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教育
2024-10-13 21:44
江苏
在当今教育的大舞台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正受到广泛关注,那就是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让他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这一举措犹如一声嘹亮的号角,吹响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新征程。 2024年10月1日,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他强调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让“健康第一”的理念真正落细落地。其中,保障体育活动时间是关键环节之一。不仅要确保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还要保证每天有一节体育课,课后再锻炼1小时,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尽情奔跑、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此着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全面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无疑是每个家庭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也是家长们最朴素的心愿,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然而,现实的教育状况却令人堪忧。就像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教授所呼吁的那样,当前的教育模式仿佛把孩子当成了在笼子里饲养的动物。从幼儿园到高中,孩子们被各种学习任务束缚,像是被关在笼子里长大。内卷现象日益严重,孩子困苦不堪,家长焦虑不安。繁多的作业、无休止的考试,以及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占据了孩子们课后和假期的大部分时间,导致许多孩子成为了“四无”(学习无动力,对学习无兴趣,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的“空心病”小患者。 - 在近视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达72%,位居世界首位,且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课外运动时间的减少,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攀升。其中,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为74.7%,高中生为83.3%。
- 在肥胖问题上,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也呈现出流行趋势,每年肥胖率都在增加,同样居世界前列,男孩女孩肥胖率高达20%以上,也就是说大约每5个儿童青少年中就可能有1个是超重肥胖患者。
- 此外,关于抑郁等心理疾患,据《2022国民抑郁蓝皮书》数据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十八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数的32%,抑郁症患者在校学生占到50%以上。探究这些数据背后的根源,不难发现孩子的体育运动时间和强度远远不够,我国青少年体质体能测试水平也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芬兰等国家。
专家们的观点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指出,“运动”这个话题已经到了必须大声、反复强调的地步。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得到充分的运动,神经就不会兴奋透彻,在学习上定力不足,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那些患抑郁的孩子大多是脑部神经兴奋抑制不均衡所致,大量的学习使大脑神经高度兴奋,而掌管肌肉和运动关节的小脑得不到相应兴奋,这种失衡会导致失眠、抑郁等问题。并且,爱运动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最低。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经过研究发现,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如果幼年时“没有玩够”,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说过,“人类最好的医生,就是空气、阳光和运动。” 它是对孩子大脑最好的投资。好的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把终身运动者放在首位,是因为健康是根本,其他如学习、成绩、荣誉等都是枝节。如果本末倒置,没有身心健康这个“1”作为支撑,后面无数个“0”就毫无意义。正如毛主席早在一百多年前强调的“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体育锻炼能够强健身体、增进知识、调节情感、强化意志,对于国家而言,能够培养出身体强健、精神刚毅的国民。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也发现,每天放学后拿出1小时去做一些中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大幅提升孩子的学习专注力,促进海马体体积增大,提升记忆力。看看那些奥运冠军,他们不仅在赛场上争光,在学业上也同样出色。比如奥运香港首金获得者江旻憓,就读美国斯坦福大学,为备战奥运休学一年,现是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奥运冠军杨倩,兼顾射击和高考,考进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等。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应该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带孩子走出“笼子”,在阳光下和孩子一起运动,做孩子的运动“搭子”。可以一起打球、散步、游泳、骑车等等。那些看似“荒废”的时光,实际上是对孩子未来的隐形投资。柏拉图曾说过,“神给人进化了两种管道:教育和运动。教育,是人走出愚昧无知的管道;而运动,是人走出平庸迈向强大,突破自我的管道。”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们能够做一个终身运动者,心中有念,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前方有美好,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体育向导
各年龄阶段体育科普指南,引领全民科学健康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