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寻西湖——保俶如美人

文化   2024-10-11 17:11   浙江  


西湖,不仅仅是杭州的象征,更是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凝练成果。在这里,跟随张岱的脚步,可以“观察者”的身份一览西湖古今风貌,深入体会《宋画全集》里那些细腻、婉约的艺术情愫;在这里,也可以登上宝石山,仰望保俶塔,品味西湖的前世今生。



主持人丨楼含松

杭州西溪两岸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浙江大学文学馆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明亡之后,物是人非,张岱深爱西湖,念兹在兹,专门编写了一部《西湖梦寻》。张岱写西湖,最出名的就是《湖心亭看雪》,而张岱与西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只有湖心亭。张岱与西湖有什么样的故事?西湖又有着张岱怎样的情感寄托呢?

路伟

 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文丛编辑中心主任

古人有云,“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除了杭州西湖,惠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甚至还有当年欧阳修念念不忘的今安徽阜阳地区的西湖。


杭州有西湖是一大幸事。从前,古人口中的江可以专指长江,河可以专指黄河,而某些情境下,湖专指的就是杭州西湖。提及杭州,我们还会用“湖山”来形容这座城市。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杭州的湖与山搭配得恰到好处,是刚与柔的搭配,是动与静的结合。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说,水是万物的源泉;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代表了很多古人哲学的思考。西湖三面环山,一面靠湖,游客络绎不绝,山的存在将动与静隔离开,闹中取静,这是西湖的独特之处。



说起西湖,就免不了要提起喜爱西湖的张岱。张岱写的《西湖梦寻》《陶庵梦忆》,描绘的多是游山玩水的趣事。这不免让人以为张岱是个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然而这只是张岱诸多性格中的一面。实际上,作为明代遗民的张岱,有其刚强的一面,是一位有极强写作欲望的史学家。


张岱最看重的书,是花费他半生写成的明朝断代史《石匮书》。明朝灭亡之时,根据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和逻辑,作为南明鲁王官员的张岱有殉国的道德义务。此时,张岱周围的许多朋友都以各种方式自戕,他也免不了面临生死的抉择。但是为了写完《石匮书》,张岱还是坚持活了下来。张岱生于1597年,而明朝灭亡是在1644年,根据可靠材料记载,张岱应该活到了93岁。张岱的后半生一直有反清复明的念想,每年年终他都会写诗,表达对时局改变的期盼,实际是期待着明朝可以东山再起。他一直在等待,但始终没有等到,据传言,张岱死后还保留了自己明朝的衣冠,随自己一同下葬。


张岱一生写了四五十本书,其中最受当代读者认可的是《夜航船》,这是一部类书,是张岱“剪刀加糨糊”式的作品,算不得精心之作。我认为,张岱最好的作品是小品文集《陶庵梦忆》。明代江南商业发达,而江南士人多风雅,日常生活审美化,两者结合化于笔端则凝结为灵动多思、雅洁有趣的小品文。小品文不容易写好,很容易过犹不及,但张岱利用其高超的写作技巧,让《陶庵梦忆》在表达上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张岱出名的文章,包括《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都与西湖息息相关,这些作品也代表了张岱的典型文风。如果说《西湖七月半》是张岱笔下的工笔画,那么《湖心亭看雪》就是张岱笔下的写意画。有人说张岱是绝代的散文家,但实际上,散文是从骈文变化而来的,骈文讲究的是字句的工整。张岱把骈文改头换面,寓骈于散,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西湖七月半》就有明显骈文结构的影子。


张岱生前声名不彰,但身后被载入了文学史,成为明清之际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在当代也俘获了大量读者。这是因为他的文章宜古宜今,能描述世风人情而无说教的意味。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句话不知说到了多少现代人的心坎里。


主持人丨楼含松

杭州西溪两岸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浙江大学文学馆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西方有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西湖的山水也不是一日形成的,尤其是西湖的人文,是历史沉淀的结果。作为西湖边有名的建筑,保俶塔也受到许多关注。保俶塔的名字有何来历?人们为何要建造这座塔呢?

陈易

 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

教授级高工、遗产保护专家

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从小便认为,塔就是长保俶塔这样的。后来,大学就读建筑专业之后,才知道保俶塔这样的塔是独一无二的。


保俶塔,有很多以讹传讹的“黑历史”。要说保俶塔,就得从宝石山说起。宝石山最早被称为巨石山,另外还有一些记载叫石甑山。《隋书地理志》里面有写:“钱塘有石甑山,巍石如甑然。”甑,古代是一种用来蒸饭的器具。这座山最初是因其形而得名,现在因为绿化已经看不出来。


保俶塔的来历之一来自《西湖梦寻》,书里写道:“宋太平兴国元年,吴越王俶,闻唐亡而惧,乃与妻孙氏、子惟浚、孙承佑入朝,恐其被留,许造塔以保之。”来历之二是出自《西湖故事》,故事里嫂子将小叔子养大,然后他代替丈夫从军,嫂子就造了一座塔保佑小叔子回家。民间流传两首俚语诗,“为何保叔不保夫,叔何亲密夫何疏。纵然掬尽钱江水,难洗娇娘一生污”,这是未知全貌者讥讽之言;“叔叔出征代奴夫,为报深恩造浮屠,奴心明似西湖水,大人何须费猜度”,这是嫂子据理义辩之言。“保叔不保夫”之说,早就被人批评,明代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写道:“杭州有保俶塔,因俶入朝,恐其被留,筑此以保之……今误为保叔。”明朝的镏绩也批评了流言:“杭州宝俶塔,俗讹为保叔塔,谓嫂造此塔,期冥福以庇小郎,薄喙之徒附会厚诬如此,如以钱王握发殿为恶发殿之类。”



众说纷纭,保俶塔究竟是为何人所建?南朝《郡国志》云:“上有七层古塔。王僧孺云:巧绝人工。”这说明在南朝之前,宝石山就已经存在一座古塔。《越绝书》记载:“到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陂,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当时,浙北运河通过西湖连接钱塘江,船队进入到钱塘江的时候,必须要在西湖兜转,吴山的北线现在仍然保留了早期的栈道遗迹。而宝石山和孤山之间形成的小海湾,是船队停泊的最佳位置,所以在这里还留下了秦王揽船石和后世大佛寺的佛头。在这个位置建塔,最初很可能是作为航标,为过往船只引领方向。


因此,我们可以说,东汉末年,宝石山很可能已经出现佛塔。到了吴越国晚期,吴延爽迎请舍利,建九层塔称应天塔。吴延爽是吴越国文穆王钱元瓘王后吴汉月的兄弟,是吴越国的一代权臣。北宋僧人永保化缘募款重修应天塔,因其被人称为保叔,所以塔又被称为保叔塔。明代,不知者传出“保叔不保夫”的说法。而明代晚期,演义文学的兴起。才把保俶塔与吴越纳土归宋联系起来,使之传为更有画面感的故事。


保俶塔和西湖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南宋李嵩画的《西湖图》内,可以看到有五座塔,现一直保存至今的就只剩下保俶塔了。在明朝,对保俶塔的审美演化出了“保俶如美人”的意境。明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写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南宋李嵩《西湖图》


历史上的保俶塔是一座砖芯木檐塔,现在我们看到的保俶塔,并非是宋明以来一贯的样子,而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后的塔。塔身第一层的北面嵌《重修宝石塔记》:“自雷峰倾圮,湖山顿改旧观,至今徘徊于南屏山麓间者咸相与惋惜不置,此宝石塔之不能不及时修葺者也……自宋以来,屡毁屡建。最后修建之年为明万历七年,距今已三百五十三年矣。”现在学术圈一直有争论,民国年间重修的保俶塔,到底有没有改变它的原状。


我认为,当时修建保俶塔的赵志游市长曾在法国留过学,应该受到了当时法国“风格修复”学派理念的影响,以整体修复为主,而没有强调细节的保存。对比民国早期的照片和修复后的照片,明显可以看到,这些窗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保俶塔,可能内核仍然保留有宋朝时用的砖,旁边还留着明代的塔刹,独特的外观是民国的产物。一代代的杭州人都在这里留下印记,又传承下去。



整理 | 楼玮玥

排版| 毛婷

审核 | 张维维 金立山 林军

本文刊登于《杭州》杂志2024年第15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
探讨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幸福和谐生活,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