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孩子讨好卖乖的样子,怎么办?
文摘
2024-05-18 12:30
浙江
你是否畅想过自己孩子的样子和性格?现实中,你对自己的孩子满意吗?你是不是很多次这样想过:“如果他(她)再坚强一点就好了!”“他(她)为什么那么爱哭?”“小小孩子,怎么总想着去讨好别人?”……
孩子这样到底好不好?你该怎么做,才能改变他(她)?让静怡姐姐来告诉你,到底好不好,又该如何去改变呢?
问:7岁男孩,喜欢察言观色,大人忙活,有时会帮忙。更多时候大人不注意情绪,他很会讨好卖乖。如何避免孩子形成讨好的姿态?静怡: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如果比较爱指责的话,孩子就容易学会讨好。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他内在力量不够。如果有比较强势的大人凶他,朝他瞪眼睛或者惩罚、打骂他。这样的互动方式和行为,孩子就容易学会讨好。那么如何避免孩子讨好?首先大人需要成长、学习,保持情绪稳定。大人情绪稳定,孩子就不太容易讨好,他更能做自己。如果大人的情绪经常像过山车一样,例如很多成年人在外面很容易压抑情绪,讨好别人,然后累积很多愤怒,他们回家后就会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没有力量,他比较弱,孩子最容易成为大人的情绪垃圾桶,甚至是出气筒。大家有没有意识?比如孩子乱扔玩具,或者做作业拖延,本来没必要发那么大脾气,但如果你白天在外面工作,有很多烦心事,已经很累了。这个时候,如果你说的话孩子不听,你的火就很容易蹿起来。然后就对孩子大吼大叫。其实你也知道孩子犯的那点错,根本不值得你发这么大脾气。你为什么没有控制住呢?原因是白天你可能受了领导的气,同事的气,顾客的气,你憋着一肚子气没处发。你的内在,早已像个炸药库一样,孩子只要给你一点点儿火星,你就会爆,而孩子就很无辜的成了你的炸药包爆炸的受害者。父母需要学习成长,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要对自己的情绪有觉察,你要在进家之前,完成角色的转换,不要将工作的角色和情绪带回家里。进家门之前,你是一个员工,或者是一个领导。进家门之后,你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我现在是父亲,我现在是母亲。很多人对于这个事情,没有自知,所以很容易把工作中的情绪,还有外面的那些不开心带回家,然后向家里人发泄。避免孩子形成讨好的姿态,父母的情绪要稳定,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温和,父母要将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评判、不吼叫。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孩子就不需要去讨好。
问:孩子泪点很低,看《三毛流浪记》会流泪,跟我分享说:“好想帮他!”平时遇到悲苦的事也会流泪。这是孩子的天性吗?是善良,还是因为内心脆弱?需要怎么引导?静怡:天然正常健康的孩子,他就是这个样子。当他开始懂事以后,他看到这些悲惨的故事,会感同身受。即便是猴子看到同类,如果病了或死了,猴子都会有反应,何况是人?这是孩子的天性,不用去怀疑。怎么样引导沟通?不要评判,不要制止他的这种真情流露。我们要去接纳、安抚他,然后拥抱他,可以对他说:“跟妈妈说说,你的眼泪在说什么呀?”让他说出来就好。看到孩子流泪,不要评判,尤其是对男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许哭”“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啊?”有些成年人特别见不得孩子哭,尤其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哭。自己的孩子一哭,无名火就起来了。爱哭的孩子情感丰富,内心敏感。这样的孩子,可以把他的敏感部分变成他的长处和优点。家长需要细心呵护,不要评判,不要拒绝,不要说否定、贬低、打压、控制的话。孩子的这个部分会成为他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点,他可能会写出非常动人的作品,或者画出非常动人的画。他将来组建家庭,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会非常善于经营家庭,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这样的人对于幸福和痛苦的体验很深,所以他会成为一个活得非常生动,拥有非常丰富内在世界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多好呀,我们要保护孩子和自己的这个部分。有着丰富情感体验,对情感和情绪非常敏感,我们要意识到这是我们的优点,是我们的资源,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滋味,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这是一个重要的特质,一定要珍惜,而不是嫌弃或者怀疑。善良的人才会为别人的苦难共情,你情感丰富,才有共情的能力;你有共情的能力,才能跟另外一个生命建立情感的链接。太容易共情,见不了别人受苦,那说明你的心很柔软,有这样特质的人,很适合学习灵性,艺术,也很适合做心理咨询师。你只要把这个特质当成一个珍贵的礼物,然后再添加界限感,与你敏锐的感受能力、共情能力结合起来,你就能做到感受丰富,容易跟别人共情,但不容易被你周遭的人或事物轻易拉下水,或者不容易变成一个垃圾桶,能做到这些就可以啦。既然都看到这里了,说明跟静怡姐姐非常同频了。索性加个微信好友,再滑到最底部,留个言再走呗!扫码加静怡姐姐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