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中华读书报》,看有人专文论述鲁迅和瞿秋白之间的情谊,让我生出许多感慨。
在文人间情谊中,我最佩服鲁迅和瞿秋白的情谊。鲁迅与瞿秋白都是作家,都倡导新文学并力行之。他们被誉为“左翼文台两领导”、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双璧”。两个位置很高、成就都很突出的的人,却能惺惺相惜,结为同志战友加兄弟的关系,让人羡慕,也为人称道。
两人的情谊深到何种程度?瞿秋白几次“逃难”,都躲在鲁迅家里。鲁迅保护他,置生死于度外。鲁迅曾赠一联给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以此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同寻常。两人的情谊还表现在对相互才华和作品的欣赏上。瞿秋白生前编辑《鲁迅杂感选集》交北新书局出版。他为了编这本杂感集,一连四天工作到深夜,写了万余言的序言,高度肯定鲁迅杂文的革命性与战斗性,系统全面地评介鲁迅的精神和经验。同样,瞿秋白被统治者杀害后,鲁迅用近一年时间搜集、整理、编定60万字的瞿秋白遗稿,编辑校对、设计封面、选择插图、购买纸张,都是鲁迅亲力亲为。这一部精美的纪念文集,承载着鲁迅对瞿秋白的怀念和两人的深厚情谊。两人的情谊可谓深似海洋至死不渝。
像鲁迅瞿秋白两位文人有这么深的情谊者,历史也有,但不多。人们见得更多的是文人的相轻和相倾。人是一个爱闹矛盾的动物。凡有人的地方,都爱你争我夺,弄出各种矛盾和是非,有的还搞得水火不容势不两立,非要斗个你死我活。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不光是文人之间爱争个你高我低。但文人之间特爱闹矛盾,爱互相看不起,里面有其特殊性。
“文人相轻”这个词语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原文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文人之间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现在,人们通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文化人之间互相排挤、嫉妒、轻视的现象。文人之间为什么爱搞“文人相轻”?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行当的特殊性。广义的文,是文化人,狭义的文,就是文人写的文章、著作。俗话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写的文章各有千秋,难以分出谁高谁低,所以说文无第一;练武的是直接比试,拉出来一较量便可分出谁高谁低,所以说武无第二。因为文章不好区分高低,缺少客观标准,文人们都认为自己文章做得好,互不服气,爱争你高我低。当内心确认别人比自己强时,就生出了嫉妒之心,甚至对别人攻击和伤害。
其次,这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资源分配导致的利益格局决定的。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读书做官,科举取士,上升通道狭窄,文人拥挤在一条道上,全凭文章出人头地,因此在你高我低上就格外计较。由于人性的嫉妒和文人之间存在的生存竞争,许多文人都想自己成名、成大名,同时不想让他人成名或至少不想让他人成就与自己一样的名气。他们表面上争的是文章等次和名气大小,实质上争的是权位高低和利益大小。
第三,从根子上说,还是文人这一群体的特殊品性决定的。文人都有很强的自恋意识,往往自视甚高,总觉得自己的文章都是好的,多看到别人文章的不足,从而看不起别人。文人还爱抱团结伙,党同伐异。在古代,文学界往往分为不同的门派或流派,如唐代的骈文派和古文派。这些门派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争论,文人会因为所属门派的不同而相互轻视。甚至会因为学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的差异而产生竞争和对立,导致相互轻视。
客观地说,虽说“文人相轻”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文人间都会表现出相互轻视的态度。历史上也有不少文人相亲的事例。“文人相轻”产生的也不都是不良效果。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发程度不同的竞争,促使一些更优秀的人才涌现和更优秀的作品问世。文坛如此,乐坛也如此,刀郎的满血复活便是一例。
当然,我们还是要提倡捐弃“文人相轻”的旧习,文人间相互尊重,相互抬爱,互学互鉴,树立时代新风尚。即使文人间不能像鲁迅瞿秋白之间有那么深的情谊,也要做到费孝通先生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如果这一点也做不到,那就去“成人之美”,至少不去为别人的成功设置障碍。新时代的文人更应该品德高尚、胸襟宽广、格局远大,和同行相互尊重,同心戮力共襄国家文化建设的盛举。
樊希安
2024年11月19日中午12时12分写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