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焕新!

文摘   社会   2024-05-13 15:50   陕西  

◎ 撰稿︱安   尼
◎ 编辑筱   美

存量时代,城市发展有了新的“法则”。

相较于以往城市进程中的大规模扩张,如今,更多城市开始尝试在老城区的激活与提升方面下文章,以此激发城市的内生动力。

作为西安老城三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行政区,莲湖区近年来的发展策略可以视为一个样本。

01

莲湖,因明代秦王朱樉在此凿湖注水、广植莲花而得名。

由于辖区的开远门遗址曾是古丝绸之路上商旅前往西域的出发地,所以莲湖区也有“古丝路起点”之称。

作为西安市最大的中心城区,也是古城西安历史文化最为厚重的文化名区,莲湖区毋庸置疑的一大优势就是历史文化资源富集。

区域内的大唐西市,盛唐时期是世界经济商贸中心;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的钟楼与目前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鼓楼遥遥相望,形成晨钟暮鼓的西安文化标识;北院门风情街、洒金桥等颇具“流量”的打卡地,藏着西安的历史和底蕴。

然而正如多数老城区正在面临的发展空间受限问题,莲湖区也不列外。

莲湖区解决瓶颈的方式,是在城市的更新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中寻求平衡点,让“老面孔”变“新胜地”。

聚焦古都核心功能承载区定位,莲湖区着力打造古都文明传承示范区、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商贸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区,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比如,依托北院门的历史积淀和流量优势,莲湖区打造文商旅的跨界融合,塑造特色品牌,推出系列文创产品,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美誉度。

在1300多年前隋唐丝绸之路起点和世界贸易中心的长安西市遗址之上,莲湖区打造了以隋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大唐西市文商旅综合园区。该项目以丝绸文化为主导,融入手工艺品、古玩、美食、演艺等业态,创新出了“以商养文、以文促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轮驱动,成为展示异域风情的文化平台。

此外,莲湖区还发挥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集休闲、娱乐、餐饮、时尚、阅读、创意等于一体的“中小微”新型文化空间。

例如,依托老城根 Gpark建设以时尚、创意、品牌为特色的国际文旅商业街区;依托马道巷、顺城巷、环城公园,融合“墙、街、巷、院、林、河”元素,打造顺城巷休闲、民宿、餐饮、文博特色地带。

在植根历史的基础上,莲湖区既承接了历史价值,也链接了未来,探索迭代发展的新路径。

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交融的“老城区”,由此焕发出了更多元的、更包容的“新活力”。

02

作为历史城区,莲湖区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优势,那就是其工业实力。

事实上,莲湖区是西安工业重要承载区域之一,也是二环内现有唯一成熟的工业产业聚集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据公开信息,2023年莲湖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27户,涉及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14个产业大类,仅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7.8%。

因此,在老城区更新的主线中,莲湖区既要延续传统工业基底,又要实现“腾笼换鸟”的有机更新,这考验的则是城市管理者“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细度和高水准。

从具体实践来看,一方面,莲湖区推动老牌工业企业搬迁,发展楼宇经济,在有限的资源上拓宽发展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莲湖区在完成西电集团380亩土地整理的基础上,打造大庆路智能科创和现代商贸聚集区,签订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合作协议,数字出海产业园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同时,莲湖区盘活闲置楼宇6万平方米,新增市级甲级写字楼1栋、星级楼宇6幢,全面摸排可开发利用低效工业用地3457亩,分批分类处置,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高质量发展预留空间。

另一方面,莲湖区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2023年,莲湖区打造了秦创原·莲湖科创重大项目立体孵化基地,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96家。

此外,发挥莲湖科创基金引导作用,储备科技类项目20余个,股权投资3000万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成立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工作专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1个,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45亿元,R&D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

数据显示,2023年莲湖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达到62.8%,辖区内西电西材、西电西容等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不难看出,以“亩均论英雄”成为莲湖区老城“焕新”的重要锚点。

03

实际上,不论是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还是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其更新的本质逻辑还是将现有的要素资源重新优化配置。

通过“渐变”式更新,莲湖区的一系列举动,其目的就是重新优化老城区的空间、产业、人口、历史、文化等资源要素。

这种“绣花针”的功夫,背后则是一场动员各方资源的系统性工程。

一则,需要城市管理者强化顶层设计,探索适配本土历史特性和发展现状的征收、规划、审批、财税、金融等配套体系。

二则,需要城市管理者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久久为功的耐心。

在实践中,莲湖区着眼中心城区特点,把解决项目用地、资金问题摆在重要位置,邀请市规划院伴随规划团队解读“两办法一方案”,全面摸清可开发利用土地底数,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加快项目供地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全面梳理重点项目投资类型和资金来源,积极搭建政银企平台,拓宽资金渠道,促进项目顺利建设。

无论是规划层面,还是保障和落实方面,莲湖区可谓下足了功夫。

此前发布的《西安市莲湖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显示,莲湖区因地制宜,确定了“三轴、三带、四片、四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三轴:转型发展轴、融合发展轴、联动发展轴;

三带:二环科创经济带、环城文旅经济带、古都商业经济带;

四片:历史文化传承区、创新活力驱动区、都市产业聚集区、品质宜居示范区;

四心:古城文化核心、大兴宜居核心、土门商贸核心、大庆科创核心。

《规划》显示,莲湖区将紧紧抓住“老城疏解、底线管控、提质增效、内涵更新”的核心目标,坚持疏解控制并举、低效用地引导与优化提升同步,坚持“四优先、三传导”的原则,通过低效土地合理利用,优化莲湖区各类用地比例。

老城区焕新从来不会局限于单一维度,但所有规划的核心,无一例外都是围绕“人”做文章。

一个真正适应时代的历史城区,将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不断改善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环境,提升宜居环境。

有着千年文脉传承的莲湖区,正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稳步前行。

陕电侠
解码政经,关注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