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乒乓球亚锦赛落下帷幕,中国乒乓球队在7个单项项目中获得了2冠2亚的成绩。
奖牌数与项目数量不相等的罕见战绩让观众心理产生了巨大落差,震惊、疑惑、遗憾纷至沓来,而随着“一天之内输10场”的词条快速攀上微博热搜,不同的声音伴随情绪快速发酵。
主力队员因病退赛、赛程过于紧张、年轻队员比赛经验不足......亚锦赛的成绩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影响,但对于“所向披靡”的乒乓球队没能取得预期的好成绩,评论区分立成观点鲜明的两派。
“鼓励派”认为亚锦赛并不是乒乓球运动最重要的“三大赛”之一,是小将们锻炼心理素质、磨炼技巧;主力运动员以赛代练的好机会,运动员输赢都应当被鼓励。
“批评派”则认为乒乓球应当保持世界领先的优势,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大规模失误,都需要进行反思。
“批评派”认为“鼓励派”缺乏客观理性的思维,鼓励派则认为“批评派”忽略现实因素,怀揣着“唯冠军论”的想法。
(亚锦赛期间热搜)
1
为了胜利:
世界说我不行,我偏偏最争气
经过千年的发展历史,体育运动取代了野蛮暴力的竞争方式,但仍以最直观最激烈的方式呈现身体素质和技巧的对抗。
对胜利的天然渴望是基因的选择,但“如何看待胜负”却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发生变化。
在《灌篮高手》之类的热血动漫中,主角在少年时期种下一颗竞技的种子,历经无数次挫败,用汗水和泪水浇灌它成长。道路越曲折,胜利越艰难,漫画就越有看点。
(动漫灌篮高手)
(赛场上的乒乓球运动员)
(咪咕体育亚锦赛期间首页)
(运动员陈梦接受采访)
2
为了领袖:
强者向外“征服”,观众向内“臣服”
但回到“一天之内输10场比赛”的舆论场中,所谓“批评”,似乎并非主要源于输掉的几场比赛。
在批评派眼中,一小部分“鼓励派”在一定程度上遮掩问题,有沦为“全全维护”之嫌,至此,问题的核心已无关于“唯冠军论”的论调。
当问题被忽略,“球迷-球星”之间的关系也似乎在不断扭转,从而更趋近于“粉丝-偶像”之间的连接。
近年来,随着媒介和商业的共同作用,“体圈饭圈化”一词已经不再新鲜。
粉丝像追娱乐明星一样喜欢运动员,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比明星更稳定的寄情对象。
顶尖运动员对自我要求高,是行业的佼佼者,承担着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
人具有慕强的天性。无论男女,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之间,强壮、健康、有责任感的人天生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这是自然规律和基因共同做出的决定。
这种向外的“征服”能够同时实现粉丝精神上的“主动臣服”。
层层选拔出的运动员体魄强健,意志顽强,通常以完美形象示人。
寄情于这些已经过筛选的运动员,能够大大降低人脑构建出的虚拟关系中的不安全感,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放松。
这在传统的“明星-粉丝”关系中很难实现,大多数明星和同事之间都不会产生“攻击性”。
淘汰制选秀节目之所以受到欢迎,也是因为引入了竞争机制,但无论制作多么精良、竞争多么激烈的选秀节目,由于其播放周期较长,都难以和短频快的体育比赛相提并论。
在粉丝经济的视角下,粉丝认为自己购买了偶像的代言,帮助偶像运营饭圈。
他们付出了劳动和金钱,去置换一种类似恋爱的情感满足,这种感情逐渐发展成一种隐形的契约。
如果偶像出现恋爱、花边新闻、业务能力不过关等情况,在部分粉丝眼里是对契约的破坏,不满情绪由此产生。
运动员没有和球迷签订这种隐形的精神契约,本身并不被赋予这种期待,但逐渐上涨的代言费、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客观上改变了运动员和球迷的关系。
商业属性的加强让粉丝对球员有了更强烈的“接近感”,“球场上的喜爱”下场为“生活中的喜爱”,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鼓励”和“维护”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粉丝需要警惕是否进入了自己为自己塑造的海市蜃楼,一厢情愿的维护会将运动员失真地高高捧起,可能导致运动员陷入虚幻的胜利中,削弱竞技状态。
而这,便无关于先天的选择,而需要“有意”地学习......
3
为了纯粹:
让爱回归赛场和运动本身
回溯过往,体育迷们曾通过报纸的互动版面与电视的滚动条目传递自己的声音,彼时尚且有限的传播空间让运动员与迷恋赛场的观众们在因运动而遥远地结缘。
随着网线延伸,运动员们带着荣光以体育之名走向更广阔的圈层,也让许多原本不关注体育的新观众带着向往与热忱走向体育圈。而其中的某一部分,嫁接了既往追星的模式到体育明星之上,“体圈饭圈化”随之悄然而至。
虽然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体圈饭圈化,但是在观众内部,体圈和饭圈分化成了“双轨制”:
真正看球的球迷似乎不会加入饭圈化的舆论场,他们更多地关注球员的打法技巧和发展空间;
而处于饭圈之中,高度关注体育明星私生活和动态的粉丝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性,也不会贸然进入纯球迷的舆论场。
(奥运会赛场观众)
而在这堂课里,运动员、球迷、旁观者都不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