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 吴秋桦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 陈茵
脑卒中患者易并发偏瘫,导致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减弱,运动能力降低,姿势控制能力下降,在进行体位转移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使得发生摔跤的风险大大提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进行积极的锻炼,对促进肌肉活动和神经功能的快速康复,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自我转移能力和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有一部分的患者在进行翻身、由卧位到坐位、床椅转移时,经常是由家属或者陪护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力量将患者使劲一推完成翻身;或者是直接拉着患者的手臂使患者坐起;再者是将患者抱起后进行床椅转移,这些都是错误的操作。
偏瘫患者如何转移呢?
转移训练是恢复患者
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的前提
因此,应尽早的教会患者
主动地完成翻身
由卧位到坐位等转移活动
当患者不能主动完成转移活动时
则必须教会患者及家属辅助的转移方法
注意
以下图示为左侧偏瘫
身体红色阴影部分代表患侧
手和脚的阴影部分表示左侧偏瘫
本文都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一、床上翻身
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初始体位
第一步
患者仰卧位,健侧足从患侧腘窝处插入,并沿患侧小腿下滑至跟健,使健足置于患足下方。
第二步
Bobath握手(双手十指交叉相握,患侧拇指在上),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举90°。
第三步
然后向左、右两侧摆动,摆动幅度逐渐加大,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
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
初始体位
第一步
头转向患侧,患者健侧手将患侧上肢外展防止受压,健侧下肢屈曲立起。
第二步
健侧肩上抬,健侧下肢用力蹬床,抬起健侧骨盆,身体完成转向患侧。
第三步
最后调整卧姿。
二、由卧位坐起
从健侧坐起
初始体位
第一步
患者健侧卧位,健手握住患手,健侧下肢插到患侧下肢下面,健侧下肢将患侧下肢移至床边并垂下。
第二步
健手松开患手,颈部前屈,躯干向健侧旋转;用健肘支撑,慢慢坐起。
第三步
患者坐直,调整姿势。
从患侧坐起
初始体位
第一步
患者患侧卧位,双腿远端垂于床边(开始时,需治疗师将患腿置于床边或患者用健腿将患腿勾到床边,并使患膝屈曲)。
第二步
健侧上肢向前横过身体,同时旋转躯干,健手在患侧推床以支撑上身,并摆动双腿,完成床边坐位。
第三步
患者坐直,调整姿势。
难度比从健侧坐起稍大,但对患者来说是更好的训练方法。
三、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患者由床到轮椅的侧方转移
家属/治疗师推轮椅至患者健侧床沿,与床成30°~45°角,关闭轮椅手 闸,竖起脚踏板。
患者从床上起立后,用健手扶持轮椅远侧扶手,以健足为轴,身体旋转,坐在轮椅坐垫深处。
患者由轮椅向床的侧方转移
家属/治疗师/患者驱动轮椅至患者健侧床沿,与床成30°~45°角,关闭轮椅手闸,竖起脚踏板。
患者在轮椅中先将臀部向前移动,健手支撑床面,同时抬起臀部向前。
以健足为轴,身体旋转,左侧方移动坐在床上。
注 意
转移训练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可由家属或治疗师在旁提供必要协助。
【科室简介】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稿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