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民族。在这片人口拥挤的土地上,也许是因为生存异常艰难的缘故,国人把大量的智慧都用在了“琢磨人”上,并产生了一部又一部相关著作:《老子》 《论语》《韩非子》《增广贤文》《厚黑学》……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的谋略文化特别发达。
中国人谋略化的思维方式与军事思维非常接近,因为战场上需要的正是随机应变,不择手段;战场上必须用最大的恶意去推测对方,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方的弱点;战场上可以光明正大使用阴谋来欺骗对手,因此,从古至今在中国的战场上诞生了无数计谋,欲擒故纵、调虎离山、引蛇出洞、金蝉脱壳、围魏救赵、暗度陈仓、借刀杀人……
然而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一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作出现了,它的出现对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至今仍被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和每个爱好历史的人们誉为:天下第一“阳谋”!
这就是1938年5月,教员所著的《论持久战》。
奇文的诞生
1938年的中国局势,是非常令人绝望的。在全面抗战开始不到十个月时间里,北平、天津、上海、太原,一座座大城市都在战火中沦陷了,那接连传来的消息让国人极为沮丧,相当于李鸿章得知他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被日本人一战全灭,游戏开局就被三路推塔到本方水晶,不知道怎么赢。
这时“民国大才子”胡适主张放弃东三省,还建议南京政府承认“伪满洲国”,说“我情愿亡国,也不能对日作战”。
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开始修起了《国史大纲》,他说,这是“中国人写中国的最后一本史书。”他把自己写这本书的意图概括成了平静中透露出绝望的八个字——“保留文萃,以期复国。”
而当时国民政府所仰仗的国际联盟根本不顶事,列强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根本不管中国,幻想中的“国际干预”也根本没出现,哪怕表演战打得再好。此时作为国家领袖的老蒋,心态已经开始崩了,据说他警卫员经常听到他在卫生间里一个人哭爹喊娘,声音凄厉。
但就在这个时候,1938年5月,在中国贫瘠的西北地区一个破窑洞里,有一个人写了一篇彪炳史册的文章,在文章里他不仅自信地告诉大家,这场战争我们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而且连如何取得胜利都写好了,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按照我的这个运营,剩下的只要平A过去就能赢了。
这就是著名的——《论持久战》。
这在当时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后续的发展证明了,《论持久战》是提前预测到了战争的走向,就好比教员写了一个剧本,然后全世界都按照这个剧本走了一遍。
伟大之所以伟大
在《论持久战》里,教员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严密的逻辑告诉日本侵略者,你们就是不能灭亡中国,事实决定侵略者必定失败。这就是阳谋,这就是教员伟大的地方!
《论持久战》深刻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根据。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生死之战。教员列举了中日双方在这场战争中存在的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决定了中日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
第二,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中国的抗战是进步的、正义的,这就决定了日本战争必然失败。
第三,日本国度比较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
第四,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与同情。中国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
教员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论持久战》科学的提出了,抗日战争必定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明确的告诉了全国人民,要想快速的战胜日本侵略者这是不现实的。我们的抗日战争经过这三个阶段,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必定会发生发转变,到了那时就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时候!
《论持久战》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你未来要干什么,我都预测到了,包括我要做什么应对,我也大大方方告诉你。无论你信与不信都没关系,你一定也必定按照我的剧本走。不远处就是悬崖,无论你愿不愿意,都得自己跳下去。
战争的艺术
战争的走向完全按照教员在《论持久战》所描写的一样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兴旺发展,鬼子的实力不断萎缩。到了后期小鬼子果然狗急跳墙去捅了珍珠港的马蜂窝。双线开战进一步加快了日本资源的消耗速度。到了1944年、1945年,日军兵力只能固守在一个个碉楼里不敢出来。
1944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从延安去八路军前线根据地采访,想给全世界展示一下神秘的敌后战场。结果,这位记者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看到战场上“直播打仗”的观众。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福尔曼这趟要穿过的日军防线,他认为要八路军带着自己偷偷地绕路过去。结果刚出发就看到远处燃起了滚滚浓烟,他还以为自己行踪暴露了,结果翻译淡定地跟他说:“首长说,要保证记者朋友绝对安全,冒烟那是王司令(太行军区第一分区副司令员王长江)在端鬼子的碉堡呢。”——把敌人碉堡炸了,那不就是“绝对安全”了。
福尔曼赶紧追问王司令:“八路军是怎么炸碉堡的?”王长江不懂外语,翻译小战士也吃力地连说带比划,半天没说清楚,闹到后来王长江大手一挥:“这事说不明白,干脆我现场给你端一个看看吧!”
福尔曼扛着摄影机,兴奋地拍下了八路军攻打楼烦镇碉堡的行动:两个连在王长江的指挥下老练地左右包抄,摸到了碉堡附近开始佯攻。另一群战士们趁鬼子没注意,按事先测算的结果找到了碉堡的地基附近,飞快地挖起埋炸弹的坑洞。炸弹埋好后,八路军撤离、引爆一气呵成,碉堡在巨响中土崩瓦解。碉堡刚炸掉,一群被武工队带来围观的老百姓,还会把碉堡废墟的石材用推车运回去盖房子,光盘行动,不给伪军留一针一线。
整个过程干净利索,一气呵成。引得福尔曼不住感叹:这一仗打得真好,可惜没抓个日军俘虏。一听这话,王长江和战士们立刻响应说:走,走!咱们去抓两个来玩玩。
结果,八路军真就组织了协和堡战斗,抓了几个日军俘虏。目瞪口呆的美国记者真实见识到了——在解放区谁说了算!
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发生在战争后期,小鬼子在我广大英勇战士眼里就是“纸老虎”。仗打到这个地步,稍微有点脑子的人早就明白了,日本人输掉只是时间问题。
打烂公知的大脸
正当解放区军民团结一心开启战略反攻的时候,美国佬的两颗原子弹一丢,日本就立刻投降了,中国人民还没有把鬼子揍得爹妈不认就这么突然结束了。这就导致现在还有的所谓“公知”观点:觉得中国只靠自己的力量打不过日本,说什么美国是中国的恩人。(真TMD恶心!)
战败之后,不少日本鬼子也是这么想的,有很多人不服气,觉得日本不是输给中国的。比如日本将军远藤三郎,曾担任关东军参谋长,海军航空兵司令官,在战败后他很不服气,觉得是日军在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上犹犹豫豫,才输掉了战争。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看到了《论持久战》,读过这篇文章后让远藤对战争的认知瞬间被摧毁,心服口服。从此之后他开始大力反战,揭露日军过去的战争罪行,日本右翼分子说他是卖国贼,不少同僚就此和他断交。1957年,远藤三郎访华时,远藤就特意把自己祖传的宝刀送给了那个让他心服口服的文章作者。
更厉害的是当时日本裕仁天皇最小的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在1943年化名若杉参谋来到中国战场,并派员广泛收集中国各方各党派的论著,其中就包括《论持久战》,读后大开眼界并深思熟虑后,这位亲王思想发生巨大转变。
1944年1月5日,三笠宫对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干部发表了一个专门的讲话:《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他说:“在我看来,这样的日本军队,是无法与中共对阵的。”这份惊世骇俗的讲话,当时作为“危险文书”被日本军方没收并控制不许传播,但是他这天皇弟的身份即使出格,军方也奈何他不得。
之后这位王爷做出了更出格的行动——刺杀东条英机。然而毕竟太年轻,所以他的行动被侦破流产了,东条英机恼怒之余下令立刻追查,一查到竟然是天皇的弟弟要自己的命,只能不了了之。
《论持久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魔力,不仅仅是因为它精准预言了抗日战争的整个走向,给出了打败日本的方法,更是因为它对于战争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层次。
有的地方看上去是在说抗日战争,但似乎又不仅仅是在说抗日战争,拿到今天的舆论战场上也其实一样成立:表面上西方的舆论霸权非常牢固,但在一些边缘地区,他们对阵地的掌控能力远不如大家想象得强,比如某个被一幅画破防的国家。同时一些拿西方世界脏钱的“汉奸公知们”战斗力也大不如前。
对于这些现象,其实教员早已给出答案——【“在一个期间内不登或少登正面意见,对错误意见不作反批评,是错了吗?其目的是让魑魅魍魉,牛鬼蛇神‘大鸣大放’,让毒草大长特长,使人民看见,大吃一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些东西,以便动手歼灭这些丑类。有人说,这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因为事先告诉了敌人:牛鬼蛇神只有让它们出笼,才好歼灭它们,毒草只有让它们出土,才便于锄掉。农民不是每年要锄几次草吗?草锄过来还可作肥料。】
这就是水平。
感悟:
除了《论持久战》,教员的笔下还诞生出无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封锁吧!封锁它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个个都是经典,时至今日,不少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很多问题的本质规律却依然相通。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开始认识到教员伟大之处的缘故吧。
当东方的太阳升起后,
黑暗终将被照亮,
而世界再也不需要灯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