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祝玄冲道长: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讲到了疾病的来源。
为什么要恬淡虚无就不会生病呢?
“恬淡虚无”是内在心神清净无染,恬静无思,即“致虚极守静笃”。心神恬静、少思寡欲,这样心神就不会干扰身体经脉升降出入的运动。人体经脉就会按照其天地四时的正常节律自然的运动,人以天地之气生,人法地地法天,则能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但如果我们心神产生了很多的情绪与欲望的波动起伏,如七情喜怒哀乐悲思忧,就会影响经脉气机的正常运行。如《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如情志不恬淡而出现怒,则会导致肝经之气上升太过;《内经》讲“缓者多热”,过度喜悦会让我们经脉生热,加快经脉的运行;悲伤的时候会消耗人体的气机;思虑过度又会让气机结滞不畅;恐则气下等等,我们心神里的各种情绪都会影响人体十二经脉气机的正常运动,使经脉没办法按照它们自己本来的状态去运动,这样就会导致脏腑生理功能、营卫二气的运行失常,进而出现疾病。
所以,“恬淡虚无”就是要我们尽量地让心神自守清静,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侯王就是君王,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万物以人体而言就是我们的阴阳气血、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皮肉筋骨脉等等,如果心能自守清静,那么人体所有的气血都会自然而然地运动,不会产生阴阳的偏差,这只是列举了七情对于我们气机运动所产生的影响。还有欲望、贪嗔痴等等,都会对气机的正常运动产生干扰。
所以,道家讲无为,是让心神不要由意妄为,而是自守恬淡虚无。在恬淡虚无的状态下,我们的经脉、神气自然会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精神内守”就是收摄六根,灵台自守清静、独立守神,这样病邪就不会侵入人体。
真气在道家就是指元气。在恬淡虚无的状态下,气与神就自然地合二为一,神一动,气就会从神里分离出来,按照神的意识去运作。道家讲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气如何化神呢?只有在恬淡虚无的状态下,才能自然地化为元神,但元神一动,元神就化元气。从上往下讲,是“道生虚,虚生精,精生神,神生气,气生形”,也就是说神气本来是合一的,但神一动,元神就化了元气,元气就会按神的意识去运作,所以,在恬淡虚无的状态下,真气就自然而然地的合神、化神,这就叫“真气从之”。同时,“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在恬淡虚无的情况下,天地的元气也能进入人体里面来。
所以,这一段话,不仅是我们预防疾病的方法,也是我们修真的法门。
刘丰老师:
“恬淡”是一种能量和谐的状态,能量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健康本质,“虚无”是所有的呈现都是和谐的,是先天的状态。只有在最接近先天的状态下,能量的呈现才是最和谐的状态。
“真气从之”的真,是投影源,最高境界的投影源在N维,是真理,是一真法界,所以,真气是从高维下来的,是从自性本体而来,人若能与这种高维能量共振,就会调制我们人体一切不自然的能量。
“精神内守”就是我们要有与终极高维能量共振的大愿,高维在内在,若我们能不断往内在进入投影源并与投影源的能量和谐,这时就不会在三维空间投影出不和谐的生命状态,也就是疾病,也是“病安从来”的道理。
————未完待续。
如觉喜欢的文章欢迎收藏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