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姐你是重生了吗:透过早熟的形象 寻找童真的心灵

学术   2024-09-04 23:33   北京  
在被迫提前了解社会运行规则的孩子们中,他们过早表现出的平静与淡然,究竟是好是坏?
>>>
“小学是了解规则和测试服从性的过程”,“正确的答案不一定是好的答案”。
最近,一位名为“希瑞公主”的小升初博主引起热议。视频中,她用自己的视角解读了对小学教育的感悟。她通过流利的发言和成熟的逻辑,清晰表达了作为儿童对自己小学阶段所受到教育的个人感受,这让众多网友们感叹:“ 你是不是重生了啊”。
一个视频,让人感受到媒介环境中青少年形象的反差感的同时,也使网友们感受到体制与个人的冲突与弥合。在教育过程与媒介环境的融合过程中,暴露在信息生活中的孩子们,似乎同样面对着“早熟”和“成长”的困境。 

1. 早慧与成熟:多元化个人和信息获取

视频中的女孩,以小升初学生的身份,总结了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了解规则”和“服从性测试”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她还用富有逻辑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学习掌握规则”的过程。
相貌尚显稚嫩的女孩,在视频中呈现出远超我们对“小升初学生”思维界定的成熟。即便拥有前期稿件的加持,镜头面前,一个活泼开朗又聪颖伶俐的少女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网友们“你是重生了吗”的幽默发问,实际上源自对女孩年纪轻轻却如此洞悉身边环境的惊异与感叹。

(网友评论)
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经历、性格和兴趣的差异,“早慧”、“少年/少女老成”成为我们形容年纪轻轻却拥有敏锐感知力的词汇。
作为网络原住民的10后,对信息有着不一样的敏感度的个体的比例似乎远远高于年长的网友们。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内容输出的孩子们。有从小学数学教到考研数学的“教学圣体”,还有用英文讲授计算机课概念的四岁幼童……

(博主“小姑数学课”视频截图)
看似“重生”的小孩儿博主,是当下身处媒介环境的青少年的典型案例。在惊叹于他们的智商和感知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所处在的信息环境。
网络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将多元化的信息暴露给众多网友们,其中当然不乏年龄尚小的儿童和青少年们。而现在,他们也成为了信息世界的生产者,用他们的视角构建着身处的环境。

2. 信息与个人:被提前的社会化

视频中,刚刚小学毕业的博主侃侃而谈,众多网友为她的妙语连珠感叹不已。一个小学毕业的少女,将小学的整个过程归结为“了解规则”和“服从性测试”,并且在镜头面前将自己的小学经历和个人感悟巧妙结合,顺畅地将观点输出。
贯穿视频始终的主人公意识,或许正在为我们导引现代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应该呈现的网络素养。现代信息环境下的青少年们,在网络化社会中体验着现实社会的投射。
的确,不同个体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自身的接受程度各有千秋。但是,青少年乃至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难免要经历“体制”与“个人”的矛盾冲突。

(网友评论)
教育体系中,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张力值得争议。的确,教育系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向孩子们输出着符合社会秩序与公德的意识形态内容。处于自我探索阶段的青少年,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坐标。
网友对更加年幼的孩子们所受的教育,同样提出过在开放式思维中“对与错”的疑问。“开放式答案”的争论由来已久,强逻辑与想象力的分野,对童真满心的孩子们的确有些难度。有时一个惊奇的脑回路,就让孩子们陷入了“对与错”的逻辑漩涡。
从前段时间引起争议的“老师请还给孩子4分”,到如今的“小学是服从性测试的过程”的视频分享,我们能够看到孩子与现实世界互动的张力。

“孩子做信息题被扣4
只是,在另一个层面,网络和现实世界的互动使得儿童不得不提前接受接受既定的社会化规则。
科尔伯格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前习俗阶段(6岁前)、习俗阶段(6-12岁)和后习俗阶段(12岁以上)。儿童的发展从基于对惩罚和奖励的理解开始,逐渐过渡到对社会规则的遵守,最终达到普遍的道德认知。
网络信息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塑造和传播,使得儿童更早暴露在更加社会化的信息之中——在“习俗阶段”的年龄却要认知和实践“后习俗阶段”的规则秩序和行为准则。
在被迫提前了解社会运行规则的孩子们中,他们过早表现出的平静与淡然,究竟是好是坏?他们的形象展演,是否会被引向高度智力化的社会逻辑?网络环境中的孩子们,在天真与成熟的分界中,如何被定义“早熟”和“恰到好处”?

3. 媒介中的“小孩儿”:选择与机制

正如《媒介与儿童:影响与机制》所说,今天的儿童成长在一个媒体环境更加饱和、多样化和互动性更强的时代。这样的环境既是孩子们获取更加多元信息的机会,也为孩子们的信息筛选设置了层层关卡和陷阱。
这样一位博主的存在,其实在提醒着我们,孩子们作为信息接受的个体,同样也有着内容产出的诉求。


(博主“希瑞公主”视频截图)

在网络世界中,孩子们获得的是与传统教育体系完全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空间的扩展与泛化,容易让孩子们流于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沉醉于浪潮迭起的热度更迭。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解释道:“童年不是一种生物学上的必然,而是一种社会产物,由文字产生并被电子媒介所消解”。诞生于印刷文化和书面文字的“童年”阶段,随着电视等电子媒介的普及,这一阶段正在逐渐消失。

(《童年的消逝》中信出版封面)
所谓“天真童年”的消逝,指向了庞大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被推介至公众视野的儿童们,往往会经历公众认知的争议与个人形象的讨论。
明星子女、童星和儿童网红,在现实生活中尚且不够成熟,网络世界中的他们自然承受着不同的关注压力。某明星的“手抓饼”发言引发的粉丝争论、明星子女发展的公众热议、曾经被热度簇拥如今热度消失的儿童网红,这些个体在自身言论和公众关注营造而成的迷墙中,自我认知和心理感受难免迷茫甚至痛苦。

(某儿童网红视频截图)
而高度逻辑化的青少年形象,在为我们展现风采的同时,他们是不是也在变成我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或许,在庞大的信息中择优接受的媒介能力、独立思考网络话语的能力,是我们需要帮助和推动儿童形成的媒介素养。
通过个人的理解,拆解庞杂的网络信息,产生自身的判断,甚至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对孩子们在网络世界中获得正确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波兹曼所说:“为了维持一个明确的童年阶段,我们必须设定界限,以保护儿童免受成人秘密和责任的影响。”
在社会逻辑的车轮之下,我们永远应该保留一片天真的土壤。草长莺飞,腐草为萤……在清新和生命中,为世界保留童真与真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图片来源网络)


知著网
媒介话题中的观点,学术视角下的时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