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深度解析 | 如果电影是造梦的艺术,那么所有的梦并不会告诉我们真相

文摘   电影   2024-08-29 21:25   江苏  

《解密》海报

如果看这部电影之前,你已经读过麦家的原著《解密》,或者你是麦家的脑残粉,甚至从《暗算》、《风声》,一直到《人生海海》。相信你对麦家如此精巧的设计一部故事的能力,非常推崇。不过即便这样一部成熟的作品,却会让我们产生意料之外的动容。主人公容金珍是破密的顶级高手,这便让小说的故事线路朝着庸俗的套路,步步逼近。这种危险的叙事风格,很多人宁愿相信,这是麦家在塑造幕后英雄的真实性,而选择的一种最残酷的方式而已。


其实我相信陈思诚开拍这部电影之前,一定是有着很大勇气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本身就是一个持续解密的过程。几年前樊登老师专访过麦家,其中就能感觉到麦家是一个喜欢造梦的人,作为他这么多年的一个粉丝,从走进电影院的一开始,就仿佛能感觉到麦家塑造的现实与梦幻对接中,虽是在走进容金珍的世界,实则观影过程中的感慨,是非常奇妙的感觉。


不过这种梦境构造的方式,我们并不否认陈思诚会受到《盗梦空间》的影响,甚至西方童话世界里,想象与蛰伏在脑海深处的瞬间,瑰丽深邃的层层递进,一边仿佛在探索主人公的一生,一边又在试图找寻与观众或者读者一丝丝的共鸣。


在与樊登老师的专访中,麦家告诉读者,他是80年代考取的军校,并专修无线电专业,后来又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专业。这个仿佛是人生设定好的经历,让麦家在一系列“谍战小说”中, 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经历,并借由《潜伏》引发的系列题材,在国内文坛和影视作品中,瞬间爆火。导演陈思诚不用过多介绍,也许是麦家特意选择的,很多读者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如果交由姜文来拍,会不会更好一点?你看张北海的《侠隐》叫姜文给拍得,一塌糊涂。


正如麦家老师在电影首映上说的:这部电影是他所有影视改编作品中,最满意的一部。我的理解是这部由茅盾文学奖原著改编的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人生履历过程中,未曾实现而留在梦境中的理想之作。


电影伊始,一句台词点出了《解密》的真正意图:每个人,都是一个密码。


作品真正耐人寻味之处,是用了十个梦境,来完成一个解码的过程。从原著中,也可以看出更直观的感受,这是一个男孩到一个男人的成人礼。毫无疑问,显然是麦家的自传这一点,陈思聪理解得更加准确,即便如电影中的工业特效,蒙太奇的超级运用,搁在第四代导演的手上,也许不会这么大胆,搁在第五代导演的桌子上,可能没有如此收敛,只有新生代导演,或许能做到场面既是容器,又是内容罢。


其实,对于容金珍来说,他一直在数学迷宫中寻找真相,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人生的迷宫中,寻找真相呢?抛开电影的角度,很多人认为导演是奔着国际大奖去的,想摆脱烂片之王的称号。可是哪个导演不是这目的呢?连姜文都会为了那点醋而包的饺子。在紧张的剧情后,给予了主角一个虽身死但璀璨的结局,这就能看得出,陈思诚为了麦家改编的剧本,而作出的努力和改变。


关于谍战的真实意图,我试图在其中找到导演和作者夹带的私货。不过唯一的感觉,梦境对于情节的发展,并没有期待中那么完美,强如《盗梦空间》,梦境对情节的带动,是随着观影者的情绪,一起融入,很多细节也没有能够解释存在的缘由。只能这样去解释吧,当年也没有能看懂《大话西游》,至今没有人能看懂《无极》,永远没有能看懂娄烨。


只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套的谍战剧,还是靠普罗大众解读,当年的北大学子,如今又会在哪个平台去适时讨论呢?通俗文学和通俗电影在经济下行时代,拜托!不要让我们动脑子了吧。如果真的觉着深度不够,就不用硬造影像来凑;如果觉得视听不够,那更不要乱入玩梗;如果觉得故事力度不够,不妨动手《红楼梦》。


这是我对陈思诚最诚恳的建议。


最后想说说片子里的细节。有一处我特别喜欢,是小金珍刚到家中,倒茶不知道用茶杯而用了大碗,师母没有去纠正他,怕他尴尬反而也用大碗喝起茶来。


这是特别美好的小细节,也通过这一个小片段就能让人想象金珍是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而无需其他交待。海象、棋子、红色海滩尽管影片里通过主角有了说法,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恐惧、心魔、焦虑,抑或是心灵净土。


整体来说片子挺好看,也看出来导演的野心,已经在唐探宇宙之外有新的目标了。


桃花蔡
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