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加索地区的特宗关口(今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第二大城市杰尔宾特)和达里尔峡谷(今格鲁吉亚)。双方都不得允许匈奴、阿兰人或其他蛮族从这里进入对方领土,也不得在这个地区或其它方向发动攻击。波斯人和罗马人都要遵守这一条款。 波斯和罗马的商人应按照现有的海关制度进行贸易。 两国的阿拉伯盟友也应遵守所达成的协议,不得越过边界动武。 使用公共邮政的外交人员和其他官员进入罗马或波斯领土时,应根据其官职得到相应的尊重,在离开对方国家前,应能无阻碍地交换他们带来的贸易商品,且不需支付任何额外费用。 阿拉伯人和其他蛮族商人们禁止穿越崎岖道路,而应通过尼西比斯和达拉的官方道路进入对方领土,否则将被视为走私行为,并受到处罚。 和平期间,任何叛逃到对方国家的人若愿意回家,不得阻碍其返回;但在战争期间叛逃的人则需根据情况处理。 受到对方国家人民伤害的公民应通过公正的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应在边境会见各自的代表,公平解决争端,攻击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波斯人不得向罗马人投诉关于达拉防御工事的建设,双方不得在边境修建新的防御工事,以避免引发冲突。 双方军队不得袭击对方领土,应保持现有状态维持和平。 禁止罗马派驻大量军队在达拉,东方大元帅不应驻扎于此。如在达拉周边引发对波斯的侵害,应由达拉驻守指挥官处理。 如果一座城市除战争外的民事行为,如欺骗、偷窃而损坏另一座城市的财产,应由边境的法务官调查。如果无法阻止相邻城市对彼此造成的伤害,应将案件提交给东方最高统帅。如果在六个月内争端未解决,受害方未能恢复其损失,施害者应支付双倍赔偿。如果在一年内未能从主权者处获得赔偿,并且受害方未能收到应得的双倍赔偿,则该条款下的条约应被视为无效。 条约期限为五十年,按儒略历(365天)计算,条约细节由双方使者确认。
和平时期
AD563 - AD571
在签订和平条约后,查士丁尼最后的统治时期东方防线相对平静,除了阿拉伯部族之间相互倾轧外,漫长的东方防线相安无事。条约并没有解决两个争论:一是关于苏安尼亚是否属于拉齐卡的一部分,另一个是关于阿拉伯部落王国拉赫米兹的补贴资金提供问题。查士丁尼的侄子查士丁在叔叔去世的那天,即565年11月14日登基。他立刻开始了一项更加稳健的政策,即付出金币换来盟友,削减不必要的政府开支。
罗马与波斯之间的和平十分脆弱,除了民族骄傲感作祟外,高加索地区易于开采的稀有金属矿脉也是很吸引人的地方。这个时期整个地中海与中东地区,已经孕育文明长达2000年之久,古人所掌握和理解的金属主要有以下七种:金、银、铜、锡、铁、铅、汞。到公元6世纪,廉价劳动力奴隶依旧盛行。这导致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开采技术依然十分滞后,深井开采基本是九死一生的刑罚。高加索地区由于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以至于还有大量易于开采的黄金矿脉存在。
另一方面,曾经风云叱咤的匈人与嚈哒人已经接近没落,突厥人开始兴起,双方也在为争取这一新的盟友而准备大笔金银。
公元570年,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贵族们派遣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拜见新皇帝,痛斥波斯总督残暴逼迫基督徒改信拜火教,导致大批弟兄姐妹们殉道,并将波斯总督比作彼拉多。在得到皇帝当面的回复后,亚美尼亚贵族们将起事计划告诉皇帝。查士丁果断答应,派遣使者到伊比利亚王国找到信仰基督教的亲罗马派共同举事反对波斯统治。两地波斯驻军丝毫没有注意到暗潮涌动,亚美尼亚人在571年夏末公开起义,得到伊比利亚人的支持。572年2月,就成功击杀了波斯总督。
库斯老一世要求查士丁将叛乱起事的亚美尼亚人交还给他。修书一封并表示:“你不应该向一个反叛其国王的民族提供庇护。如果你不将这些人归还给我,就让亚美尼亚向我进贡。”
查士丁回复道:“我不会把向我寻求庇护的主内弟兄交到你们这群拜魔鬼之人手中。”
库斯老再次写信给查士丁,提出:“如果你不把这些人交还给我,也不归还亚美尼亚的土地,那就支付曾经为亚美尼亚进贡的黄金,并愿我们之间保持和平。”
查士丁再次以强硬的态度回复:“我要求你归还你们之前从罗马收到的所有贡品。请求和平的一方应当进贡;既然你向我索要北方的土地,我们也要求归还尼西比斯,因为它本属于罗马,是有条件地交给波斯的。
战争再起
就在双方互递战书后不久,皇帝渐渐展现出精神问题。边境将领们没有皇帝命令,不敢擅自行动,导致延误了战机。清醒时的皇帝派遣了他的姨甥马尔西安,任命他为东方部队的指挥官,并给他征召了一支以农牧民为主的便宜新军。即便是统领一支新军,马尔西安还是能够突破尼西比斯外围防线。然而,由于兵源素质低下,缺乏高级的工程装备,进展迟缓。
远在君士坦丁堡的查士丁收到库斯老一世去世的假消息,对围攻尼西比斯的迟缓感到愤怒,并派人督促马尔西安尽快攻占尼西比斯的城门。傲慢疯狂的皇帝不顾谏言,坚持认为波斯人不会及时赶到解除围困,或者即使他们赶到,也会被罗马的百战军团击败。已经在虚幻与现实中辗转反侧的皇帝收到了他的大将军与波斯人勾结,准备谋反的虚假消息,于是委任了一位精于阿谀奉承之徒阿卡西乌斯解除马尔西安的职务。当时尼西比斯的大半已经陷落,然而在敌方领土上解除主帅的职务,对军队没有做出任何宣布。各部队长与指挥官在得知情况后,纷纷带着部下撤走,罗马人内部的荒谬决策帮助了波斯人。
AD571 - AD574
沙阿利用罗马皇帝的反复猜忌,使东方军团陷入内耗的情况下,迅速在东方边境调集了常年与游牧民族作战的精锐军队。他率领一支军队沿着幼发拉底河行军,西部将领Adarmahān(阿达尔马汉)带领一支以蛮族佣兵为主的骑兵部队前往叙利亚牵制罗马主力。事实上,两路大军的作用因战局而互换了,从尼西比斯撤离的罗马主力并没有退回到奇里乞亚行省,而是在达拉要塞坚守,遭遇了库斯老一世的大军。阿达尔马汉迟迟没有遇到罗马主力,于是开始大肆烧杀掳掠。
百废待兴的安条克再次成为蹂躏的目标,城中百姓得知消息后纷纷出逃。放眼望去,整个叙利亚最大且富庶的城市只剩下贸易城市Apamea(阿帕米亚)。这座城市曾在公元540年遭到库斯老一世的围攻,当时阿帕米亚主教在得到沙阿的承诺后向他投降。沙阿被邀请进入阿帕米亚参加晚宴,得到金银,并观看赛车比赛,他也遵守承诺没有毁坏或焚烧城市。当安条克陷落遭到毁坏后,阿帕米亚则成为叙利亚行省最大的城市。
有了上一次经验的阿帕米亚官员与主教出城面见阿达尔马汉,表示依旧按照上次的和平解决方式来。然而波斯主将却玩起了文字游戏,历史记载他表示:“因为这座城市是我们的了,打开城门让我进城看看。”天真的居民并没有想到,将军立即占领了城门,开始抓捕男女掠夺城市。波斯军队将所有战利品与居民(估计有30万人)都带出城外,随后放火焚烧整座城市,躲避过多次战火的阿帕米亚城彻底陷入衰弱。
反观库斯老一世的部队来到尼西比斯后,发现了大量罗马人遗弃的军用物资,特别是设计精良的攻城装备。于是沙阿决定推行一个大胆的计划,夺取罗马人在东方防御力最强的要塞达拉。不久后,得胜的阿达尔马汉与沙阿的大军会合,被掳罗马人的结局与33年前安条克居民一样。
为了确保围城战万无一失,沙阿召集十多万百姓前来,派遣石匠切割东部山脉,切断了城市的水渠,并花费大量劳力改道了流经深谷的河流。之后,他强迫工人在城墙外建造了一道砖墙。当发现山岩非常坚硬时,他们在岩石上点火,然后浇上醋,使其开裂。沙阿日夜不停地攻击这座城市,建造了两座土堆进行进攻,持续了六个月。
库斯老一世眼见迟迟无法攻克要塞,便遣使表示要求得到800公斤的黄金换取撤军。这一要求被罗马守军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沙阿更加不惜成本和人力发动进攻。最终,外围城防失陷,守军在城内与波斯人展开巷战,以至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早已身心俱疲的守军见迟迟得不到皇帝的增援,开始出现松懈,让波斯人找到机会攻入内城。沙阿命令禁止毁坏达拉要塞,将作为未来向罗马帝国腹地进攻的重要据点。传说,得胜之后的沙阿表示:“上帝会追究你们所有流血的罪责;你们拥有这么多金子,若拿出其中的百分之一给我,我就会离开你们。”
AD574 - AD576
达拉要塞的陷落成为压倒皇帝的最后稻草,他的清醒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还出现了在会议时咬人的尴尬情况。为了稳定政局,皇帝提升了他的好友提比略为帝国全军总指挥,地位仅次于凯撒,由奥古斯塔索菲亚协助。与此同时,提比略在巴尔干地区进行大规模征兵,以加强东部的罗马军队,全面负责整个东方战线。
波斯人的目标是复兴祖宗基业,自然需要巩固现有再进兵。库斯老一世从高加索发动新的攻势,将目光投向卡帕多细亚,打算进入并征服该地。他试图进攻底奥多西波利斯和凯撒利亚,但都未能成功。此时他的身边环绕着充满敌意的罗马人,罗马军队更是从各个亚洲行省赶来,沙阿很清楚如果不能成功撤退,他之前建立的所有功业将化为泡影。
古时卡帕多细亚前往叙利亚地区的陆路,只有古罗马人修筑的公路能通行庞大军队。为此沙阿撤退到Melitene(梅利提尼)今土耳其城市马拉蒂亚。在那里,他遭到东部大元帅小查士丁尼的重重包围。一位斯基泰人指挥官Curs(库尔斯)率先发动了进攻。由于波斯人无法抵挡他的冲锋,阵形大乱,他对敌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他凭借骑兵优秀的机动性成功绕后,成功洗劫了沙阿主营,夺取了所有的皇家物资,其中包括被视为神的圣火。
库斯老害怕自身的安全,骑上大象逃跑。黎明前,国王和他的军队在幼发拉底河附近被发现。罗马人追击他,意图折磨并摧毁他。这确实达成了;波斯人挤在一起投身入河,许多军士来不及脱下盔甲下河,纷纷淹死。库斯老勉强渡河,在逃跑的时,他下令烧毁经过的所有村庄。通过这种方式,他沿着山脉行进,那里没有路,他不得不命令军队为他开路。因此他们砍伐树木,平整山路,才勉强逃脱。
根据记载,库斯老因这次惨败和自己险些丧命的经历而恐惧万分,以至于他下令禁止任何继任者亲自率军作战,除非敌人君主亲自率军。罗马人利用波斯的混乱,深入高加索和伊朗北部进行劫掠,将多年来的财物和人员损失尽数夺回。面对罗马人的全面入侵,波斯人没有能力召集新的军队前去抵御,只能将剩余的部队部署在泰西封外围。
AD577 - AD582
波斯人面对失败选择开启谈判,双方就领土、贡金、盟友再次陷入无休止的争论。新任波斯亚美尼亚省军事长官Tamkhosrow(塔姆霍斯罗)发动攻势,顺利攻入奥斯若恩地区。小查士丁尼抵御敌人失败,数个大城被波斯人蹂躏。得知消息的沙阿立刻放弃了谈判,开始加派军队前往支援。
公元577年底,提比略任命莫里斯为东方大元帅,并授予全面指挥权。他在前往前线的途中,在卡帕多细亚招募了新兵,并前往奇里乞亚与其指挥官们会合。波斯人假借和谈名义让罗马人放松警惕,以至于大片领土遭波斯军队奇袭。莫里斯得知后迅速整顿军队,挥军北上进入里海沿岸地区,随后南下洗劫底格里斯河沿岸城市,将大量信仰基督教的人口迁往帝国境内,补充因战争失去的人口。
公元578年,患有精神病的皇帝去世,皇位交接顺利。莫里斯在东方表现出势不可挡的气势,随后沙阿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希望达成和平协议。除了在亚美尼亚地区还有战事,整个东线的军事行动趋于停滞,即便如此罗马人依旧在小规模的冲突中占据上风。隔年,纵横沙场几十载的库斯老一世去世,他的儿子霍尔木兹四世继位。
新沙阿想通过胜利树立自己的威望,于是要求那些跟随父亲的老将们前去攻击罗马人。这些老将也并不傻,他们知道新沙阿大概率会卸磨杀驴,扶持自己的势力替换功高盖主的老家伙们,于是出现消极应战。这让莫里斯再次取得重大战功,美索不达米亚再次被蹂躏一番。而后双方就这样相互攻伐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导致许多古波斯与希腊历史古迹被毁。近十几年,罗马与波斯两大帝国谁都未能占据先手,如天秤向一方倾斜,就会开始谈判,稍微松懈大战再起,双方也都失去了信任。直到582年,提比略皇帝去世前夕,塔姆霍斯罗在与罗马人的战斗中阵亡,双方又回到起点。
莫里斯成为帝国新的奥古斯都后,继续将帝国的主要军事资源调往东方,然而两大帝国依旧是边防省之间的角力。莫里斯也一改皇帝躲在深宫指挥战斗的形象,而是效仿古时先帝们继续领兵征战。罗马士兵也因此受到鼓舞,整体战局开始偏向罗马。
与此同时,新崛起的阿瓦尔人与斯拉夫人持续威胁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多瑙河地区是罗马帝国晚期到东部帝国早期十分重要的兵源地。莫里斯必须要重新调配军事资源来应对东西两面的威胁,财政上他开始降低军队士兵工资,减少雇佣蛮族,转而征召帝国境内的农民。这样的举措导致帝国东方战区在公元588年爆发了一次大规模兵变,哗变者们选择了腓尼基黎巴嫩的公爵日耳曼努斯作为临时领袖。
皇帝为了安抚哗变者们,恢复了深受爱戴的前指挥官菲利皮克斯的军职,但在他到达并接管之前,波斯人利用这一混乱入侵帝国领土,包围了重镇君士坦缇那。日耳曼努斯组织了一支一千人组成的老兵部队,解除了君士坦缇那的围困。随后他率领主力部队向北,并从那里发动了袭击。
波斯边境守将Maruzas(马鲁扎斯)试图驱逐并被击退。双方一路僵持,直到Battle of Martyropolis(马特里波利斯之战)罗马叛军在人数严重劣势下取得了重大胜利。马鲁扎斯被斩于阵中,多名波斯军官与三千名士兵被俘,只有一千人幸存并逃到尼西比斯避难。589年春天,皇帝及时支付了军饷,日耳曼努斯和其他叛乱领导人被召往君士坦丁堡受审,最终因战功被赦免。
波斯内乱
AD588 - AD591
巴赫拉姆·乔宾是一位帕提亚裔贵族,在帝国东线对抗突厥人取得重要胜利后崭露头角。公元588年,突厥人入侵呼罗珊,霍尔木兹派乔宾应对。乔宾以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击溃了人数占优势的突厥军队,并亲自领军追击,据称亲手杀死了突厥可汗。乔宾被人民和军队视为英雄。然而,沙阿惧怕受百姓与士兵们欢迎的将军,决定将他调至残酷的西线战场,安排在高加索地区。
当乔宾在高加索地区的Battle of Araxis(阿拉克西斯之战)中败于罗马人(损失微小),给沙阿找到了收回兵权的借口。通过送女装来贬低并羞辱这位忠诚的仆人这种愚蠢的行为适得其反,乔宾决定利用民心反叛,尼西比斯要塞的军人们率先响应。乔宾声称自己是安息王室后裔,享有万王之王的继承权;同时他将作为拜火教的保护者,抵挡基督徒的入侵。乔宾的受欢迎程度和军事能力让他得到帕提亚人、突厥人和米底人的广泛支持。然而,自视为中亚最高贵之民族的广大波斯人们,并不认同一名帕提亚人能成为波斯人的沙阿。
在590年2月,在乔宾攻占泰西封之前,霍尔木兹被自己两位大贵族姐夫废黜,他的儿子小库斯老被篡逆者强制加冕为王。乔宾拒绝与小库斯老达成协议,并在2月28日的战斗中正式击败王党,前往泰西封自行登上王位。慌不择路的小库斯老只能向西逃窜,在尝试进入罗马领土后,数次向罗马人守军亮明身份,才被罗马军队中的波斯人认出,将他秘密护送前往君士坦丁堡。
小库斯老是首位亲临君士坦丁堡的萨珊君主,他被罗马人的建筑技术与生活方式所深深震撼。莫里斯不仅获得了不需支付任何赔款就能达成和平的机会,还获得了自298年以来从未见过的领土收益。乔宾则派遣使者,以割让叙利亚、亚美尼亚与高加索地区土地为代价,但与扶持一位年轻的波斯沙阿所能带来的利益相比,乔宾所能提供的筹码显得无济于事。尽管受到了一些保守派大臣们的反对,皇帝还是决定支持小库斯老,并将自己的一位女儿玛丽亚嫁给他,以联姻稳固关系。
莫里斯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投入重金征召了一支万人大军,罗马部队由纳尔塞斯与约翰领导,小库斯老的叔叔宾多伊将军领导保王军。两国联军在君士坦缇那集结,波斯前线军队不愿意自相残杀,将忠于乔宾的指挥官杀死后纷纷投降。那些一直怀抱独立愿景的亚美尼亚贵族们也开始蠢蠢欲动。
乔宾虽颇具将才,并召集数十头战象,但无奈根基不稳,揉搓中东多民族的军队更是各怀鬼胎,最终在布拉马拉松之战中惨败。侥幸逃脱的乔宾被东突厥都蓝可汗收留,但不久后被刺客杀死。年轻的沙阿回到泰西封,在众多支持者的簇拥下确保王位稳固,称库斯老二世。他打开国库,奖赏那些忠于自己的臣民与罗马军士们,根据每个人的身份地位赐予他们礼物。
库斯老二世履行承诺;从查士丁二世统治开始,波斯所占据的罗马领土全部归还。波斯控制下的尼西比斯与周边领土,亚美尼亚省直到塞凡湖全境交给罗马人。 此外,波斯停止干预伊比利亚和亚美尼亚事务,拉齐卡地区属于罗马人。沙阿将会善待帝国境内所有基督徒。
在经历长达百年的战争后,罗马与波斯再次回到原点,好在这次和平十分稳固。库斯老二世因通过割让波斯人的利益,得到罗马人的帮助导致权威严重受到质疑。曾帮助他对抗篡逆者的一位叔叔Vistahm(斯帕巴德)掀起叛乱,曾支持乔宾的贵族们纷纷改换门庭,导致库斯老二世统治出现重大危机。斯帕巴德独立统治了包括整个伊朗东部在内的一个地区,直到数年后被库斯老二世及其盟友击败。
莫里斯很快就把注意力移至巴尔干地区,开始集中兵力剿灭崛起的阿瓦尔人。尽管皇帝莫里斯在波斯人内乱中取得了重大的军事与政治胜利,但生活在边境的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百姓依旧没有享受到和平。亚美尼亚人在这场大国角力中沦为交易筹码,独立成为奢望,就连自治的权力都没有得到。
皇帝深知未来两国必有一战,对于莫里斯而言,百姓就是人矿,是帝国战争与税收的关键。为此推行了一项强制迁移政策,将新占领地区的百姓迁往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新定居点,以填补蛮族入侵后造成的人口流失。对于这些被迫离开故土的普通百姓来说,迁移意味着巨大的痛苦和不确定的未来。他们不仅要面对新的环境和文化,还要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2000多公里的旅程危机四伏,除了游荡在山区与平原中的凶猛野兽,急剧变化的天气以及随之而来的疾病也是无形的杀手。奴隶主们也跟随着百姓,随时准备以粮食换取儿女。帝国并不会为迁移提供车马牛驴,只会在新定居点以家庭人口为基准提供一块耕地,这意味着只有活着才能得到这些土地。莫里斯的这一政策引发了部分地方势力的不满和抵抗,并导致了边境地区的人口稀少。尽管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帝国内部的人口压力并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控制,但其实施过程中的暴力和强制性,使许多百姓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对波斯军队的看法与战术
莫里斯在他的《战略》中提到:波斯民族邪恶、虚伪、奴性十足,但同时又爱国且服从性强。波斯人因恐惧而服从他们的统治者,这使他们对艰苦环境,糟糕饮食、辛苦劳动的忍受力远远强于其他民族。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喜欢通过计划和指挥来实现目标,强调秩序,而不是勇敢和冲动的行动。
由于他们在炎热气候下长大,更容易忍受炎热、口渴和缺乏食物的艰难条件。波斯人在围城时极其强大,但在被围困时更加强大。他们极其善于忍受伤病,并勇敢地应对不利情况,甚至将这些情况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他们在谈判中极其顽固,不会主动提出任何提案,即使他们认为这些提案对自己至关重要,也会等到对手提出为止。
波斯士兵普遍穿戴锁子甲,手持弓箭,配上格斗剑。他们比其他所有好战的民族更擅长快速的弓箭射击,尽管他们单兵战斗力并不强。出征时,他们在设有防御工事的营地扎营。当战斗临近时,他们用壕沟和削尖的木桩围绕自己。他们不会将行李车留在营地内,而是挖掘壕沟,以便在战斗失利时作为避难所。他们不允许马匹自由放牧,必须亲手投喂饲料。
波斯人普遍将部队分为中、左、右三部,中军配有约500名精锐的长生军老兵。他们的阵线纵深不统一,但尽量在阵线前两排或方阵中安插骑兵,并保持阵型前锋的均匀和密集。行李车距战线不远,以方便补充箭矢和更换马匹。在对抗长矛兵时,他们会迅速退至崎岖地形,使用弓箭还击,这样长矛兵的冲击就会被崎岖地面削弱。在战斗开始前,他们喜欢在崎岖的地形上扎营,并推迟战斗,尤其是在知道对手已做好充分准备时。当战斗来临时,特别是在夏季,他们通常选择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刻发起攻击。他们希望利用太阳的热量和延迟行动来削弱对手的勇气和士气。
波斯人非常害怕寒冷的天气、雨水和南风,这些都会降低他们弓箭的效力。他们不擅长对付协调有序的步兵方阵,这种阵型必须在没有任何障碍的平坦地区布置,使我方长矛兵能够轻松冲击。由于近距离战斗和肉搏战时,箭矢的效果很差,并且他们也不擅长使用长矛和盾牌,这导致他们的近距离作战效率降低。事实证明,对波斯人发动冲击是有效的攻击方式,因为他们不懂斯基泰人那样的打了就跑战术,冲击会迫使他们混乱。波斯人的侧翼和后方防御薄弱,因为他们的阵型缺乏防御来抵御大规模的侧翼攻击。在夜间对他们的营地发动突然袭击也是有效的,因为他们不擅长军营规划建设。
我们的军队应按照战斗手册中的编队布置。应选择在开阔平坦的地形上作战,如果可以的话,避免任何可能打乱阵型的沼泽、沟渠或灌木丛。当军队准备好进行决战并列阵时,不要延迟攻击。一旦进入波斯人弓箭射程内,应立即发起步兵冲锋,阵型必须均匀、密集、有序,并迅速进行,因为与敌军接战的任何延迟都意味着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射出箭矢,伤害我们的士兵和马匹。
如果必须在非常崎岖的地形上作战,最好不要让整个战线上的士兵都骑马作战。当长矛兵攻击波斯弓箭手时,除非他们保持匀称稳固的阵型,否则他们会遭受严重的箭矢伤害,无法近身战斗。由于这种原因,当军队尚未做好战斗准备,就不应参与决战。相反,应在有利的地形上进行骚扰和袭击。敌军或我军的部队不应发现推迟决战,因为这会鼓励一方而使另一方胆怯。在撤退过程中,不应对敌军的前锋进行攻击,而是转向其侧翼和后方。只要不打乱追击时的阵型,波斯人很容易暴露侧翼与后方。波斯人不像斯基泰人那样无序地追击,而是小心且有序地进行。正因为如此,正如前面所说,转身反击的部队不应攻击敌军前线,而应确保攻击敌军的侧翼。
萨珊波斯军队官职
Apahbed (大将军):这是萨珊波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一般会有四位,分别负责帝国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军政。
Aspbed(骑兵指挥官):负责指挥骑兵部队。但不包括由贵族组成的独立骑兵团,以及沙阿直属的长生军。
Paygospanan-Salar(步兵指挥官): 一位受到沙阿信任,且深受士兵爱戴的老兵才能担任,负责指挥步兵部队。
Marzban(边防军指挥官):通常驻扎在边境要塞,负责边境地区的防御和安全,肩负军事与行政权力。
Wuzurg-Framadar(参谋官):类似于现代的参谋长,负责协调军队的战略和战术运作。
Hazarbed(军需官): 在早期这个官职属于禁军长官,后慢慢演变为后勤官员,确保军队的食物、武器和其他物资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