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上
精
读
会
0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变,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风险因素,以互联网为新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在此意义上,需要进一步明晰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样态、探讨实现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02
本期概览
一、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研究
二、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进路
三、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挑战
四、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03
文献摘编
一、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研究
01
文章:
数字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作者:
赵聪(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原文摘录:
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机遇。透过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可以发现,数字技术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数字技术能够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情”“行”。必须坚持数字技术“社会主义应用”、加强社会的数字交往、提升群体的数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意识”“集体意识”和“公民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4年第4期
02
文章:
数字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闲境与突围——以空间转向为切入点
作者:
郝明东,张家飞(新疆大学)
原文摘录:
空间是一切存在的形式和要素的总和,空间转向以空间形式和要素为始基,是对空间本源性价值和意义的复归。以空间转向为切入点,审视数字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从出场逻辑看,数字空间的共置性、政治性、文化性和交互性凸显数字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必然。为此,数字空间场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遭遇公民数字素养滞后、数字技术发展失衡、信息传播“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等挑战。为此数字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忧患意识;依托数字赋能,提升民族文化认同;培育数字化人才,健全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大数字空间监管,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载于《青海社会科学》
2023年第3期
03
文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具象化传播
作者:
李明德,寇杰(西安交通大学)
原文摘录:
媒介技术变革语境下,借助网络具象化模式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引领各民族单元突破民族本位的狭隘认知、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图像展演中的视觉对话与张力出场、声音叙事中的情感接合与意念感染、修辞象征中的内容再现与意义增殖、场景创设中的时空互动与关系再造,构成了这种传播模式的基本叙事形态。由此,在完整的网络具象化传播链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再只是被机械复制或教条传达,而是以内容生长、意义放大、用户聚合、效果循环等机制为支撑,全面介入受众的信息受传系统后实现去神秘化处理,完成民族意识共建。为更好发挥网络具象化传播模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的赋能优势,我们要系统厘清相关顶层设计和基础性问题,以理论逻辑确保传播文本的科学性;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发展、外化及网络具象化传播的原理,以现实逻辑观照传播过程的规律性;在思路、理念、流程等方面持续创新,以历史逻辑提升传播策略的先进性;精准界定传播绩效的评判标准,以价值逻辑检验传播效果的有用性。
——载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
04
文章:
网络空间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分析
作者:
王冬丽(中央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新媒体时代,网络空间成为影响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新阵地与新变量。网络空间内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多重关切。网络空间中,各民族大学生对民族类话题关注有限,但相比线下,更易在网络中对关涉民族的议题发表言论,对与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等爱国主义密切关联的话题保有热情,对关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息接收与表达有独特的形式。各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涉外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我族中心主义”,以及关涉民族的网络舆情的挑战。铸牢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从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效果、妥善引导与利用新媒体、防范与应对各种民族主义思潮的解构、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法规和理论、政策宣传等方面下功夫。
——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3年第2期
05
文章:
情感与互动仪式: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作者:
周宣辰,程倩(南京理工大学)
原文摘录:
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传播语境的变迁,也带来了文化空间的延伸和社会互动的变革。其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思想、非理性网络民族主义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煽动与破坏,会诱发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断裂、混乱和隐退,打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联结的紧密性和稳定性。由此,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确证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转向”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中华文化符号互动、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建构和价值情境的展演,回应个体情感、刻写群体情感、强化共同体情感,实现民族情感从体验感知到认同领悟的演进,发挥“情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功能。
——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
06
文章: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
作者:
乌小花,郝囡(中央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必然。信息时代,通过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以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牢牢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为安全防范,以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筑中华民族网络共有精神家园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的行动方案,丰富内容,创新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载于《西北民族研究》
2021年第4期
07
文章: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正向作用
作者:
马惠兰(北方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网络涉民族信息的传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网络正向涉民族信息的传播促进网络群体的国情认知,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网络情感意识,强化网民的民族平等观念,增进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理解。但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碎片化信息造成意义误读和观念摩擦,非正常传播破坏了民族地区和涉民族工作各部门的公信力,民族主义言论形成对国民同胞的“身份划界”,增加了影响现有民族关系稳定发展的风险。为此,必须积极引导,依法治网,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
——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
二、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进路
01
文章:
社交媒体主流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耦合
作者:
杨静娴,唐千(郑州大学)
原文摘录:
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主流传播媒介,承载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责任与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建设好传播阵地,发挥社交媒体叙事功能,凝聚起全民族共同体价值共识。社交媒体主流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三重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交媒体叙事的责任与担当;社交媒体主流叙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倍增器;二者同向共振是赢得认知战的重要保障。
——载于《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8期
02
文章:
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机理与铸牢路径
作者:
陈鑫婕(西南交通大学)
原文摘录: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践应然,又是新时代汇聚团结奋斗磅礴力量的重大举措。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指向在于各族人民在网络生存化过程中,保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刻在场”的持续状态。思想关系机理理论对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具有解释力,从动因性机理、对应机理、双向感应机理和思想场机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动因是人的需要、利益与价值的实现,必备条件为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系统,作用反应表现为心理、思想、精神互感,状态集合则是网络空间汇聚思想合力。满足各族网民网络生存的公共生活需要、健全完善网络空间铸牢工作系统、增强各族人民的互感联结和营造网络空间铸牢的思想场,有助于铸牢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载于《民族学论丛》
2024年第3期
03
文章:
网络政治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机理、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作者:
冯一鸣(西北大学),李建森(中共西安学院)
原文摘录:
网络发展为我们党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新方式,网络政治真正筑牢了“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三位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随着网络平台逐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社会个体意识、国际敌对势力以及网络民族主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带来了重要影响与挑战。因此,必须认清网络政治带来的利与弊,积极稳固网络平台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持续拓展各民族网络空间发展的共享机遇,主动构建“互联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网络传播格局,不断健全网络空间风险防控体系,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载于《学术探索》
2024年10月31日(网络首发)
04
文章: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现实挑战及实践进路
作者:
刘佳,张立辉(西南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汇聚和心理依托。网络空间重塑了传统社会模式下基于亲缘、地缘的社会连接模式,拉近了各族人民的人际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成为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新场域和新载体。当前,我国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基于价值认同、情感互动的网络虚拟社群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及情感交流提供了沉浸式体验空间,不断强化着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自觉认同和主动归属意识。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着网络复杂特性日益熵增、网络民族主义潜在弥散、国际敌对势力不断渗透等复杂问题,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了严峻的现实挑战。为此,在实践层面,应着力于掌握民族领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提升媒体传播实效;建立完备的民族法律规范体系,营造各族儿女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清朗网络空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载于《民族学刊》
2023年第12期
05
文章: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表征及其逻辑
作者:
张劲松,陆豪(中南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在网络话语的表达与建构、网络技术的赋权与异化、网络空间的自由与规制、网络信息的节点与集群等网络基础的作用下,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呈现出治理数字化与流动空间重构、吸纳互补与动员层叠、数据流动趋同与情感表达相依等协同表征,这些协同表征背后又蕴含着由党的全面领导、“主体-制度-技术-数据”协同和“前端-过程-终端”监测预警等因素构成的协同逻辑,因而厘清上述协同逻辑是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路创新和路径优化的关键。为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党的全面领导和“前端-过程-终端”监测预警如何为“主体-制度-技术-数据”协同保驾护航,以及系统阐释“主体-制度-技术-数据”协同如何运行,从而全面地认识和系统地把握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逻辑,并丰富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理论内容。
——载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
06
文章:
智能算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景的再构研究
作者:
马里丫葭,马若驰(中央戏剧学院)
原文摘录:
网络平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政治传播的一个向度,全新场景下的用户与传统概念上的受众截然不同,各民族的“人”本身发生了进化、异化、云化,传播模式也由此产生了本质性位移,诸种变化和位移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土壤。智能算法在信息推送、议程设置、于传统政治传播权力消解层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场景进行解构与变革,使得算法日益成为引导政治传播规则、资本营销模式的重要且核心元素,而传播的算法化也需围绕网络共同体的重构、情感共同体的建构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再构层面进一步实现碎片场景、消费场景、仪式场景的融通,以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效。智能算法时代的网络空间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景再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族群边界重建、族群集体记忆重构,甚至族群认同重塑的可能性,为政治传播主体和各民族网民提供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场景,提供了“自上而下”与“由下而上”共同书写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可能。
——载于《民族学刊》
2023年第8期
07
文章:
智能算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优化策略
作者:
丁忠毅(四川大学),程桂龙(重庆邮电大学)
原文摘录:
智能算法的广泛运用深刻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交互模式和社会个体认知与行为模式的转型变迁,也推动了国家治理价值理念、空间场域、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政策工具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亟待更好把握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智能算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智能算法赋能下信息传播的聚合性,有助于汇聚和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海量信息;受众群体的广泛性,有助于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信息的辐射范围;信息推送的精准性,有助于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靶向性和针对性。但智能算法导致的信息传播“去中心化”“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问题可能消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流话语的权威性,导致社会个体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信息的窄化、封闭化。主动适应智能算法时代新形势,通过价值引领算法、技术规制算法、制度约束算法,是发挥智能算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正向功能的可能路径。
——载于《民族学刊》
2023年第10期
三、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挑战
01
文章:
数字化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
作者:
李玉雄,王封琴(广西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分析、预防和化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海量的数字信息与多元价值观的冲蚀、虚拟的数字交往与各民族现实交往的背反、复杂的数字信息与集体记忆的淡化、自由的数字空间与情感信任的异化等现实挑战。为此,应加快净化数字空间环境,提升主流话语影响力;推动文化数字化,引导“数字交往”健康发展;强化数字记忆功能,增强各民族集体记忆;增强主体自觉,建构积极健康的信任关系。
——载于《湖北民族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
02
文章:
数智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样态、潜在风险与路径建构
作者:
方正(南京理工大学)
原文摘录:
数字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时代党开展民族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数智化的深度介入型构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崭新传播样态:扁平化的数字传播网络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空间流动、去中心化的传播结构建构了更具延展性的主客体关系、智能推送技术实现了对宣传受众的精准定位、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具象化的视觉呈现方式。数智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转型中亦面临着诸多在风险:数字分权下的“众声喧哗”稀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力、数字信息的虚实混同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力、算法信息搭建的圈群化价值结构消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识性、数字“泛娱乐化”侵蚀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崇高性等。寻求数智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恰切之道,理应从数字法规建构、数字技术重置、平台资源共享、认知鸿沟弥合等多维度协同展开,以提升数智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效性。
——载于《民族学刊》
2023年第8期
03
文章:
算法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多重挑战与现实应答
作者:
张利国,于海波(大连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当前人类正逐步迈入数字社会和算法时代,算法技术广泛而深入地内嵌入教育当中,网络空间成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场域。全新的网络生存样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注入了新动力与新活力,但“算法茧房”引致的认知风险、“算法流量”引致的情感风险和“算法圈层”引致的价值风险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来新挑战。要积极顺应网络时代的新形势、把握新机遇,从算法侵越的话语认知跟进、算法囿限的情感理性确证、算法偏向的群体价值破圈三个维度打造算法时代育人新范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载于《民族学刊》
2023年第1期
04
文章:
新媒体环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与路径
作者:
姚二刚,普布次仁(西藏大学)
原文摘录:
新媒体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深刻影响,正向积极作用体现在调动多方力量,促进知识普及;内容供给丰富,传播效果增强;信息生产便捷,重塑媒体格局。新媒体环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一定挑战,主要是传播环境更加复杂,传播过程去中心化,技术发展的消极影响等。新时代新媒体环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必须加强正面宣传,掌握工作主动;凝聚社会共识,夯实思想基础;加强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环境。
——载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
05
文章:
智能媒体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作者:
张良,姜凤敏(中央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智能媒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进路。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多从技术本位、心理取向出发,将目光聚焦于智能媒体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与路径领域,而从法治视角对其保障机制的研究却付之阙如。通过借鉴相关法治理论,可发现智能媒体“平台”作为依法行使社会教育权的法律主体,在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常会造成主流知识“失语”、情感共识凝聚乏力、人格形塑难度增加的困境。追本溯源,这是因为智能媒体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针对性立法缺失、过程性监督缺位、综合性执法缺憾所致。基于此,要突破以技术使用后果为中心的末端反应思维,对智能媒体赋能的风险进行全流程规制,构建“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三域统整的法制体系,形成“政府—平台—学校”三方联动的动态监管机制,完善“识别—共享—决策”三级递进的综合执法过程。
——载于《江汉论坛》
2023年第4期
06
文章:
移动互联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挑战及其应对之策
作者:
王林平,高宇(哈尔滨工程大学)
原文摘录:
移动互联作为人类传播的第五次变革,以传播环境虚实化、信息资源多元化、传播媒介多样化深刻改变着信息传播格局。新的传播格局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面临技术差异化、内容碎片化、环境复杂化以及传播方式去中心化的挑战。应对移动互联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挑战,应丰富网络传播方式,细织“技术之网”;拓宽多重传播渠道,广织“媒介之网”;完善文化信息交融共享,深织“共识之网”;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密织“法治之网”,提升移动互联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效。
——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2年第4期
四、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01
文章:
全媒体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践
作者:
王志(中央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复杂性使这一议题变得尤为迫切。传播的关键性体现在其统领舆论、凝聚共识、丰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式、夯实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等方面,然而,相关传播实践在全媒体环境下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国际国内传播场域的交叠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去中心化的传播格局影响主流媒体传播力,消减主流声音影响力,社交化、圈层化的传播模式以社群壁垒阻碍信息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共同体意识的引导力。为此,要以高质量传播推动信息互通、信任共建、共识同构为目标,通过提炼和展示共识符号建构数字时代的集体文化记忆,通过打造民族文化传播内容体系、制定融合传播方案全方位强化民族身份认同,通过统合叙事维度、创新叙事策略激发民族情感和复兴情怀,从而在立体化、互动式、沉浸式的传播中构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以主流价值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
02
文章:
数字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空间转向与实践进路
作者:
刘颖(西南大学)
原文摘录: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与物质空间的交互耦合,展现出空间数字化日益走向数字空间化的演进之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场域开始从物质空间转向数字空间。从空间数字化到数字空间化是一个由具体空间到抽象空间、再由抽象空间复原乃至超越具体空间的变迁历程,由其引发的“过滤”“开放”“破壁”“映射”“压缩”等一系列空间反应,正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从异质到同一的属性强化、从他者到自我的主体赋权、从鸿沟到红利的价值增值、从符码到象征的表征具现、从离散到互嵌的结构进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崛起,要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阵地、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空间形态,就必须加快推进数字空间化进程,以各民族血脉相连的数字生存空间构筑历史命运共同体,以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数字治理空间发展国家政治共同体,以各民族互利共享的数字生产空间建设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多元文化交融的数字文明空间形塑精神文化共同体,以族际关系和美的数字交往空间打造社会生活共同体。
——载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
03
文章:
智能算法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表达与建构
作者:
徐晓美,刘若冰(北方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智能算法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范式和变革性技术力量,重塑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场域:使话语主体从“集体化”转向“原子化”、话语秩序从“有序化”转向“无序化”、话语表达从“固态化”转向“液态化”、话语诉求从“物质化”转向“精神化”。从话语审视来看:智能算法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引导力分散、传播力受阻、阐释力遮蔽、吸引力弱化等现象。因此,立足于智能算法的运行逻辑与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要求,应强化数字具象式话语表达提升话语影响力、嵌入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强化话语感染力、建构多维互嵌话语环境扩大话语凝聚力、供给优质话语资源增强话语吸引力,从而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
——载于《广西民族研究》
2024年第3期
04
文章:
新媒体场域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新进路
作者:
徐光超(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原文摘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场域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多层次的信息传播、实时性和互动性的提升、用户生成内容的广泛涌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等多个方面,使得新媒体传播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生态和格局。新媒体的主体“泛在”、信息的碎片化、去中心化,又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带来了全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拓宽新媒体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新进路。
——载于《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5期
05
文章:
“互联网+民族团结”的实践现状和路径优化——兼谈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
张劲松,陆豪(中南民族大学)
原文摘录:
置身于网络空间场域,“互联网+民族团结”实践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漫灌输出、强规则、低互动等功能桎梏,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以“基地”教育型、“创建”教育型和“技术”教育型等“互联网+民族团结”的实践类型为逻辑起点,梳理分析“互联网+民族团结”实践面临的互联网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网络民族团结宣传内容同质性、网络场域高地竞争力较弱、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突发性等局限,从技术治理层面的智能化、个性化、可控化等维度破局,为有效解决“互联网+民族团结”实践的技术理性问题提供思路。针对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离散性问题,一是要明确智能搭建民族团结教育的区域大数据平台的推行主体,二是要明确算法推荐技术应用的个性化导向作用,三是要合理引导社会网络传播中心化的发展进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性。
——载于《中南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
06
文章: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力方向与传播策略
作者:
刘博(天津大学)
原文摘录: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由于多维度互嵌关系与多面向复杂生态的存在,网络空间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在理论层面,网络空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塑应当着眼于框架共享、心理共振、价值共创等维度,以夯实认知共同体基底、增进情感共同体引力、强化命运共同体观念为主要发力方向,贯通中华民族团结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实践层面,对应于“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应着力于共享文化符号与民族形象的精准嵌入、群体共鸣感与个体代入感的提升强化、表达有效性与沟通有效性的协同提升,实现网络空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持续生成与巩固。
——载于《新疆社会科学》
2022年第6期
07
文章:
新媒体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
作者:
沈艾娥(西南政法大学)
原文摘录:
新媒体的兴起,给人们的思维言行及生活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给整个传媒生态与传播格局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新媒体的去中心化、个性化等特点,使得传统传播方式已无法适应于当前传播趋势。新媒体语境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面临传播手段单一,网络媒体“去中心化”,以及多重噪音干扰等挑战。通过整合传播定位、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及传播符号等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想在新媒体语境中进行有效传播,应顺应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和信息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好各种新媒体技术及其平台,消除传播壁垒,重视日常化平民化的“软传播”;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打造富有民族共同体特色的新媒体话语体系;丰富传播样态,搭建民族共同体传播的数据链平台,从而有效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效果。
——载于《民族学刊》
2021年第5期
✦
-END-
文字:曾瑜涵 刘琴
排版:付雅宁
责任编辑:周梦雨 杨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