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跪地投降的阿三士兵)
2020年6月15日,位于我国新疆阿克赛钦西部的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爆发了一场激烈冲突。
事件起因是2020年4月以来,印度不但单方面在两国边界的加勒万河谷地区修建设施,更是不顾中方多次就此提出的抗议,变本加厉越线滋事。在早前的6月6日,两国边防部队举行军长级会晤,印方承诺不越过加勒万河口巡逻和修建设施。
然而6月15日晚,印军违背承诺,打破双方达成的共识,并发动挑衅攻击早晨中方人员伤亡。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对印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最终印度在丢下20具尸首后狼狈逃窜。
事后,遭逢大败的印度依旧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认为这场失败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高原作战的坦克。随后便依次为借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坦克研发工作。
当时间来到2024年7月6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终于整了个新活,他们向外界高调展示印度最新研发出来的新时代轻型坦克“佐拉瓦尔”。随后印度各大媒体又开始渲染,一面大力宣扬,这辆新坦克性能有多么出色、技术含量多么丰富、多么适合高原山地作战,另一面又开始挑衅说“有了新坦克后,必能在高原地区取得对隔壁东大的优势……”
不得不佩服阿三这种天生乐观的精神,他们到今天也不无法理解,战场上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是军人的战斗意志,还自信的停留在唯武器装备论上。
既然如此,咱们几天就聊聊印度的坦克技术到底怎么样?被阿三寄予厚望的这台“佐拉瓦尔”轻型坦克实力究竟如何?
提起印度陆军坦克的历史,最早还要从1947年的那场战争讲起。
那会刚独立不久的印度,从老主子英国手里继承了大量美制、英制坦克和装甲战车,这在当时的亚洲确实是先进武器。有了这些武器的印度就开始了野心膨胀,妄图吞并巴国而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这场战争中印度陆军正是依靠着英美坦克,成功打通了山地战场上多条交通要道,从而取得优势。同时这次战斗,也开创了世界上首次将坦克应用于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山地作战的先例。
然而这次靠着先进装备带来的胜利,让印度人更加膨胀了,他们认为自己在高原和山地战争中无人可敌。直到时间来到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面对没有高原坦克和先进装备的东方大国陆军,有着高原作战经验以及坦克优势的印度军队,反而被打得落花流水。
更阿三感到打脸的是,在双方停火后,东大军队主动将大批缴获的印军装备都还给了他们,也就是说这些破坦克白给人都看不上。这让心比天高的印度人瞬间红温,愤怒的阿三觉得战场失败就是怪这些坦克太落后了,他们决心要研发战斗力强大的新坦克!
1972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发起研发“阿琼”主战坦克项目,目标是打造一款具备“强大火力、强大机动性和强大防护的最先进”坦克(典型的印度需求)。2年后的1974年该项目正式启动。
当然了以印度的水平肯定不可能一上来就造出来坦克,于是他们首先就找到了坦克经验丰富的德国。然而当德国工程师得知印度“最强火力、最强机动和最强防护”的需求后,深思良久的说“你猜我要是有这水平还能被苏联打败?告辞!”
看到德国人要走,阿三狡黠一笑表示早就想好了办法。印度表示已经预定了美国的履带、英国的火炮、法国的热成像仪……而德国人只需要帮他们把这些进口武器组装上就OK了!唯一的要求就是装好后要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
大开眼界的德国人看在钱的份上,含泪答应了印度的要求,最终花费十年时间把一大堆风马牛不相及的各国装备还真装到了一起,至少在外形上算是个“坦克”。可是在这台“国产坦克”接受印度军方检阅时,出了点岔子。
1984年的时候,印度造价高达八百万美元的“阿琼”坦克样机驶出工厂。本来喜气洋洋的军方大佬听着比拖拉机还响的噪声、闻着比烧秸秆还浓的黑烟、看着走一路掉一路的零件,内心就凉了半截。然而当“阿琼”进行试射时,随着一声巨响,标靶是纹丝不动,可阿琼的履带瞬间断成几截……
这种表现,就连乐观的印度人也实在夸不出啥了,于是此后阿琼坦克就被打入了冷宫。然而花费无数的项目就这么停止,让印度上下爆发不满。于是在2004年,印度政府下令必须将阿琼坦克交付军队。
最终2004年8月7日,耗时30多年的阿琼坦克实现正式交付。然而相对于印度媒体的兴高采烈,印度陆军则冷汗直流,毕竟他们太了解这种坦克的危险性了,要是坐着阿琼去打仗,基本等于坐进棺材了。这也是阿琼完工后,没有在印度任何一场战斗中出现的原因。
当然了印度人的想法是,只要不上战场就不会被打败,只要没有败绩就是“世界最强坦克”。
这种骗自己的行为,终究不是办法。在陆军的强烈要求下,前文提到的“佐拉瓦尔”坦克便提上了日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眼看着“阿琼”坦克遥遥无期,印度国防部下令属下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开始研发“国产”新一代轻型坦克研发。
不过,众所知印度军事工业水平实在拉胯,让他们一下从无到有的研发整台坦克实属天方夜谭。于是聪明的印度工程师们依旧走上了曲线救国的“国产研发”之路:先以印度国内可以组装生产的BMP-1步兵战车底盘为基础,加装从法国直接采购的90毫米双人炮塔,在1983年推出了首辆样车。可惜面对这个四不像,作为的甲方印度陆军并不满意——打回重做!
得知甲方不满意,一根筋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继续迭代,采用印度产的BMP-2步兵战车为底盘,加装同样从法国采购的105毫米三人炮塔,心想这下总该满意了吧?(为啥离不开法国货呢?八成有回扣)
时间来到1988年,迭代后的印度“国产”坦克研发完工,印度国防研究组织立马喊来军方验收,哪想到印度陆军还是不满意,认为虽然火力有提升可其机动性却严重不足。只不过这次军方没有要求重做,而是一气之下彻底终结了本次坦克研发项目。于是在只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印度陆军只能靠着从国际市场上淘来的旧坦克来撑场子,这他们的国产坦克一等久等了20年。
2008年,印度陆军再度重提满足高原作战需求的新型坦克的需求。一开始国防部还是计划从国外采购,然而在经过漫长的考察后发现,这些型号大多无法完全满足印度陆军对于高原山地作战的要求。
眼看着这一选又是十年过去了,直到2020年,在加勒万河谷被暴打一顿的印度陆军开始无能狂怒,赶鸭子上架的想从“友商”俄罗斯那,采购上百辆“章鱼”履带式突击炮作为应急。
不过就在双方即将达成合同时,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却突然站了出来表示——
原来为了吃下国防部的这批大订单,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以俄罗斯“章鱼”存在太多致命缺陷为由,向军方推荐了他们“马上”就研发出的国产新一代轻型坦克——“佐拉瓦尔”。(真是奇怪,几十年没研发出来,当看到订单要飞就突然研发完成!)
别看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嘴上说“佐拉瓦尔”是新研发的坦克,但这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跟他们在80年代那两次失败研究一样,“佐拉瓦尔”依旧是以印度本国可以生产的履带式装甲底盘配合直接采购国外装备的“拼接”模式。唯一区别就是这一次用的是新一代坦克专用履带底盘。(说白了就是造出个地盘就来抢订单了~)
据外媒披露,“佐拉瓦尔”的动力系统是美国康明斯生产的750马力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以及德国伦克公司的变速箱。火力上“佐拉瓦尔”的炮塔则来自比利时科克里尔公司的模块化双人炮塔。这款炮塔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兼容不同口径的主炮,从30毫米的小口径机关炮,到120毫米的大口径炮弹都能兼容,十分符合印度“万国弹药库”的武器体系。
甚至就连炮塔上的机枪,“佐拉瓦尔”用的也是俄式12.7毫米机枪和一座双联装导弹发射装置。说白了坦克也就是在印度组装上而已。(这实在太“印度制造”了)
至于为啥要起“佐拉瓦尔”这个名字,就又是一个故事了。
印度之所以将其命名为“佐拉瓦尔”,其来源是19世纪英属印度所谓的“山地名将”佐拉瓦尔的名字,这家伙因为曾指挥了侵占中国拉达克和侵入阿里地区的侵略行动,就被印度人自吹为“印度拿破仑”。
不过这位“印度拿破仑”的战绩实在是有点名不副实。
公元1841年,也就是清朝的道光二十一年。正当清政府深陷鸦片战争,帝国东南地区被英国人搅得不得安宁之时。被英国人扶植的印度人古拉布·辛格,试图派军队趁清政府无暇顾西南地区的时候入侵藏南地区。而这支印度军队的指挥官,名叫佐拉瓦尔·辛格·卡卢里亚。
佐拉瓦尔·辛格满怀信心的领导着一支装备英国人提供枪支和大炮 的6000 人的军队,入侵了只有弓箭和长矛的藏南地区。消息传来,当地官员立即向驻扎在拉萨的清朝驻军求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佐拉瓦尔·辛格的部队仗着武器优势一路势如破竹占领大片地区。
只不过老谋深算的英国教官感觉不妙,及时提醒佐拉瓦尔注意不要过如深入。可惜正志得意满的印度将军根本听不进去,而是继续烧杀抢掠,直到11月时被一场大雪困住。缺乏补给的佐拉瓦尔这才觉得缓慢撤退,然而为时已晚。大雪中大批西藏增援部队抵达后,一方面佐拉瓦尔和后方的的通讯线路,一方面对这支过度深入的部队进行了合围。
最终在清朝驻藏大臣和当地民众的军民同仇敌忾下,佐拉瓦尔的部队被一举歼灭,就连他自己也被藏族士兵击杀并割下了头颅。这场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森巴战争”,在西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就这么一个靠着火枪大炮,却还是被满清政府的弓箭长矛打败的将军,竟然被印度人奉为“战神”并命名在坦克的名字上。(实在是不太吉利)
说来也巧,和当年的佐拉瓦尔将军一样,这台“佐拉瓦尔”坦克也是隐患不小。其中最让外界吐槽的是,“佐拉瓦尔”轻型坦克虽然名义上是坦克,却不如叫履带式突击炮,因为其装甲防护力实在一般,炮塔部分只能抵御25毫米机关炮的打击,车体只能抵御14.5毫米机枪的射击,在防护能力上与东大的轻型坦克比差距悬殊。
再看它的设计思路,尽管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集成了昼间观瞄组件、第三代热成像仪、激光指示器和激光测距仪,如此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本应冲在第一线对抗敌军,但纸糊的装甲,注定了它只能躲在远离一线的后方支援,可那还给它配这么先进的火控干嘛呢?
总的来看,“佐拉瓦尔”这种轻型坦克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亮相,本质上就是用西方现有成熟技术与产品“拼接出来”的。可这么一个高攻、低防、射程近的坦克,即便是真到了高原战场上,很大可能的下场就是被东大的15A一炮就被打成满地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