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的“杭甬模式”

文化   2024-11-11 08:01   浙江  


一条车水马龙的文一西路,串起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一条奔涌入海的甬江,汇聚起宁波甬江科创区。创新要素在杭甬这两大高能级科创平台间加速流动、碰撞出火花。


当下,杭甬两地正携手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圈,共同争创杭州—宁波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杭州不断探索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双城合作,“抢跑”新质生产力新赛道,携手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全文字数:3235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搭桥梁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7月19日,由杭州技术转移化中心联合发起的“之江同心·九三创吧”杭甬双城记:功能(电子)材料产学研专场活动,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来自杭州、宁波等地的60余位新材料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代表深度探讨、共谋发展。这是杭甬高能级科创平台间的又一次深入互动。


在主题分享环节,来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汪爱英研究员,分享了电子材料和表面工程领域前沿进展及学科交叉融合情况,详细介绍了电子材料涉及新质生产力中重点新材料细分领域及其重要应用。在平台推介环节,杭州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杭师大硅材料概念验证中心主任钱波,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硅材料概念验证中心的平台建设、验证机制和服务范畴情况。在项目路演环节,来自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和杭州师范大学材化学院的四个科创项目集体亮相,引发了现场金融、创投机构的极大关注,并在会后就项目合作事宜开展了进一步交流与对接。


▲“之江同心·九三创吧”杭甬双城记活动

在唱好杭甬“双城记”的过程中,杭州积极探索“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科创产融新模式,为双城搭建起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的桥梁通道。

作为浙江科创要素最密集的两大城市,杭甬双城各自具有资源优势。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杭州的数字经济基础与宁波的制造能力有着高度的匹配。杭州可以为宁波提供数字技术和基础研究支持,帮助宁波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式发展,而宁波的全球化视野和世界第一大港的贸易便利性,也为杭州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聚集成果转化供给侧、服务侧、需求侧优质资源,建立国内首个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智者大模型1.0”,并以此大模型为核心搭建线上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智能化需求分析、供需智能化匹配、智能化交易等,破解成果转化难题,构建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动人流、信息流与技术流在杭甬双城间协同互补。

建平台

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路资源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一所高水平科研机构,瞄准航空、航天、航海、高端智能制造、医工交叉等领域,聚力攻关高精尖技术难题。


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有较多的技术成果已经通过大量的实验论证、应用示范,完成前期数据积累、样品样机制造的过程。例如,在难加工复合材料高性能加工方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突破了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复材高效、低损加工等技术,形成以“装备开发—机理研究—工艺优化—刀具设计—表面评价”为体系的整体解决方案,将表面质量提高了25%,未来将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取得技术突破后,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与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合力将科研成果加速落地为现实生产力。技术有哪些核心难点、能解决什么痛点问题、下游的产品形态有什么具体形式、预计市场规模有多大、团队对于成果转移转化初步设想如何……全面了解技术特点后,科研成果便进入杭转中心成果库,开启“下一段旅程”。

此时,线上成果转化大模型“崭露头角”。大模型对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匹配,找到潜在的技术需求方,杭转中心随即组织技术经纪人团队进行对接沟通,对双方合作意向进行初步摸底、协调。在双方具有合作可能性的基础上,组织技术需求方与科研团队就具体产品的技术指标等核心要素,或关键技术的研发方向等进行探讨。


初期交流、线上匹配、线下服务,通过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平台,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吸引了中电海康科创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的目光。数家航空航天、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同产业链科技企业也齐聚杭州,为宁波的创新项目进行论证。部分项目团队有意成立产业化公司,但现有团队以研发人员为主,在产品规划、商业运营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通过入驻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约技术经纪人团队,为项目团队匹配具有较强市场经验与商业运营能力的市场化合伙人,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科技成果转化训练营

这是杭州与宁波探索合作创新的缩影。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搭建科研、产业、市场化人才、投资机构与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成果转移转化资源平台,对已经完成样品样机设计的初创团队进行创业孵化,实现科技、商业、资金的多向互补,降低创业风险。

如今,杭甬两地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多个产业领域上实现产业共建、集群化发展。而产业链共建的背后,是创新链的深度耦合。通过开展科创体系共筑行动,两地累计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141个,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83个。其中,杭绍甬联合组建的环杭州湾创新联盟,合作承担省级研发攻关项目82项,联合攻克“卡脖子”技术10余项。

聚人才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力量

20世纪80年代,有一批活跃在长三角地区的“星期日工程师”。每逢周末,技术人员从科研院所出发,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带给改革开放初期蓬勃发展的企业,攻克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也让科技成果在基层“生根发芽”,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星期日工程师”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的成果转化从业者,也孕育了浙江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基因。


如今,在杭甬两地,有许多技术经纪人为加快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而奔走。来自杭州市钱塘区的乔江彬,今年上半年在下沙走访企业时,了解到某公司在高性能纤维方面有技术需求,亟须和第三方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开发合作。经多方联系对接,乔江彬最终联系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高分子材料方面的专家,双方于今年5月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开展前期的实验研究,将根据技术开发的关键性节点,探索更加深度、多元的合作方式。


技术经纪人是我国“最新潮”的职业之一,近两年刚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一职业的职责,是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从事成果挖掘、孵化、交易科技成果等工作,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作为专业人才,技术经纪人在成果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发挥着“连两端”的关键作用。


截至2024年8月,杭州已建立了2000余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已签约380名技术经纪人,地域范围涵盖杭州、宁波、上海、苏州等地,实现长三角地区的有效布点,为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在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些签约技术经纪人在业务推动中,总结出了一套“以辅导为切入,以咨询为核心,以孵化为结果,以政策为帮扶,以基金为支撑”的成果转化模式。通过市场反馈,推导剖析产品应具备哪些市场属性,以及如何打造契合市场需求、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态。当科技工作者面临“是否创业、如何创业”的难题时,技术经纪人会帮助分析,找到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创业团队,配合做好产业落地、股权融资业务对接等工作,实现技术经纪人与科技创业者之间的结对合作。既为科技创业者降低了创业风险、匹配了市场资源,也为技术经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近年来,杭州举办了多场技术经纪人培训,近期签约技术经纪人实战训练营也在组织筹办中,帮助签约技术经纪人提升业务能力、培育更专业的人才队伍。未来,将有一批更具实战能力的技术经纪人活跃在杭甬之间,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升级更多互动发展。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杭州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作者 | 刘锐
作者单位 | 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排版 | 毛婷
审核 | 张维维 金立山 林军
本文刊登于《杭州》杂志2024年第15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
探讨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幸福和谐生活,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