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一个平衡也稳定的社会自己,拥抱一个完整又残败的独特自己。」
>>>
菜可以预制,朋友圈也能预制了。
从“精装朋友圈vs毛坯人生”的现实反差,到“预制朋友圈”的精心表演,再到“电子消亡”的社交倦怠,网友们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上千姿百态,“社交”更是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话题。
爱因斯坦曾说“只有为他人而活,生命才是值得的”;而乔布斯却说“不要让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淹没在别人嘈杂的意见当中,而是要有勇气跟随你的内心和直觉。”
两位名人迥异的人生哲学,着实让我们犯了难,不禁思考,在媒介化发展的当下,究竟应该“如何社交”,又该“为谁而活”。
也许,个体参与社会的过程,就像是一盘游戏,我们需要回到原点,不断打怪升级,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感知社会。
原点: 社交天性促使我们参与社会
不少网友嘲讽预制朋友圈,认为其容易使生活在提前规划和包装中迷失。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被网友们热议的“精装朋友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粗糙,人们热衷于在朋友圈展现人生的光鲜亮丽。
对此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解释,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通过“拟剧论”来解释人际关系中的前台与后台的展演。米德区分了他人眼中的“客我”与我眼中的“主我”。
这些解释的出发点似乎都指向荀子的名言“人之生而不能无群”。也就是,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我们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他人的想法。于是,社交似乎是一种天性。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这本科普读物从神经科学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更有力的解释。我们在进行社会认知时激活的大脑区域恰好与静息时的默认神经网络高度重叠。 换句话说,当我们无所事事、胡思乱想时,激活的大脑区域,正是支持社会认知的那部分,我们天生会在闲暇时思考他人,我们的大脑,天生爱社交。
(<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马修·利伯曼)
既然,社交是一种天性,我们又何必对“预制朋友圈”抱有太多的贬低?人们参与社会的过程,本就如“各人下雪,各有各的隐晦和皎洁”,各有各的方式与途径。有人偏爱沉默,于无声处报欢喜,有人酷爱张扬,众声喧哗中照自己,我们既可以大大方方地炫耀自己,也能小心翼翼地藏住情绪,我们遵循着“参与社会”这一天性,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用各自的方式理解他人。
打怪升级:社交痛苦倒逼我们认识自我
预制朋友圈是“社交焦虑”的具体体现。人们害怕错过任何消息,也恐惧在朋友圈这个社交舞台中失去话语权而黯淡,于是,通过预制朋友圈的方式,一遍一遍宣告自己的在场。
除了“朋友圈的印象管理”,当代人的“社交焦虑”也在朋友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分组可见”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我们纠结和不太轻松的“自我审查”;“点赞”这个仅需一秒钟的行为,折射了微妙敏感的现实亲疏与价值认同。
在这样一种“社会痛苦”的驱使下,有些人选择退避三舍,蜷缩在自己的安全区内。有些人则选择做“strong哥/姐”(死装哥/姐),硬凹人设。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印象管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给予的表达”,这是我们相对容易控制的表述,正如朋友圈的印象管理;另一部分则是“流露的意义”,是我们不经意间或未能控制的表达。
继续前行:一半为自己,一半为他人
在这场关于“预制朋友圈”的辩论中,我们仿佛站在了一座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社交天性”,另一端则是“个性自我”。一些人选择站在社会天性的一侧,认为预制朋友圈是一种打工人参与社交的便捷方式,而另一些人则站在个性自我的一端,认为预制朋友圈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抹去了个体的棱角,丧失了生活的真实。
(国庆节预制朋友圈文案)
选择站在天平的哪边,往往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这种困境源自于我们对“真实自我的忠诚”与“适应社会大众需求”之间的拉扯。前者可能会让我们远离人群,有别于普通大众,后者则可能需要我们违背自己的意愿。
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体,每个人都既独一无二,也普普通通。我们都是“社会化个体”与“个性化个体”的结合。
在这个层面上,似乎一半恬淡闲适躺平、一半参与社会内卷的“45°人生”、一半认知自己保持个性,一半链接他人满足社交需求的“零糖社交”,才是一种近乎平衡、近乎“我”的状态。
这使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爱因斯坦与乔布斯”的难题。我猜想,人生最好的状态,恰如爱因斯坦与乔布斯的结合,一半做自己,一半为他人。
我们完全没必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太过追求“独一无二”的个性,重演“荒原狼”的悲剧, 接受一个更加平衡、稳定的社会自己。同时正视生命的孤独,学会与自己促膝长谈,拥抱一个完整也残败的独特自己。优先为自己而活,而后让为他人而活自然流露。这大概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另一种解读了。
我们一直都在找寻“社会自己与独特自己”的路上,马不停蹄。正如《写给自己的信》里唱到:
写封信来提示自己,写封信来留住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