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最近短视频平台热火的《喜人奇妙夜》有诸多改编经典的,比如改编《西游记》八十一难,改编《水浒传》第一百零九将,改编梁祝。相信随着节目的发展,迟早有一期会拿《红楼梦》动刀,相信大家也不会感觉到奇怪。
对于影视节目来说,改编经典是很容易被人诟病的,自从电影工业开始发展,影视的经典改编也不乏再次解读出符合当下审美的再次经典的作品。比如喜人创造出来第一百零九将小喇叭救宋江越狱的故事;西游记反反复复的轮回受难知道最后终成正果的新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再次改编从书院毕业的那天讲起,并且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伏笔。
种种迹象来看,并不是经典的不能改动,而是对经典的再次解读,是创作者需要去考虑的。即便是看完觉得很优秀,但会觉得差点意思,甚至充斥着流行于传媒的各种烂俗烂梗。其实对于通俗艺术来说,本就不是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何必弄得观众给束之高阁。
对于星爷改变的《唐伯虎点秋香》来说,并不算他的首创。故事《唐伯虎点秋香》最早出自明朝万历年间的作品《蕉窗杂录》,由于《蕉窗杂录》没有原书流传下来,后世知晓这个故事,全赖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将其编进了流传甚广的《警世通言》中。
在明朝后期,社会上已经出许多消费性娱乐读物,跟后世一样,喜欢编撰一些名人轶事和桃色新闻,以吸引读者。唐伯虎的事迹大家都知道,是一位身世坎坷的读书人,第一个老婆死得早,第二个老婆嫌弃他没当上官,回了娘家;晚年只有一位名叫九娘的红颜知己陪着他。
历史上,《唐伯虎点秋香》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不过“三笑点秋香”的故事,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星爷运用了他独特的无厘头风格,让经典再次升级。
关于唐伯虎的争议由来已久,他不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画家,也是一个非议颇多的诗人。历史上关于唐伯虎的评论不仅针对他作品的艺术性,还有对他生活方式的评价。离开官场之后,唐伯虎在学术和艺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创作过许多经典的诗文。
比如《桃花庵歌》: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落花诗》: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夜读》: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这些诗文至今依然被人吟诵。
从这个角度来看,星爷是懂唐伯虎的。唐伯虎24岁,这一年里唐伯虎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都相继离世,家财也散了。他的好友祝枝山看他一蹶不振就规劝他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电影中唐伯虎卖身到华府时写了一首卖身契,到电影结尾时大家才发现是“我爱秋香”的藏头诗。历史中唐伯虎确实写过这首诗,原诗为“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而那时金陵妓院里确实有个姑娘叫“秋香”,本名林奴儿,出身官宦人家,可惜父母双亡,被卖做官妓。她容貌出众,又熟读诗书,且擅长书画,成了金陵名妓。实际上秋香比唐伯虎大二十岁,但是唐伯虎在弘治十三年后回到家乡,由于科举事件名声很不好,前途没了,妻子也离开了。于是唐伯虎就破罐子破摔,整日逛妓院喝酒,就被人通过这首诗把二者联系起来写进了小说里。
电影里星爷单独把那首“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在重要的情节里念了两次,两次的情感,夹杂着周星驰一路走来的电影之路,与唐伯虎形成了时空之隔。悲情内核是陈佩斯在讲到喜剧创作的时候反复提到一个著名的理念。所谓悲情内核,在他看来,是喜剧的创作核心。优秀的题材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往往跟容易让观众接受。在笑声中,感受一个才华横溢的小人物如何获得成功的。
很多影评人认为,这部诞生于1993年的电影,展示了香港电影人颠覆古典题材的超凡想像力。在这部影片中,各种后现代手法层出不穷,无论是行为艺术绘画、现代打击乐表演、时装模特步态以及充满广告词汇的毒药介绍,再加上“面目全非脚”一类的搞笑创意,原本斯斯文文的才子佳人戏被全面篡改,令人既兴奋又目瞪口呆。如把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风流英俊、才华横溢的江南四大才子刻画成好色庸俗的市井之徒,陈百祥扮演的祝枝山更是有喜欢“人妖”的嗜好。
此片曾遭内地不少影评人批评,甚至巩俐出演的秋香很多时候板着脸,应该不是刻意演出来的,她也许发自内心无法接受这种无厘头的后现代风格。甚至曾被大陆媒体评为年度最庸俗电影,周星驰的拥护与反对两派的形成也自此开始。
可能是这部电影之后,周星驰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拿《西游记》动刀,拍出了更加经典的《大话西游》。只不过好的电影是需要时间的积淀。周星驰他本人这一生是孤独而寂寞的,所以在电影里他奉献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电影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职业。
你不敢相信,这部不长的电影,讲了一个多么完整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