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之三一七:一生做一件事的执着

文摘   2024-11-14 07:56   北京  
              中间老者为邹华义先生  
       前时去江西余江,参加韬奋基金会组织的韬奋精神研讨会。韬奋先生是生活书店创始人,是三联书店的先辈,余江是韬奋先生的故乡。对江西余江这块热土,我并不陌生。十多年前我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时,曾多次到余江。我们捐款建立韬奋祖居、韬奋书屋,还组织三联员工赴余江寻根谋发展,从韬奋精神中获取前行的力量。        


        这次我来余江,惦记着去看望一个人,并事先准备了礼物。这个人叫邹华义,是余江当地热心宣传韬奋精神的一个老同志,和我熟识。我每次去余江,都要去看看他。我和他非亲非故,为什么去看望他?是因为他一生执着宣传研究韬奋精神的事迹感动了我。他一生就做这一件事,努力在余江把韬奋精神弘扬光大,使韬奋先生的业绩在故乡延续。

        在余江,邹华义宣传弘扬韬奋先生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和韬奋先生非亲非故,就是因为崇敬家乡这位名人,他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弘扬宣传韬奋精神中来。在工作岗位上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搜集韬奋先生资料,学习研究韬奋先生著作和思想,写了好几本专著。退休以后,更是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他办了第一张宣传韬奋精神的小报,办了余江第一个韬奋精神研究所。研究所就办在自己家里,占了家里的大部分地方。还辟有韬奋精神展室,组织青少年前来参观。他多次向县领导提建议,对弘扬韬奋精神,建设韬奋公园,规划韬奋小镇,擦亮韬奋家乡这张名片等,提出具体设想和方案。他几十年如一日,就专心致志地做这一件事。他的作为得到邹家华同志的肯定。他的建议得到了历届县领导的重视。县里专拨编制,在县中心广场设立韬奋精神研究所和韬奋精神展厅,设立了韬奋公园,规划建设韬奋小镇,使“韬奋”和“血防”一样,成为余江的靓丽名片。这一切都有邹华义的心血融汇其中,老人家功不可没。

       我和邹华义认识,也缘于宣传弘扬韬奋精神。我第一次到余江考察,就认识了他。他领我们去看了韬奋老家的村子,去了韬奋爷爷在锦江镇住的房屋,为我们三联书店恢复韬奋祖屋出谋献策,做了许多工作。我也和他建立了友谊,成了忘年交朋友。这一次刚到余江金怡大酒店住下,我就在桂峰等老朋友陪同下,去家里看望邹华义。老人很高兴,说,樊总,谢谢你来看我。我刚出院,去鬼门关走了一道。我今年88岁了,只要不死,还要弘扬韬奋精神。接着又就韬奋研究所的完善升级等提了自己的设想,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他送我的礼物,也是新近研究韬奋精神出的书刊。笑着说自己活到老研究到老,坚持到底。我和同去看他的人,都为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

       一个人一生就做一件事,而且而把这件事做成功了,从古至今,不乏这方面的事例。邹华义先生一生宣传弘扬韬奋精神,在余江擦亮韬奋先生这张“名片”的同时,自己也成了一张靓丽名片,成就了自己的“功业”,这是一个我亲眼见到的活生生例子。我崇敬邹华义先生的是,他一生都在弘扬韬奋精神,同时,我也十分佩服他终生不渝的坚持精神和毅力,视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说的就是人的坚持精神。做好事修养德行,能够坚持、有恒心,才能修成正果。人生苦短,宜少选目标,目标选定之后,就朝着一口井挖下去。这时候坚持精神就显得特别重要。就如同愚公移山,坚持每天挖山无止,才能实现目标。许多成功人士身上都有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法宝。

       我们常说一句话:“贵在坚持”。坚持之所以“可贵”,就是一般人难以做到。完成一项伟业,实现一项长远目标,没有坚持精神是办不到的。不少人制定一项目标后,往往不能“从一而终”,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一曝十寒,结果是半途而废。有的人坚持三五个月、一两年还可以,但坚持一生就难以办得到了。能一生坚持做一件事且取得成功的人,是让人佩服的人。我再一次确信,坚持每天攀登不止的人,必能到达山峰的顶点。

樊希安

2024年11月8日下午4时58分写毕

     


希安先生
出版家、诗人、作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