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澎湃新闻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首例发行虚拟币涉刑案引争议:撤回流动性致炒币亏损是否构成诈骗》,详细介绍了一个00后大学生因发行虚拟货币被法院判诈骗罪(量刑4年半)的案例,还在出差的刘律师看到同事转我给我的文章后,感觉有必要专门写一篇文章进行详细的解读。
本案的主人公杨同学出生于2000年,是一个标准的“00后”,案发前在浙江一个大学读大四。由于杨同学较早涉足虚拟货币领域,所以对于币圈的生态也较为了解。在2022年5月份的时候,杨同学关注到名叫“区动未来”(Blockchain Future Force)的DAO组织宣传要在2022年5月2日发行自己社区的虚拟货币。在2022年5月2日16:41:46(GMT+8),杨同学出于好奇(原文用语)在币安链上发行了名字叫做“Blockchain Future Force”的虚拟货币,简称BFF。该虚拟货币的名称与区动未来DAO组织的英文名一样。在当日下午16:57:25的时候,杨同学将其发行的BFF中添加了30万枚BSC-USD以及63万枚的BFF,以增加池子流动性。根据澎湃新闻的描述,在杨同学往池子里添加流动性的同一秒,另一位罗某花费了5万BSC-USD兑换了85316.72枚BFF。但在24秒后(应该是16:57:49),杨同学撤回了BFF币池子中的流动性,该撤回动作导致杨同学获利53488.115枚BSC-USD,同时也导致罗某损失了近5万USDT。之后,罗某选择向所在地的南阳市高新区公安机关报案,本案案发。经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最终河南省南阳市高新区法院一审认定杨同学构成诈骗罪,判处4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万元。但杨同学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今年的5月20日该案二审已经在南阳市中院开庭,杨同学及其律师仍然认为不构成犯罪,目前二审结果还没有出来。
本案并非如新闻标题所言属于“首例发行虚拟货币涉刑案”,因发币涉刑的案子实在是太多了,刘律师就代理了其中几起;因为撤池子涉刑的,本案倒有可能是第一起。根据已经披露的事实,刘律师推断一审法院敢作出诈骗罪的判决,可能主要有两点:(一)杨同学的客观行为
在客观行为上,检察院指控:杨同学发行与区动未来社区(Blockchain Future Force)英文名字相同、发行宣传的资料相同的虚假BFF币,引诱别人投资;在别人投资后又迅速“撤资”,导致罗某亏损、自己获利。同时,杨同学选择在2022年5月2日当天发行自己的BFF币,与区动未来社区预告宣传的发币日期相同,也具有将自己的山寨币冒充区动未来社区“官方币”的诈骗嫌疑。(二)杨同学的主观目的
这句话据说是杨同学的原话,这极容易被司法机关认定杨同学发行BFF就是为了割韭菜。刘律师不知道这是杨同学当庭的言论还是在笔录中的话,如果是笔录中这样记录,需要看当时的上下文语境,尤其是看侦查人员有没有诱供的嫌疑。如果确定了杨同学具有割别人韭菜的主观目的,再配合上他的客观行为,司法机关确实有底气进行定罪处罚。诈骗罪必须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骗取他人财产,在本案中要认定杨同学是否构成诈骗罪,至少要解决以下问题:(一)“增热度”能否证明具有诈骗故意
正如杨同学的律师所说,在币圈蹭热度发行一些名字相似的虚拟货币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即使是山寨币甚至空气币是否其发行人必然构成诈骗犯罪都是存疑的,如果杨同学蹭区动未来DAO的热度发行BFF币,确实是因为好奇或好玩等心态,并不是为了骗取他人钱财的话当然是不够成诈骗罪的。(二)罗某是否为炒币客很重要
根据澎湃新闻提供的信息,有币圈人士查看了本案受害人罗某的操作记录,罗某的投资模式更像是一个专业的“币圈狙击手”或“撸毛”大师;杨同学的律师也表示罗某购买BFF币是通过脚本程序自动买入的,并不存在着罗某自己主观上被骗的可能性。此外,罗某存在着“多笔交易分别在6秒、9秒、12秒、18秒等极短的时间内买入卖出”,这是一个专业炒币玩家才可能有的操作。如果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罗某是一个专业的炒币玩家,那么其作为受害人的角色确实会暗淡很多,因为“9.24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对于虚拟货币投资中的亏存需要投资人风险自担,那么就不存在着刑事案件中的受害人。(三)罗某没有损失的话,杨同学还构成诈骗吗?
根据新闻中的信息,罗某在明知自己被骗的情况下,仍然分三次“抄底”BFF币,甚至在庭审时,罗某钱包中持有的7万余个BFF币相较于抄底价格大幅升值,可以兑换6万多枚USDT,杨同学的律师认为罗某实际上没有任何损失。但是一审法院的观点是,罗某后期是否将BFF币进行买卖,目前市场价值是多少,均不影响杨实施诈骗犯罪既遂(诈骗行为已经完成)。但是刘律师认为法院的观点亦难以让人信服,在受害人自行使用虚拟货币(如USDT)兑换其他虚拟货币(如BFF)这一行为本身就难以被法律保护的前提下,如果不能明确证明杨同学的发币动机就是为了搞诈骗,同时罗某最终性、确定性、无法挽回地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对于杨同学的定罪量刑一定要秉承刑法的谦抑性,谨慎作出。但是一审法院的有罪判决似乎过于草率。当然,真实的卷宗情况如何,证据表现如何,判决有罪有无问题只有亲历本案的人最有发言权。无论杨同学的案子最终结果如何,当下币圈的刑事合规中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不要在内地发币!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刑事法律看实质,不管当事人设计多么巧妙的商业制度安排,一旦突破刑事法律的红线,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在法理上一定要求刑事法律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以方便国民安排自己的活动。但近些年,无论是币圈还是其他领域(如民营企业家、互联网创业者等)非常容易遭受刑事打击,似乎刑事红线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刑民交叉类的案件越来越多。这也给币圈创业者在内的所有人提了一个醒:你可以不关心刑法,但刑法一定会关心你。了解业务模式中的刑事风险点永远是创业的第一步。作 者 简 介
刘正要律师,刑法学硕士,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资深刑辩律师,具有银行及法院工作经历,持有区块链操作员证书。
业务领域:涉币类刑事辩护、虚拟资产处置、web3企业刑事风险防控等;
刘律师专注于Web3新经济领域的刑事案件,尤其在区块链、虚拟货币、NFT数字藏品等领域实务经验丰富。所代理币圈高发刑事案件中(帮信罪、掩隐罪、诈骗罪、传销犯罪、非法经营罪、开设赌场罪等)案件中有大量取保候审、判缓案件,并在部分案件中实现了不起诉的辩护成果;
自执业以来,刘律师带领的刑事辩护团队处理了百余起包括币圈高发OTC交易、虚拟资产处置、银行卡解冻、AI合规在内的案件,针对个案制定相应的代理、辩护策略,帮助客户避免法律风险,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
【联系方式】
liuzhengyao1990@gmail.com
zhengyaoliu@qq.com
150-2109-0304
扫码添加助理微信
声明
1.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作为具体案件/项目的普适性保证。本文的知识产权系作者所有,除通过微信转发功能全文无修改转发外,其他转载须经作者本人同意。本文不允许通过复制、洗稿等方式全部或部分地在任何平台账号中再次发表。
2.如您需要法律意见或建议,可联系本文作者。
3.图片来源:pexels.com或pixabay.com或AI生成,侵删。
群主做USDT泰达币担保交易,有什么法律风险?
使用USDT向境外转移资金,小心被定非法经营罪!
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如何做才合规(四)
够离谱!香港男子使用冥币购买USDT后被捕,细数虚拟货币交易中的那些坑
以案说法|使用伪造转账截图卖U,构成诈骗犯罪
卖U收到赃款被判刑,中国还能进行虚拟货币交易吗?
虚拟货币交易所玩合约,会构成赌博罪吗?
从CZ赵长鹏被判4个月,聊聊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法律困境
英国金额最大的比特币洗钱案,中国投资人能挽回损失吗?
网上卖U为什么容易被冻结银行卡?
投资虚拟货币被骗,上海公安立案抓人,虚拟货币类案件维权如何做才有效?
U商的刑事法律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
北京警方破获一起虚拟币犯罪涉案20亿——使用虚拟货币就一定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