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 张丽芬、陈军
根据中医药膳学的“三因制宜”原则,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冬季是用药膳温补的最佳时节。在这个季节,一些平时容易上火的食物反而可以成为温补的佳品。然而,如何科学地食用药膳来滋养身体呢?这就需要我们合理搭配食材,确保药膳的药性平和,并了解相关的禁忌,以达到补益而不伤身的效果。
随着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即将到来,根据节气特点,参考权威资料《中医药膳学》及《冬季节气养生药膳指南》,结合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为南方和北方的朋友分别推荐一道药膳,帮助大家解决“大寒”时节的饮食选择难题。
“大寒”时节,大雪未消,寒气逼人,人们往往需要待在室内避寒。此时,寒气达到极致,故称为“大寒”。大寒节气位于岁末,是冬去春来的转折点,标志着新的轮回即将开始,万物即将迎来生发的季节。大寒期间,寒潮频繁南下,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在养生方面,除了遵循冬季养肾、养藏、养阴的总体原则外,还应特别注意养脾。
食药物质:
山药(鲜)3克,香薷1克,草果1克,干姜1克。
主料:鹅肉80克。
辅料:红茶20克。
调料:食用油、酱油、料酒、白糖、盐、葱丝、蒜末、味精、香油、香菜。
制作方法:
1.鹅肉洗净,切块备用。
2.将食用油、白糖、盐、葱丝、蒜末、味精加适量料酒、酱油调匀成酱汁。
3.将香薷、山药和草果洗净,同干姜和红茶一起切碎,和上边的酱汁搅匀。
4.将鹅肉与放入盛放酱汁碗内,充分搅拌至鹅肉完全沾满酱汁,将酱汁和鹅肉用锡纸包裹,放入烤炉中,烤至鹅肉熟透时,取出。
5.将鹅肉和酱汁倒入盘内,放入香油和香菜即可。
功效:
温中益气,健脾化湿。
人群:
适宜人群:气血不足、外寒内湿者。
不适宜人群:高血脂患者。
食药物质:
刀豆5克,八角茴香1克,黑胡椒1克,肉桂1克。
主料:猪排骨80克。
辅料:红辣椒1克。
调料:食用油、酱油、陈醋、料酒、盐、葱丝、姜丝、蒜末、味精。
制作方法:
1.将刀豆用水泡软备用;猪排骨洗净切块。
2.在洗干净的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用油,加入姜丝、葱丝、蒜末、料酒等爆香,将准备好的刀豆和猪排骨放入锅中煸炒5分钟。
3.在锅中倒入适量的开水,水量能盖住刀豆和排骨即可,加入八角茴香、黑胡椒、肉桂、红辣椒、酱油、陈醋、盐、味精,煮至七成熟。然后用小火焖熟。
4.焖熟后出锅即可。
功效:
温阳散寒,温补脾胃。
人群:
适宜人群:恶寒身痛、胃寒呃逆、阳气虚弱者。
不适宜人群:火邪上炎者。
参考文献
[1]谭兴贵.中医药膳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13.
[2]中国药膳研究会(2020)GB/T1.1-2020.冬季节气养生药膳指南.
【科室简介】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稿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