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徐淑凯:摄影就是对世界的感受与态度

文化   2024-11-01 17:04   浙江  

2023年6月,徐淑凯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成为这一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颁奖词说,这位年轻的摄影人善于“在慢、静、雅中追求一种超越功利的恬然之境”。



杭州是一座山水之城,生活于此的徐淑凯充分汲取自然之力与人文之美。他注重通过光影和构图来展现家居的品质和美感,同时融入个人的艺术表达和情感思考。他的摄影作品通常蕴藏着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力量,每一件家具、每一个场景都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自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徐淑凯便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基本功的不断夯实,到商业摄影的深入实践,再到创立团队行业深耕,他在商业性与艺术性的探索中,始终保持对摄影原初的执着与热爱。他的作品,无论是现代中式家居与山水自然的和谐共融,还是传统石刻文化的深刻诠释,都展现了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光影世界,感受他对摄影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受访人|徐淑凯 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
主持人|徐晨喆 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徐晨喆


2023年,您获得了中国摄影的最高奖——金像奖,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摄影,又是如何走上从事商业摄影这条路的?


徐淑凯

在中国美术学院摄影系求学的经历,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美院摄影系的每位老师都给了我不少帮助,让我练就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摄影不单单需要技术上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它需要艺术理念作为支撑。
2012年,我获得了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银质收藏。我觉得很幸运,这个奖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觉得能够凭自己的热爱在摄影上做出一点成绩。从那时开始,我从校园向校外迈出了一步。后来2016年创业,我有了自己的团队,一直到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创作。

徐晨喆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全国性摄影艺术最高奖项,您获奖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徐淑凯

我想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代,国家非常重视文艺发展。从2023年到现在,我已经参加过两次中国文联举办的研修班,使我的眼界与创作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拿到金像奖对我个人创作有很大的帮助,我接触的人变多了,认识了许多各个门类的艺术家。大家经常在各种活动中进行交流,给我带来很多灵感,也给了我许多中肯的意见,这些对于我这个阶段来讲是非常宝贵的。

▲徐淑凯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听诗·海景》组照之一

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考虑我自身的实力如何,下一步该怎么去做。比如,是不是可以影响我身边的小圈子,让大家对摄影有更多的认知。我想趁年轻,要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2022年,我创作了长卷作品《灵鹫飞来》,那时候我的事业已经走上了正轨,就抽出时间去创作。奖项只是证明有人认可了我的努力,我会更加有信心、有动力地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我的老师跟我说:“你拿了摄影最高奖,但是别让它成为终身奖。”我觉得很对,艺术之路很漫长,拿奖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要上的台阶有很多,也会很高,我需要更努力地创作出文艺精品。

徐晨喆


我看到您的金像奖获奖作品《玛润奇·降临》系列组照中,庞大的椭圆形吊顶占据了一半的画幅,很有压迫感,跟电影《降临》里的外星飞船有相似之处。拍摄时的灵感是来源于电影《降临》吗?


徐淑凯

当时客户展厅的设计师就是以《降临》为灵感做的设计。《降临》这部电影我也很喜欢,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震撼,我看了好几遍。电影里人物的服装是橙色的,导演在深蓝的暗色背景里加入了橙色,就像是在比较缓慢压抑的情节中加入了一丝希望,这样的画面能够调动观众,而不是完全沉闷在里面。所以我从视觉上做了参考,当时展厅现场的色调没有这么深,画面的蓝色是后期调整的,我又在前面加入了橙色的椅子,想让它有像电影一般的视觉感。

▲徐淑凯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作品《玛润奇·降临》

徐晨喆


您认为商业摄影有什么特点?在您的日常工作中,如何处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


徐淑凯

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拍摄家居和建筑空间。家居其实非常难拍,并不是家具摆在那里,把它拍得清晰就够了,而是首先要了解家居的风格与文化。比如拍北欧风格家居,就需要去了解挪威、瑞典等地的文化。其次要了解使用场景,需要根据家居的风格、价格、材质去做受众的分类定位,做出不同的视觉方案。
说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到行业里。在创业初期,我想要创作一些个性化的表达是比较难的,只有在这个行业里做久了,或者创作的作品多了,个人的创意和表达就会得到更多认同。当作品能够形成一定的风格,尤其是有个性色彩的时候,很多客户会因为之前的案例来找你,想要复刻一套,这样就打开了第一步。总体来说,所谓的平衡性,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才会越做越好。

徐晨喆


您认为自己的灵感来源于哪里?平时会从哪些方面学习提升?


徐淑凯

杭州很美,到处都有人文气息,我的灵感很多来自于杭州的自然山水和历史遗迹。此外,我的灵感也有从电影里来的,我比较喜欢一些老电影,如《教父》系列。灵感就是要多看才能厚积薄发。去旅行的时候,我会想在这样的场景里,应该怎么拍摄,或者这座建筑我可以拍摄怎样的家居,脑袋里的闪光点经常闪现,这就是灵感,是受到刺激一瞬间迸发出来的东西。

徐晨喆


您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AI)对摄影行业会有冲击吗?


徐淑凯

我始终觉得AI是一种催化剂、一种工具。之前,我们做过一个项目,全是大理石的岩板,价格昂贵,很重很难搬运,也容易损坏。我去工厂拍摄了单品图,回来后通过建模把它整合到场景里去。在建模之前,我们尝试过用AI来处理,但它目前还没有那么人性化,想替代商业广告的拍摄还有点难,没有办法一键输入指令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作为有策划功能的辅助工具还是可以的。

徐晨喆


能否介绍下您个人比较喜欢的摄影家或摄影作品?


徐淑凯

对我产生影响的摄影家有曼雷、蒂尔曼斯·沃尔夫冈、亚当·弗斯、杉本博司、杰夫沃尔等,商业摄影上影响最大的是安妮·莱博维茨。她的作品别出心裁、创意频出,视觉感很足,也是当今影响力很大的艺术家。摄影艺术家不应该区分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应当更好地融合,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与态度。

徐晨喆


您对一般人学习摄影有什么建议,比如手机摄影的技巧?


徐淑凯

其实很多人从手机摄影里获得的快乐比我们更多。我爸妈也不专业,但他们给我看他们拍的照片的时候就很快乐。把摄影作为一个爱好,没必要分技术高低,而是看能从中获得什么。它给了你精神慰藉或者说纪念性的意义,就很值得享受。
如果是真的用手机来创作,我认为又是另外一种思路。想使照片更好,要不停地去训练。手机拍摄主要是构图,光影的捕捉加上灵感的迸发,另外后期修图也很重要,现在手机的修图功能也很强大。

徐晨喆


您近期还有什么创作计划吗?


徐淑凯

目前,我还在坚持做“中国摩崖石刻长卷”系列,第三幅已经完成,之后新昌大佛寺等都在我的计划之内,需要一点点去拍。
获得金像奖之后,我还有一些初步的构想。其中有个想拍摄的主题是“从黄河到钱塘江”。因为我的老家在山东黄河边,到杭州之后,我又受到钱塘江的滋养。我想通过影像和图片讲述个人记忆以及这十来年的心理变化,还需要挤出时间去创作。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杭州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编辑 | 叶彬松
版式 | 毛婷
审核 | 张维维 金立山 林军
本文刊登于《杭州》杂志2024年第17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
探讨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幸福和谐生活,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