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验”对“杭甬双城”的启示

文化   2024-11-14 08:02   浙江  

2023年9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6大类18条经验做法在国家层面总结推广。自2020年1月开启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川渝两省市在打造“区域协作新样板”上大胆探索,开展了一系列首创性、集成化、差异化改革创新。杭甬双城可借鉴“成渝经验”,加强对接融合 , 深化协同发展,提升城市能级,联袂谱写长三角“金南翼”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文字数:3177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川渝一盘棋”

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样板间”


巴蜀大地自古以来山水相依、人文相亲,如今历史脉络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赓续和传承。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协作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为成渝地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

过去四年多来,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再到《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成渝地区屡屡以“第四极”的定位出现在国家重要的规划和政策布局中。

在战略定位上,两省市坚持“川渝一盘棋”—— 重庆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四川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总牵引。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

同时,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锚定“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即“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开放引领力和民生保障力,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塑造了支点优势。

在体制机制上,川渝两省市探索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被视作这项改革的“试验田”。川渝高竹新区在跨省域运行管理、要素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川渝南北大道通车,成为重庆中心城区首条延伸至市域外的城市快速道路;川渝高竹新区税费服务中心是全国首个落地的跨省域税费服务中心,四川省广安市税务局和重庆市渝北区税务局共同派出干部入驻,打通了跨省(市)办税服务“最后一公里”;川渝高竹新区设立后,作为独立经济单元,逐步实现了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开发建设、运行管理“五个一体化”……多项改革经验获得通报推广,改革“试验田”成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间”。

“川渝一体化”

全域协同助推高质量发展

“双核”带动,不仅点燃了经济发展的“加速度”,也绘就了双城生活的幸福“新图景”。


在特色产业升级上


川渝联合出台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4个领域高质量协同共建实施方案,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共建联合招商机制。以成都—内江—重庆发展轴为重点,共同打造成渝氢走廊,联合争创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入围国家级先进制造集群。


在统一市场共建上


川渝推进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构建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一体化服务体系,探索“川渝开放合作区”虚拟地址登记等,实现企业跨省市“一键迁移”,两地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实现“一日办结”。推进两地农集贸市场食品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协同打击食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品、知识产权等领域违法行为,开展跨区域办案协作。


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上


川渝合力推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高质量运行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以增强辐射力,编制产业、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发展规划,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在深化文旅融合上


川渝联合创建文化和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国家试验区,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合作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共同打响“安逸四川·巴适重庆”文旅品牌,重庆《绝对考验》、四川《将进酒》等一批舞台剧目精品 , 受到两地观众欢迎。


▲重庆城市风光


在共建消费新格局上


川渝构建巴蜀消费全域联动体系,联合举办双城消费节等活动 , 推进经典川菜、重庆火锅等餐饮品牌打造及首店品牌、中华老字号等跨区域发展,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核心区,建设川渝商品海内外展示展销中心,推动餐饮出圈出海。


在推动对外开放上


川渝统一运营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实现运营标识、基础运价、车辆调度“三统一”;推进跨省市“关银一KEY通”,首次实现电子口岸卡跨海关关区通办。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


两地民政部门签订《川渝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两地人力社保部门签订《川渝养老保险政策协同协议》,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推进养老服务一体化。两地“养老保险政策协同相融”入选川渝人社合作2023年“十大专项行动”标志性成果。

唱好新时代杭甬“双城记”的思考

唱好杭甬“双城记”,不仅关乎两地自身发展,更对全省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需借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验,坚持强强联合,将彼此优势最大化,在总体定位、体制机制、产业协作、对外开放等方面再深化、再发力。

加强顶层设计,从国际视野、战略高度进一步优化杭甬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借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广深联动”等高站位谋划目标定位,系统化推进“协同联动、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点面并重”思路的经验做法。在《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五年行动计划》基础上,结合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高起点、高站位谋划新一轮五年行动计划。同时,逐步健全市级联席会议机制,探索构建协商推进机制、重大项目联合调度服务机制等多层次、常态化合作机制,以建好“四座城”、做好“三篇文章”为契机,以打造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圈、构建世界级浙江大湾区为目标定位,探索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绍兴融杭联甬推动“双子星座”扬长补短共挑“金扁担”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优化产业协作,以错位、协同、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杭甬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动能和创新势能。一是做好“错位+协同”文章。充分发挥杭州数智强、宁波智造强的“龙头”优势,以制造业为突破口,通过数字赋能、产业协同,从产业、技术、文化、人才等维度激活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纺织服装和生物医药五大标志性产业集链成群,形成高质量发展胜势;协同争取国家级产业资源、打造创新型融合场景等,真正形成“你中有我”的深度融合。二是做好“空港+海港”文章。杭州国际大都市建设离不开宁波舟山港的海运优势加持,宁波锚定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也需要杭州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优势的赋能。针对杭州空港国际化功能提升缓慢、宁波舟山港“大港小航”等困境,既要强化萧山国际机场国际枢纽功能、锻造宁波舟山港高端港航服务产业集群硬核实力,又要叠加杭州“平台经济”与宁波“供应链经济”综合优势,以空港与海港联运打通出海大通道,协同提升双城全球货物集散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浙江的开放高度和能级强度。三是做好“叠加与蝶变”文章。聚焦科技创新策源与科技成果转化,统筹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绍兴科创大走廊和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的平台协作、项目合作、要素流通、生态共建等,优化科创资源配置,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破除人才、资金等要素流通壁垒,以充分激发杭甬战略科技力量叠加效应、乘数效应,实现更多“双向奔赴”。

提升城市能级,以江南韵、现代化、国际范为特色进一步扩大杭甬双城经济圈的高水平开放。一是深化文旅融合,塑造城市品牌。聚焦“大项目、国际化、数字化、品牌化”,以浙东运河为纽带,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深入挖掘并整合沿线城市文物遗存、生态环境、文旅资源等,打响“双城记”文旅品牌。持续开发“一程多站”精品旅游路线,迭代升级City Walk圈,探索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抢抓“后亚运时代”入境游市场新机遇,用足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游客服务体系和旅游环境。二是优化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魅力。加快构建“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双圈联动的同城化发展机制,持续打造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系统打造杭甬双城“品质城市”“品质产业”“品质环境”“品质生活”,持续提升慈溪、鄞州、余杭等强县强区的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完善市域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甬特色,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三是强化人文交流,扩大城市影响。持续推进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文明探源工程,合作挖掘和活化利用宋韵文化、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通过举办文化展、旅游节、非遗体验等活动解读文化脉络,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城市典范和港城文化的深度融合。合力放大亚运效应,以城市IP创建为核心,以国际交往和品牌推广为重点,增强文化、旅游、体育、会展等交流互动的紧密性,增进文化认同,逐步提升“双城记”的国际影响力和对外开放度。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杭州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作者 | 韩巧燕 毛燕武
作者单位 |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排版 | 毛婷
审核 | 张维维 金立山 林军
本文刊登于《杭州》杂志2024年第15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杭州杂志

杭州杂志
探讨城市发展特色,引领幸福和谐生活,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