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够的三国 | 科技是第一战斗力

历史   2024-06-06 20:24   天津  



提起英雄辈出的三国年代,每个人都不陌生,特别是里面那些文臣武将们更是耳熟能详。但我今天说的这个人,相信就算你是三国老粉也未必有多少了解的。


马钧三国第一大发明家、满级木匠、东汉时期手工耿、重度手办爱好者、诸葛连弩莆田版创造者、机械动力学大师、感动曹魏的大国工匠……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天才发明家,却在演义和历史中都不怎么出名,这是为了保密核心科技?还是遭遇妒忌迫害?马钧的被埋没究竟是隐藏着哪些秘密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本期的《读不够的三国》,解读马钧的传奇人生。





PART.01


山沟里的达文西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人(如今的陕西宝鸡一带)。和后来灭了蜀汉的邓艾一个毛病,马钧也是从小就口吃,因此很少与人交谈,但因此也培养了他喜欢思考注重实践的好习惯。而且马钧和当时一般孩子自由苦读孔孟之道不同,他对儒家经典的兴趣并不大,而是对机械工艺方面非常感兴趣


由于出生在连年战乱的西北地区且家里也并非贵族,马钧早年生活十分贫困。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马钧于是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始帮母亲改造织绫机。


在当时的一般旧织绫机,五十综的用五十个蹑,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钧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花费心思加以改进,全都改用十二个蹑。改进后的织绫机,不但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而且织成的效果也非常具有层次感,堪称产业升级。



不但利用特长为自家谋福利,马钧还细心的注意到,由于地处西北水源稀缺,因此当地的村落大多要依靠笨重的水车来进行灌溉,而这样的水车往往需要很多村民一起开动才能勉强够农田之需,更让村子里的农民整日劳作十分辛苦。


于是马钧经过一阵研究后,又改良出了龙骨水车,只需几个村里的年轻人操作,就能依靠惯性使得汲来的水自行倒出,流到地里,效率大大提升“其巧百倍于常”,因此,受到社会上的欢迎,被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中国有些地区仍使用这种水车取水。



通过这些发明给乡民生产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马钧的名声在当地人尽皆知,这样自然引起了官员的注意。由于在当时曹魏施行的是“唯才是举”的选拔制度,意味着地方官员有责任为朝廷举荐有才能的人员,而不用特别在意他的出身。因此马钧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发明技巧被推举【给事中】的官职。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给事中”的“给事”的意思是“供事”,“中”的意思是“省中”、“禁中”,而“省中”“禁中”都指的是皇帝居家休息的地方。


由此可见“给事中”的字面意思就是在:在省中(禁中)供事的官吏。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是凭借可以随便出入禁中的便利,专门帮助皇帝曹叡(曹丕之子、曹操之孙)处理日常事务。


总之以马钧一个偏远地方出身毫无背景的青年,一下子成为曹魏皇帝身边的官吏,不得不说一句话“知识改名命运”啊!



PART.02


奉旨搞发明


马钧出任给事中后,自然开始接触到曹魏庙堂上的达官显贵。有一次,散骑常侍高堂隆(以心直口快、直言不讳而著称)、骁骑将军秦朗(曹操最疼爱的干儿子)这俩官二代在朝廷上谈论起关于指南车的事。



列位,什么是指南车?


据上古传说,指南车第一出现时,是早在4000多年前黄帝蚩大战之时,蚩尤为使自己的军队不被打败,便作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后来,黄帝制造了指南车,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


第二次出现是在3000年前,远方南越使臣到周朝朝拜,但返回时迷失了回去的路线,周公遂制造指南车相赠,以作为指向工具。


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东汉时,大科学家张衡利用纯机械结构,创造了指南车,可惜后来制造方法却失传了。因此在三国时期,人们只从传说上了解到指南车,但谁也没见过指南车是啥模样。



高堂隆、秦朗二人都认为,在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这种东西,史书上的记载很大可能是是假的。听完这句话,技术大拿马钧立即反驳说“古代当然是有指南车的。你们没讲过不代表就没有,只不过现在一般人不会制作罢了。”


两个出身勋贵的高官自然是看不上这个口吃的乡下人的,于是高堂隆、秦朗二人就嘲笑马钧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


马钧并没有因为这俩人是高官而畏惧,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回怼说:“讲空话瞎争论屁用没有,哪天就让你们亲眼看看指南车是什么样的。”


在一帮看热闹的魏明帝曹叡一下来了兴趣,立即下令说:“这还不简单,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嘛。”于是马钧开始了奉旨制造指南车的任务。


俗话说“有了金刚钻,不怕瓷器活”。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直接用科研成果结束了这一场争论。从此以后,“天下服其巧也”



然而这时曹魏这群官二代们,早已没有了当年曹老板南征北战时的雄心,并没有利用指南车的优势用于战场,仅仅当做是一种乐趣而已。


曹叡又找到了马钧,给他展示了前不久海外仅供来的一套精美的杂技模型,并感叹说“可惜这么精巧的模型却不能活动,只能作摆设。要是能动起来就好了,爱卿你有办法吗?”马钧细细观察一番后,点点头说:“不但可以让它动起来,甚至还能更好。”曹叡大喜,立即让马钧再次奉旨改造。


马钧说干就干,他先是将木料雕刻成轮子的形状,然后将精美的木偶置于上面,下面设机关用水力发动,让木偶自动表演。这样一来,木偶人一下就动了起来,开始了奏乐、舞蹈,打鼓、吹箫等一系列动作,都非常灵活,妙趣横生。


在皇帝曹叡的带货下,满朝官二代立即纷纷下单给马钧让他制作同款手办。



然而马钧的志向可不只是给这群官二代制作奇淫技巧,而是想把本事用在国家大事之上的,因为在他的眼里,一直有一个想要超越的偶像——诸葛孔明



PART.03


偶像的力量


作为三国时代乃至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罕见的全才,诸葛亮的大名不仅是在蜀汉人人拜服,哪怕在身为帝国的曹魏也有不少拥趸,马钧也是其中之一。毕竟在主管一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的同时,还能发明出木牛、流马、连弩、孔明灯等天才般军事装备,这得是多么聪明的头脑才能做到啊。



特别是诸葛连弩的发明,让魏军在与蜀汉的战斗中没少吃亏。终于在一次伏击中,魏国成功缴获到了几支完好的诸葛连弩,然后火速送到首都洛阳以供研究,而这个解析诸葛连弩的重任,自然落到了曹魏“手工耿”马钧的头上。


终于获得了偶像诸葛亮的作品,马钧如获至宝,立即没日没夜的开始研究起来。终于在一番研究后,马钧指出“虽然诸葛连弩很精巧至极,但还没达到完美,还有稍加改进的空间。”然后马钧又带着工匠深入生产一线,成功迭代出了曹魏版的诸葛连弩2.0,一下让发箭效率增加了五倍,迅速弥补了魏军在远程武器上的短板。


进入军工领域的马钧再接再厉,还改进了曹魏专门用来攻城的发石车。



原来自官渡之战时,为了破坏袁绍坚固的城防,曹操手下谋士刘晔发明了霹雳车(刘晔的故事看这里:),【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但这种霹雳车只能单发,效率不高。同时马钧担心敌方在城楼上挂起湿牛皮,就能挡住发石车抛出的石头。


于是马钧在原来原始版霹雳车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了一种新式的攻城武器——轮转式发石车。它是利用一个木轮子,把石头挂在木轮上,这样,装上机械带动轮子飞快地转动,就可以把大石头接连不断地发射出去几百步远,使敌方来根本不及防御(可以说是早古版喀秋莎了)。因此马钧一下在曹魏军界的人气火箭上升。




PART.04


发明家的苦恼


然而,当马钧在朝堂和军届中不断扬名的时候,却也招来了一些非议。比如尚书令裴茂之孙、光禄大夫裴潜之子,超级官三代尚书仆射裴秀,就对马钧的种种发明创造不以为然。而且裴秀还仗着自己出众的口才,多次公然讥笑马钧的发明都是奇技淫巧而已。


由于马钧口吃且不善言辞,虽屡屡被裴秀呛得无言以对,但一没有理睬他。面对马钧的沉默,裴秀却自以为击中了要害而自鸣得意。


这时有人站出来替马钧鸣不平了。大文学家傅玄听说后,责备裴秀说:“你的长处是会讲话,短处是没有巧思。马先生的长处是有巧思,短处是不会讲话。用你的长处,攻他的短处,他当然不能不屈服了。但如果用你的短处,去较量他的长处,那你就一定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机巧之类,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你并不理解,却还要不停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他内心并不同意你,但嘴上又说不过,这就是马先生不再应对你的责难的原因了。”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练嘴皮子的裴秀自然不是搞理论的傅玄对手,因此被这般有理有据的责备后,只好红着脸离开了。


傅玄也不愧是有才有德的人物,十分看中马钧的才能,不但他创作了《马先生传》,更是想要推举马钧到重要的岗位上去为国发挥才能。


于是傅玄找到了安乡侯曹羲(前任大将军曹真之子)说,马钧制造的是国家重器,不妨给他一个机会,免得人才被埋没。之后曹羲就把傅玄推举马钧的建议,转告给了现任大将军武安侯曹爽。然而只知道敛财揽权的曹爽,在得知马钧只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寒门子弟后,并没有未予理睬这个建议


对此傅玄也只能无奈的感慨说“试验一下,本来是极易办到的事,马钧是有名的巧人,尚且不受重视,何况那些怀才的无名之辈呢?”由此可见此时的曹魏早已从曹操当年的唯才是举,转变为只看门第不看才学的亡国之路了。


【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魏晋·傅玄·马先生传





写在后面



前文提到的和口吃的马钧辩论的那个裴秀,虽然比较张扬,但其实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家伙在为官之余的爱好是绘制地图,而且水平还颇为不俗。他绘制的《禹贡地域图》,堪称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的先河。因此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称之为与希腊人托勒密齐名的“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如今中国地图学界最高奖项名字叫《裴秀奖》,更没想到的是,由于裴秀对科学的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正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裴秀环形山”


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别忙,相信更让你感到意外的来了。


尽管裴秀也属于热衷科学的知识分子,但是别忘了他还是魏晋时期上流人物的一员,因此也染上了他们热衷于食用“寒食散”(当时流行于贵圈的一种嗨药)的嗜好……


公元271年,裴秀在一次食寒食散后浑身燥热,然后就喝了大量冷酒,暴卒。享年四十八岁。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最后,祝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们,

马到成功,金榜题名!





END



读不够的三国| 悲催的大预言家

读不够的三国 | 历史的见证者

三国时期的【真·六边形战士】

读不够的三国(一) | 荆州的背后



欢迎关注

微信号:GDMWJGS
B站:给大魔王看故事



给大魔王讲故事
写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