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虚拟货币从诞生至今,它的价格到底该如何计算,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在司法机关办案过程中,在计算涉案虚拟货币价格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甚至是明显违反有关的监管规定的,今天刘律师就结合自身的办案经验以及当下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来聊聊涉案虚拟货币的价格计算问题。
涉案财物的价格认定方式有哪些?
在传统的刑事案件中,对于涉案的财物价格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价格认定中心出具价格认定报告;
第二种是通过司法会计鉴定意见或审计报告的方式;
第三种是以交易平台等中介机构的交易交个进行认定;
第四种是以受害人的损失金额或嫌疑人/被告人的获利金额来认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近两年的司法实务中以及学界的理论上,主流虚拟货币具有刑法意义上的价值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虽然我国法律目前只有《民法典》第127条规定了“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种笼统性的规定,但2013年五部委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银发〔2013〕289号)中明确将比特币定性为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而此后十多年来各类大大小小的十余个监管性文件均没有否定此定性(有学者认为“9.24通知”已经实质上否定了虚拟货币的价值属性,刘律师对此持不同意见),那么对于涉案的虚拟货币价格的认定就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官方依据”(法律及监管文件)。
以上不同的认定方式各有利弊,但是总体上来说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被接受度高于其他几种类型。
涉案虚拟货币价格计算的特殊性
虚拟货币实际上具有财产价值,理论上又具有支撑其具有价值的基石,在法律上又具有一定的依据,但是涉案虚拟货币的价格该如何计算仍然是当下涉虚拟货币类刑事案件中最核心、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之一(对于辩护律师来说也是最容易找到辩护突破点的地方)。
根据2021年9月15日十部委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国监管部门目前对于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定价服务的业务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虽然说鉴定机构进行涉案虚拟货币的价格鉴定并非是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但是司法鉴定业务并非“法无禁止即可鉴”的纯粹商业活动,而是对于其鉴定业务的范围、内容有着严格规定的司法活动。目前司法鉴定机构对于涉案虚拟货币的价格进行鉴定显然是超出了其明确的鉴定范围的。
同理,对于价格认定方式、审计报告等方式也是不符合当下《通知》的规定,况且这些认定本身也在刑事司法实务中存在着大小不一的争议。
虚拟货币自身的价值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在办案过程中可能会呈现出高低相差巨大的情形,甚至会可能导致无罪案件出现的可能。比如,涉虚拟货币诈骗案中,如果嫌疑人张三诈骗受害人李四一枚比特币(BTC),那么该BTC的价格就决定着张三未来的定罪量刑。这里有三种情况需要考虑:
第一是受害人李四购买涉案BTC的价格;
第二是案发时一枚BTC在虚拟货币交易所中的交易价格;
第三是嫌疑人张三若有销赃行为时,涉案BTC的销赃价格(即嫌疑人的获利)。
上述三种不同的价格决定着张三未来的定罪量刑的不同幅度大小,这里面有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李四购买BTC时可能低于3000元(最低立案标准);张三销售BTC后获利可能高于50万元(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数额起点);对于交易所交易价格来说,市场上几十上百家交易所到底以哪一家交易所、哪一时段的交易价格来认定涉案BTC的价格等等问题。
当下司法实务和学界主流观点
在涉案虚拟货币是否存在价值这一问题上,实务界和理论界基本可以达成共识,即虚拟货币具有价值,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属性,可以以价格的形式来呈现其价值。
在如何认定涉案虚拟货币价格的问题上,目前的司法实务多以司法鉴定意见、审计报告的形式来认定,也有一些司法机关以虚拟货币交易所的交易价格认定;
在理论界有学者主张在“被害人不获利”原则的基础上,按照涉案虚拟货币的购入价格、销赃价格、市场价格(即交易所价格)的顺序进行认定(如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车浩教授、南京大学法院孙国祥教授)。
结语
作 者 简 介
刘正要律师,刑法学硕士,具有银行及法院工作经历,持有区块链操作员证书,执业于知恒(上海)律师事务所,Base上海\深圳\香港。
业务领域:币圈刑事辩护、网络犯罪辩护、虚拟资产处置、web3企业刑事风险防控等;
刘律师专注于Web3新经济领域、网络犯罪、金融犯罪刑事案件,尤其在区块链、虚拟货币、NFT数字藏品等领域执业经验丰富。所代理币圈高发刑事案件中(帮信罪、掩隐罪、诈骗罪、传销犯罪、非法经营罪、开设赌场罪等)案件中有大量取保候审、判缓案件,并在部分案件中实现了撤案、不起诉的无罪辩护成果;
刘律师带领的刑事辩护团队处理了百余起包括币圈高发OTC交易涉刑风险、虚拟资产处置、银行卡解冻、AI合规在内的案件,针对个案制定代理、辩护策略,为当事人提供全面法律保障。
【联系方式】
150-2109-0304
助理微信:预约咨询、加群
声明
1.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作为具体案件/项目的普适性保证。本文的知识产权系作者所有,除通过微信转发功能全文无修改转发外,其他转载须经作者本人同意。通过复制、洗稿等方式侵犯作者知识产权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2.如您需要法律意见或建议,可联系本文作者。
3.图片来源:pexels.com或pixabay.com或AI生成,侵删。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