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解析 | 如梦如幻月常缺,若即若离花谢早

文摘   电影   2024-09-02 21:23   江苏  

《胭脂扣》海报

李碧华写的的故事应当就是这样一出情痴女子与落魄才子的戏吧。比起大师操刀的剧本《霸王别姬》、《青蛇》等,我还是觉得《胭脂扣》更有情调,李碧华擅写奇情畸恋,故事内容别出心裁,人物形象独具一格,不落窠臼,能够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花的凛冽和十二少的不成器我一人都演足了。


如花的恨铁不成钢,十二少的多情懦弱“一憷”,都交由了你。

多情才子嘛,从来都是得的着心得不着人,得来了一瞬盼不尽一生。谁真跟你…啊,过不下去日子。


很复杂的感情故事,电影在张国荣和梅艳芳两位已故大师精湛表演之下, 细腻非凡。



痴情女子纵不彪悍,骨子里头也是凛冽的。初时温柔合宜婉转承欢,最后都让人脊背发寒。一颗心全埋到了你身上,自然拿你当自己一般处置,碰上视生命如草芥的,拉着就一起跳崖了想都不带想。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只在欢好的时候是句艳词,能一起享福就不易了,一起吃苦更难得,但同生共死还是各人自己捏着引线比较合适。我一个学法律的,叫我说,如花这就是赤果果的谋杀。

你不懂我,我最多是个十二少。花丛中文学一下,情场上倜傥一下,分手时寻死觅活戏子一下。哪儿敢真的违法乱纪呢?你的命,活的,我是真想要,要一辈子都不够。死的,不敢感兴趣。



或者你懂,可你就是怕了。没办法,我就是喜欢你惜命这点。哈哈,分就分了吧,别用杀人犯预备役的眼神瞄我,我不是如花。


少时,若若问我,你愿意为所爱的人死吗?我说,我愿意。不过这不代表我多爱他,只是活着对我来说,没太大乐趣。


如花亦是。所以一味批判十二少寡情薄幸的人我就不懂了。他们拿出的筹码对各自身家来说是大大的不相当。恐怕这架势连如花都懂得,才会暗中老千。


爱一个人,为他做自己趁手的事不算什么,诗人写两句酸诗不过趁风顺水,要能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才牛掰呢,比如赚钱,诗人,哎,你给我赚两个钱去。难吧,难才考验爱情。



死亡,等待算什么?你见如花,能放下清高,腔调,自尊,架势,甚至不计较名分去和十二少家人搞好关系帮衬生意吗?古来青楼女子嫁入商贾甚至官宦之家也不是没有先例,不过“委屈求全”四个字。若是真的想和那人在一起,委屈一点又算什么?你死都不怕的。

可又要说了,这样的如花,十二少怕是不爱的。对啦。如花是什么?如花不过是十二少逃学的一个理由。本质上,十二少同学不想上学。本质上,如花同学也不想上学。

不想上学也没什么的。如果俩人凑在一起努力生活,就算支个小报摊也算是有个交代了。可打从头俩人就预备着销魂一个假期,把下学期学费都挥霍完了,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


爱情不是整天泡在一起唱戏抽大烟,爱情是一起好好活下去的责任感,以及为此付出的艰辛和无怨无悔。



浪漫的故事都是那样华而不实,原谅我这么没有情调。一对自私的男女。


如花选择结束这一生的故事,喝下孟婆汤,忘掉过去,走向新的一次生命。或许,这也是关锦鹏为这个“香港故事”给出的一个结局,或者说是一个新的“香港故事”的序曲。


新的故事如何?门外那片光明的迷雾告诉我们“现在’还没想好,然而,希望在那里”。


如花的悲剧在于她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真正无私地爱一个人。十二少后来没有如她所期望的那样选择殉情,对她可谓是强烈的打击,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她在阴间苦等五十多年而落空,又岂知这不是她强求他人性命的报应呢?


当然,十二少也是可怜可悲的一个,温柔有余,气魄不足。身为男人若是负担不起女人的情意,就应早日决断,不应拖泥带水,弄得爱人伤心失望,自己也徒留愧疚。



桃花蔡
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