如巨幼细胞贫血、白血病等内科疾病在合并妊娠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梗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小板计数降低的现象。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血小板会大量被消耗,导致计数快速减少,尤其是在心肌梗死患者中,这一下降趋势更为显著。糖尿病并发轻度至中度血小板减少现象较为常见。造成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的原因可能包括血小板活化后消耗增加以及破坏速度加快,进而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
肿瘤化疗药物是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药物,包括奎尼丁、奎宁和地高辛等。药物引发的血小板减少主要源于三种机制:骨髓抑制、免疫性及非免疫性降低血小板数量。一般情况下,停用相关药物后,血小板数量可恢复至正常范围。早产儿、接受血液透析、经历大量输血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其血小板计数也可能降低;在巨细胞性贫血患者中,大约有20%的人会有轻微的血小板减少现象;酒精中毒也可能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大量饮用含有黄烷醇的饮品,如可乐、茶、红酒等,可能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并抑制血小板的活性。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是由EDTA导致血小板内的特定蛋白引发凝集现象,导致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准确计数凝集或堆积的血小板,使得原本正常的血小板计数显得异常偏低。在某些情形下,EDTA-PTCP可能会隐藏实际的血小板减少或增多状况。如果血小板凝集的直径与白细胞相当,它们可能被血细胞计数仪错误地计数为白细胞,这样会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以及白细胞计数的假性升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干扰。在通常情况下或者是某些病理状况下,许多血小板呈现出较大的体积。常规的血细胞分析仪会将体积介于1至30飞升或者36飞升的颗粒识别为血小板,但那些体积较大的血小板(超过30至40飞升)可能会被漏计或错误地归入其他分类中。比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类似病症中,由于血小板的大小可能与白细胞相似,仪器往往难以准确区分,导致这些血小板可能被错误地划分为白细胞或红细胞。当大血小板数量较多时,可以通过手工计数血小板和进行血涂片染色后的显微镜检查来进行确认。凝聚反应在常温或更低温度下活性更显著,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其与温度无显著关联,甚至在37℃时更易发生。例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即使在室温条件下抽取和保存的样本也会发生凝聚现象,但此凝聚现象无法通过加热来逆转,反而加热会加剧血小板的凝聚。此外,在使用针对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aIIb/IIIa的药物Abciximab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2%的人会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高镁血症可能导致血小板的假性降低。在临床上,硫酸镁(MgSO4)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治疗所需的血镁浓度范围是1.0至3.0 mmol/L,因此,当输注MgSO4过程中血镁浓度超过2.84 mmol/L时,仪器测量血小板计数可能会显示偏低值。同时,在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有些可能会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而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内皮较易受损,血小板易于凝聚而不易散开,这也常常造成仪器测量时血小板计数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