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阴阳皆有表,非独太阴肺主皮毛为一身之表。《伤寒论》外寒伤表,即伤于足太阳膀胱经也,以膀胱经主六腑阳气之表也。
三阴三阳六经系统里,足太阳膀胱经为三阳之表,为人体阳气出表之经脉;手太阴肺经为三阴之表,为人体阴气出表之经脉。
足太阳应日,太阳者,日之精也;手太阴应月,太阴者,月之精也。
人食五谷五菜,五谷蔬菜亦受天地日月精气而生,水谷入胃,化其精微而生营卫,其卫气为阳,营气为阴,故营血与卫气亦日月之精华也。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经者,气之路径也;脉者,血之府也。营行脏腑血脉之中,卫行白昼行于六腑之经,夜晚行于五脏之内。
贰
人体内,卫气应日,其白昼行于三阳皮肤腠理之表,夜晚行于五脏之里。故卫气者,为足太阳膀胱经之所主,故足太阳伤于六淫外感之风寒,必伤卫气也。
《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卫阳之气白天平旦之时,先由膀胱经睛明穴开始,渐次行于体表六腑之阳经,而充皮肤,温分肉,肥腠理,司毛孔开阖,卫外而为固。
白昼周行六腑阳经二十五周,至傍晚日落卫气由表入里经由足少阴肾经而行于五脏,卫阳夜晚行于五脏而有温煦五脏的作用,如若平旦阴尽之时,卫阳不循常度不能正常出于膀胱经之目(左目为日也)上行于头,与东方旭日同步东升,久留于阴,必生内热而表阳亏虚不足。此《伤寒论》太阳证表虚中风之所由来也。
叁
人体内,营气应月,月者,手太阴肺也,故肺主人一身之营气。《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水谷精微必因于太阴肺脉,方化而为血。经言“脉者,血之府也”,故营行血脉之内,周流五脏六腑之脉络系统,以奉周身。而汗血同源,故营卫受热腠理大开,营血化为汗液经由肺开窍之皮毛外泄。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失血者不可经由肺经发汗解表。
经言“肺朝百脉”,人一身血脉之营血,皆归于肺,而于肺中经由肺之呼吸给血脉之中注入清气,排出浊气。太阴肺主气,气行血,故八月十五月圆之时观钱塘大潮,此月之运行必然影响海洋也。古人言太阴者水之精,《灵枢阴阳系日月》云“月生于水。”
营气由肺脉开始,逐经周流十二经隧之血脉,营气之道,从太阴脉出注手阳明脉,上行注足阳明脉......最后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故营气之行始于肺脉亦复归于肺脉。
太阴主内以司营气之生化,以及行营气而周流百脉,终而复始。太阳主外以为卫气之元,司卫气之行,周行昼夜。然白昼太阳之气出表,则太阴之气入里,夜晚太阴之气出表,而太阳之气入里而潜藏于阴。
肆
故太阴与太阳,为阴阳之别通。阳出则阴入,阳入则阴出,阴阳二气,对立周流,二者出入升降,互为影响。如太阳膀胱经气不升,则太阴肺经之气不降;反之亦然。
如《伤寒论》之三十五条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其喘必因于膀胱经所主之表外受寒邪束表而不升,卫阳不宣,腠理玄府因寒凝而闭塞故无汗,导致肺气不降而作喘。其麻黄汤之杏子苦降肺气即平肺气不得肃降之喘也,麻黄入膀胱经振奋卫阳发汗解表散寒,桂枝入表温卫而祛风。此太阴太阳致病别通之互为影响也。
《灵枢·营卫生会》论营卫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精华文章推荐:
39期道医《武当祝华英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研修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