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学部董伟校长于上周走访了天津四所知名中学,此次经历让他深受教育热情的感染和办学理念的启发。他见证了教育者们的执着和对学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学校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访学为我校未来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一站,董校参访的是天津实验中学,这是天津市五所重点中学之一。校长刘晓婷向他提到,要打造强校,就要专注于发展各自学校的强势学科,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该校重视的重要方面。
让董伟校长印象深刻的是刘校长提出的观点,即中高级干部需要轮岗管理,以锻炼干部能力,领导层需要多听课、多参与集体备课,以此在教师中赢得话语权。刘校长还提出树立典型教师,约占20%的比例,并且只奖励这些典型,不搞平均主义,要明确奖惩。领导层要深入学生群体中,比如讲授团课,同时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
实验中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润泽无声”。在校园中漫步时,董校能感受到每一面墙、每一个景观都在诉说着学校浓郁的学习文化。刘校长也真诚地分享,学校的每一个活动都应倾注心血,要能够感化人,形式化的活动只会让师生生厌,适得其反。此外,他还分享了刘校长提出的教师灵魂三问:1. 课堂活动中是否有吸引学生的有趣元素?2. 教学活动是否提供了学生可以带走的有用知识?3. 教学活动中是否留给学生有意义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再创造?
第二站,董校参访的是紫云中学,位于滨海新区的一所区级中学。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参观校史馆和文化墙期间,由学生代表进行介绍。紫云中学在课间操前在操场上做眼保健操,确保所有学生参与,并且便于老师管理。该校的心理教室建设也非常完善,设有谈心室、发泄室、心理测试室等。
在高中选科方面,副校长介绍了“定2走1”的模式,由于大量顶尖学生选择物化生,导致选这些科目的学生上重点本科的比例不如文科生。董校思考,我校是否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第三站,董校参访的是天津七中,这是天津第二批次录取学校之一。校长同样强调了生涯规划课的重要性。鉴于当前国家对物化生“大理人才”的需求,导致这些科目的竞争异常激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谨慎选择科目。
她还提出,奖励教师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中高考结束后,可以奖励教师去外省市进行闭门教研或去市内外优秀学校听课。校内评课可以采用教师录播的方式,以此节省时间。
她也不建议教师只教高三,以免对高一、二的内容生疏。政治、历史和语文教师尤为辛苦,因为他们必须跟上时事,以便把握出题方向。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而不仅仅是演示实验。让董校惊讶的是,七中主任级别的教师每周授课量达到20节左右,同时,初高中教师在周末都会义务为学生进行线上答疑,学校没有午休,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参加社团活动或体育活动。
第四站,董校在天津教科院学习。乔院长谈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翼,依据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张主任以一个思政教研员的视角为我们探析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让董校印象很深的是他提到教师需要在研读课标,教材及教参后才有资格进教室,教学不是教师认为,是国家认为,所以新课标应该放到教师的书包里,要经常研读,翻阅,教学不应该脱离国家的方向,否则在考试时会走偏。
他还建议校长在听课前要问教师,你讲的课是学业质量标准水平的哪个水平?如果回答不上来,可能就会偏离国家对此学科的要求。在课堂上要通过情境,议题,辨析来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上课一定要给学生话语权,上课不是老师在秀专业,要讲深,讲透,讲活。
最后一站,董校参访的是南开中学,这是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和邹家华副总理的母校,全国重点中学,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参访当天恰逢南开中学120年校庆。尽管是一所百年名校,但董伟校长踏入校园时,感受到的是古朴和谦逊。
他分享了南开中学刘校长讲述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位毕业70年的校友回母校拜访,他在镜子前整理衣冠后,背对镜子背诵学生准则给其他校友听。他还分享了南开中学120年前的学生行为规范。第二个故事讲述了日本侵华时期,南开中学学生的抗议行动,以及学校因日军轰炸而迁至重庆的历史,展现了南开中学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文化底蕴。
此次访学,董校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办好一所学校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需要董事会,校管理层及师生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需要有主人翁的意识。
二、升学指导课对高中学生的重要性,在学生选科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三、教师是一个良心职业,在和参访的学校老师及领导沟通时,他发现有的学校中层干部身兼教学重任,且有不亚于其他老师的工作量,比如天津七中的历史学科组长,同时兼任高三历史课,备课组长,班主任。比如有的学校,老师在周末义务为学生在线上做答疑等等。从她们的身上让董校深深的感受到他们已经把教书育人当作了自己的事业,而不仅是一份工作。
我校将以此次访学为契机
借鉴先进经验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
文字:Charlie Dong
排版:Kaylee
审核:Charlie 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