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里,热厥出自于阳明病篇。
所谓厥者,手足四肢逆冷也。
“热深厥亦深”的传统解释一:
热深厥深,病证名。指热厥证的一种征象。指邪热越深入,四肢厥冷的症状越严重,皆因阳气被遏,邪气内闭所致。属真热假寒证。
“热深厥亦深”的传统解释二:
热厥证的一种病理现象。温热病如高热持续不退,突然出现手足逆冷,昏迷不知人事,这是由于正伤热伏,阳气被邪热阻抑 ,不能向四肢透达的缘故,称为热厥。热邪越深伏,则手足厥冷的程度越厉害,叫做热深厥深。
热厥病症来源于《伤寒论》,传统中医对于本条机理之见解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人根据祝华英道长《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的经脉机理,从阴阳表里对立互生的经脉运动能直接了当的刨析其中道理,更为简洁明了。
1.《伤寒论》第176条: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笔者分析:伤寒表邪不解,外邪传经于阳明经。《素问》言阳明为阖,西方阳明燥金能引在表之阳气从西方阳明经脉肃降入于五脏之里。
简而言之,阳明胃经有引阳入里的作用,此卫阳东升西降也。
外邪入于阳明,导致阳明不能阖在表之阳,致使六腑表阳能正常出表却不能由阳明经正常入里,卫阳稽留于表,不能由阳明入于太阴脾土之里,故“表有热”;
阳明经气不能正常下降,阳明经气则不能由胃经络穴丰隆进入脾经化为脾阳,致使脾阳不足,此阳不入阴,致使夜晚时分卫阳不能入于五脏之里,致五脏阳虚而出现“里有寒”,阴阳二气不能对立升降而互生互用而致表里阴阳不交而失调也。
脉浮滑,实指人迎脉而言,《伤寒论》序云: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可见张仲景临床亦用人迎脉。
人迎侯六腑之表,阳气出表而不能入里,则人迎脉浮滑,浮者阳气不能正常沉降,《灵枢》言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故人迎脉浮滑为表阳不降而有热。表有热故阳明证“汗自出,不恶寒,而反恶热也。”其“汗自出”为阳气在表而聚热太过,热而迫汗外出导致。
阳明胃经热,热邪上炎,致阳明不降;阳明胃经不降,则太阴不升,太阴脾经不能受纳胃经入里之阳气,则脾阳虚,而脾主四肢,脾阳不足,不能温煦四肢,故四肢逆冷。尤其双膝之下,因足三阳阳经不降,必下肢缺乏阳气温煦而寒凉。
如阳明经气下降能完全行使引阳入里的功能,则自无表阳盛,有一分胃经不降,则自有一分阳气不得入里而化为表热,有八分胃经不降,则八分表阳不得入里而大热也,故阳明越热,则太阴少阴诸经之里则阳气越不足,而四肢越寒,此“热深厥亦深”之由也。
故以白虎汤清阳明之热,润阳明之燥(阳明喜凉润而恶燥,凉润则阳明经气能正常肃降也),和降阳明之气,热清阳降,自能由膝下络穴由表入里而温煦五脏四肢也。
2《伤寒论》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伤寒脉滑者”,因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此热在表,故人迎脉滑,承176条浮滑之脉也;“里有热”,176条言“表有热,里有寒”,此350条言“里有热”岂不自相矛盾吗?此处之里亦特指阳明胃经,在三阳系统里,太阳为开,为三阳之表;少阳为枢,为半表半里;阳明为阖,为三阳之里。故此处“里有热”其实还是指阳明热而言。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知母苦寒,入于阳明胃经主“热中消渴”,清胃热滋胃阴,善于止阳明经热之自汗;石膏五行属于西方金,色白合西方金色,气味辛凉合西方气味,主入胃与肺经,以其金石之性合于阳明燥金,入胃而重坠下降,气凉清热味辛入太阴脾肺而生阴津;北粳米入脾胃经,气味甘凉,善止烦渴,益气和胃生津,甘草气味甘平,入脾胃经,甘能益脾气,又能生湿化津,养护胃阴。
白虎汤以模拟西方阴阳二气的阳降阴升为主,一如傍晚时分太阳落山,进入苍茫大地。在表阳气由阳明经和降内入,则表热自去,自无大热大汗大渴;阳气入里则五脏阳气充足,自然四肢温暖而无四肢逆冷之寒。此白虎汤主治热深厥亦深之理也!
往期精华文章推荐:(如觉喜欢的文章欢迎收藏与转发朋友圈)
39期道医《武当祝华英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研修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