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从今起,拿到这六类证件方可从事体育培训,鼓励购买场所责任险

教育   2024-09-07 15:56   江苏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正式印发《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深化“双减”政策下的体教融合,并进一步完善课外体育培训监管。

在这份适用范围为7-18岁儿童青少年,共计七章28条的《规范》全文中,体育总局从课外体育培训场地设施要求、课程要求、从业人员要求、内部管理要求、安全要求等多维度出发,要求各省市体育局加强对体育课外培训的监管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制度标准规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截图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双减"后首个体育培训市场监管文件《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延展阅读:体育总局重拳整治课外体育培训乱象,释放哪些信号?)此番《规范》出台,也进一步体现出体育总局整治诸如开班资质不全、教练资格证五花八门、教学缺乏专业场地等体育培训机构中丛生乱象的决心。

教练资格证书需六选一,每班次学员原则上不超过35人

作为课外体育培训的主体之一,执教人员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培训实施整体效果的好坏。而此前不论从五花八门的上岗资质还是千差万别的薪资待遇来看,教练群体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落差。(延展阅读:无照体育培训机构年底清零!多省市加紧开展体育培训资质专项整治)

此外,中小学校应充分调动体育教师、专兼职教练员主观能动性,自主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外体育培训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可通过采购服务等方式引入校外专业人员补充师资力量。

此番出台的《规范》则明确指出,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应持有以下至少一种证书:1.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2.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3.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颁发的体育技能等级证书;4.体育教师资格证书;5.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人才评价机构颁发的体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经省级(含)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关证书。

对于广大家长而言,除关注教师资质和预付款等问题外,还格外在意学生的受教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问题。

《规范》还鼓励课外体育培训主体购买经营场所责任险,并为参加培训人员购买人身意外险及为参加高危项目培训的人员购买专门保险。

体育向导
各年龄阶段体育科普指南,引领全民科学健康锻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