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丨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的扎根分析

学术   2024-11-04 19:37   上海  


S

N

今日观点

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究——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的扎根分析


作 者:黄华莉,刘婧姝(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的普遍现象。实效性是衡量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实效性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学生认同是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实效性评测的重要指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为学生认同的构建提供了身份基础、实践基础和情感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身份认同、知识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同时,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存在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尚可、思想性和理论性偏弱的情况,又在消解着学生认同,进而影响思政课的实效性。可以从把握理论的彻底性、教育的规律性、文化的根植性和情感的共通性四个方向,进一步提升辅导员上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课;学生认同;实效性

ZHAO XIN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指导下,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思政课建设进步明显。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课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包括“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形策课”)在内的思政课教学,成为当前高校的普遍现象。继而,辅导员上思政课效果到底如何、影响高校辅导员上好思政课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实效性等问题陆续进入高校管理层的视野。


与此同时,辅导员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引发了学界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辅导员普遍与大学生年龄相近,有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话题,与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1];辅导员专注于陪伴成长而不是课堂教学,他们兼具“教师”和“朋友”双重角色,这是他们站稳形策课的“天然优势”[2];辅导员可将学生管理内容与形策课主题关联起来,做到“思学生之所思、忧学生之所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还有学者认为,辅导员承担了学生心理健康、党团建设、职业发展等任务,所以在教学上时常“心有余而力不足”[1,4-6];许多辅导员非科班出身,加上整体年轻化,其教学经验和能力都较为欠缺[1,6];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和思政课教学职责分属学工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个部门,导致其缺乏归属感,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不健全,也使实效性的评价难以落实[6-7];部分辅导员对角色定位缺乏准确认识,认为自己是兼职教师甚至认为自己是专任教师的“替补”[6-7]。这些研究主要从管理者和同行视角对辅导员上思政课展开讨论,而以作为课程对象的学生视角进行的研究却非常稀少。另外,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以归因分析为路径的说理分析,部分研究也采用数据说话来进行一般的统计分析,但统计分析揭示的是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本质上是很难解释因果关系的。

ZHEN XIANG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实效性是衡量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反映的是课程预期目标和课程结果之间的关系。上思政课的本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目标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而,思政课肩负着塑造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那么,上思政课的实效性就可以通过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情况来反映,而要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又必须首先实现学生认同,基于学生认同的价值塑造才是最可靠的和真实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认为,个体接纳某种观念和意识的前提是社会认同。它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是关于社会成员及其“显著感情和价值的东西”[8]209,是在“类化—认同—比较”(categorization-identity-comparison)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该理论有助于深化对学生认同以及辅导员承担形策课实效性的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和接纳不完全是针对知识和理论的,也是对课程讲授者及其赋予的感情和价值的认同和接纳。不过,辅导员承担形策课如何提升学生认同进而转换为实效性,其机理可能并不完全严格遵照“类化—认同—比较”的过程,因而需要进一步探索。


如前所述,目前仅有少量学者从学生视角对辅导员上形策课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典型代表如汤镇福,他对600个上过形策课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有68.17%的学生对辅导员承担形策课表示满意[9]。但其研究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满意度不能等同于实效性,二是问卷调查无法揭示教学过程信息,进而可能存在学生的偏好隐藏,三是纯粹的偏好数据展示无法探明因果逻辑。这些存疑的地方都与研究方法有关。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从学生认同视角出发,选取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此方法可以将理论和经验有机结合,避免纯粹理论分析的泛化和形式化。


(二)研究对象

项目组分别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进入H省的7所公立高校,根据质性研究的目的性抽样原则,共选取70名曾经上过由辅导员承担的形策课的大学生作为个案进行线下访谈。为确保研究信度和效度,项目组还对15名承担过该课程的辅导员进行访谈,以便交叉比对。出于隐私保护的考虑,本研究对受访者身份作了匿名化处理:辅导员身份编号为“FDY+序号(01—15)”,学生身份编号为“XS+序号(01—70)”。


(三)访谈设计

本研究将对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针对辅导员的访谈,则主要是围绕教学过程、感受与效果等问题展开。对于学生,围绕他们对辅导员上形策课的感受、问题及学生认同等展开交流。在访谈正式实施前,根据研究主题设计访谈提纲(见表1)。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录音逐字转换成文本数据。针对转录的文字材料,本研究采用的分析工具是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0Plus。本研究遵循了扎根理论的三阶段标准径路和编码规则,即“开放编码(open coding)—主轴编码(axial coding)—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最终构建了基于学生认同的辅导员承担形策课的实效性模型。

ZHEN XIANG

三、文本数据的编码

(一)开放式编码与初始范畴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按照筛选贴标签、概念界定和命名范畴的步骤,对访谈者的对话材料进行了反复现象化、概念化和范畴化的分析,不断挖掘概念之间蕴含的深层关联,结合概念的逻辑关系、出现频率高低,最终贴出396个标签,提炼出101个概念,析出16个范畴(见表2)。在此过程中,本研究从收集到的访谈资料中随机抽取个案A进行贴标签,并试图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一些概念和范畴。为避免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继续抽样,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自由编码并持续比较,逐渐修正前面的范畴,直至饱和。


(二)主轴式编码与类目归纳

从表2可见,开放编码数量过多,这时范畴的逻辑关系以及模型尚未明晰,因此需要将诸多数据单位连接起来,使大量零散的数据连贯起来,呈现一定的逻辑性,从而展现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16个范畴及其参考点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本研究的主题,最终抽象了副范畴和主范畴。主范畴包括陪伴成长、教学优势、身份类化、学生认同、多元知识权威、行动提升和教学实效。其中,多元知识权威、行动提升和教学实效是用以观测和评价辅导员承担形策课实效性的范畴或变量。


(三)选择式编码与模型建构

在主范畴和副范畴的逻辑关系已十分明晰的情况下,无须也难以再抽象和提炼更高维度的范畴或概念。那么结合对辅导员以及学生的访谈、编码、抽象及比对,最终本研究认为目前的编码及理论提取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围绕主范畴,发展出一条故事线。在描述故事线时,主范畴间的逻辑关系也得到了归纳和梳理,从而揭示了辅导员的育人模式与学生认同的关联,以及学生认同如何反馈出形策课的实效。

故事线可从教学的主客体两个层面来具体描绘。(1)作为教学主体的辅导员。他们从两方面影响学生认同,一是以陪伴成长来催化学生的身份类化,以此形成更高层次的认同。二是将陪伴成长转换为教学优势,促成学生认同的跃迁,进而提升形策课的实效性。(2)作为教学客体的学生。他们会对辅导员及自身身份进行类化,类化的结果会促成不同层面及程度的认同,并反映为具体的行动行为,来影响形策课的实效性。根据故事线,我们搭建了基于学生认同的辅导员承担形策课的实效性模型(见图1)。

ZHEN XIANG

四、研究发现与分析解释

根据模型图,结合访谈和观察的结果,可以进行以下解释和分析。


(一)认同构建的身份基础:辅导员与学生的情感羁绊关系网络

1.朋辈关系。辅导员面向学生上思政课,是将教学与教育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统一。加上辅导员普遍比较年轻,他们在指引学生成长的同时,自身也经历着发展,这种共同成长的需求及经历,在两者间建立了更为亲密的情感羁绊关系网络,表现为亦师亦友的朋辈关系。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态与程度还受辅导员的特质与风格以及学生个体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朋辈关系在不同辅导员与学生间存在异质性,这在访谈中得以印证。“导员(辅导员)跟我们关系很亲近,听说他好像也才(研究生)毕业没几年,我们班级聚会的时候,他还来给我们做饭。”(XS14)“我很怕导员,他平时就对我们很严格,在形策课上我们作为他的学生,是重点关注对象,他对我们更严格了。”(XS02)


2.全域管理。2017年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正式明确了辅导员对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全方位管理要求辅导员既要做教育者、管理者,还要做好服务,多重身份叠加使他们成为学生接触频率最高且最为依赖的教师。访谈发现,许多学生表示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他们都会首先联系辅导员。“辅导员说学生在哪儿他在哪儿,他应该课堂内外什么都管吧。”(XS11)“课外工作太多,战线又长,时间精力上面确实紧张,还是很怕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辜负学生。”(FDY05)


3.成长导师。大学阶段,学生要逐渐完成心理、专业、角色等各方面的蜕变。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在学业发展、情感认知、生涯发展等各方面都难免陷入迷茫,进而可能遭遇各种问题。辅导员上思政课,能够掌握学情实际展开问题分析和引导,不断廓清学生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辅导员是在进行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整全的人”(the whole man)的形塑,是学生的成长导师[10]67。“辅导员结合学长学姐的例子讲道理,很接地气,很真实,有时候我能猜到例子本尊是谁。”(XS42)


(二)认同构建的实践基础:陪伴成长转化成教学优势

1.话语亲和。福柯的话语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不再是主体从现实世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而是话语对主体的建构[11]252。由于辅导员普遍年轻化,易与学生建立朋辈关系,他们对学生的新话语体系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接纳度,更易于在授课过程中用这些话语缩短思政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上思政课的兴趣。如部分辅导员表示会在形策课上使用“爆改”“人生易如反掌”等合适的流行语,我们将其理解为话语亲和,可以成为在课堂中重构话语权力的策略。“我们集体备课时或者在师生座谈会上会有关注了解,他们说的什么话题和流行语我还算熟悉。在形策课上我也会用,效果还蛮好。”(FDY03)


2.知行合一。辅导员承担形策课更能实现知行合一。思政课偏重说理,辅导员的工作偏重实践,单纯的说理和单纯的实践都不能促成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而辅导员上思政课能较好实现说理和实践的统合。比如在访谈中,就有辅导员表示在讲授“确保粮食安全的中国策”专题时,会将用餐习惯与中央“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要求结合起来。再比如有些辅导员在讲授“聚天下英才,铸强国之基”专题时,将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就业形势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思政课是活的,和学生的日常结合起来,学生抬头率就会高,学生触动也会大些。”(FDY10)


3.课堂延展。辅导员由于存在陪伴成长的加持,能够实现“从课堂到课外”的延展以及“从课外到课堂”的回溯,有效连接教育、管理、服务等环节,实现心理健康、职业发展、专业学习等多个目标的兼容。访谈发现,高校的辅导员擅长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还努力探索“第三课堂”,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引入来强化课程实效。“辅导员的形策课比较灵活,不仅能见到优秀学长、学姐本人,有时候还能获得他们的私人联系方式,回头遇到个人发展问题,方便寻求帮助。”(XS70)


(三)认同构建的情感基础:陪伴成长催生身份类化

1.互动关系辅导员上思政课是在原有课外陪伴基础上增加了教学过程的陪伴维度,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既强化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学业互动关系,又为原有其他互动关系的增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借助频繁的互动关系,在他们之间形成“自己人”“我们感”的共同体意识[12]。“导员觉得我们在形策课上做的展示很好,她指导我们参加‘节能减排’大赛,还会贴心请我们喝奶茶,我们觉得很温暖,也会给她站台。”(XS42)

2.身份认知。辅导员走向课堂、走上讲台上思政课,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辅导员“师”的身份的认知,而且在辅导员上思政课的过程中,基于其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定位身份,对照职业及社会预期来明确自身心理与行为模式。“我以前认为辅导员就是个一般行政人员,没啥技术和知识含量。但当他走上讲台给我们上课时,我立马觉得他很强。”(XS37)“经过谈心谈话,我对他们的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有助于我上课时选择合适的话语和方式来引导学生。”(FDY13)


3.群体融入。同类群体的知觉更相近。辅导员要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应主动融入学生群体。辅导员上思政课的“唤醒”,也能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校园环境和更复杂的社会环境,在意识和行为上进行主动塑造来贴近社会对某种角色的预期。“形策课的备课压力太大了,还怕学生不抬头,会不断去思考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FDY09)“导员课堂上会用一些身边正反两面的例子引导我们做有价值的行动者,还会给我们搭建一些平台进行实践,能够得到别人认可还是很有成就感的。”(XS27)


(四)四种认同与价值塑造:学生认同的实现与提升

1.身份认同一方面,辅导员上思政课是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的职责所在;另一方面,辅导员上思政课具有较好统合教育教学、课堂内外关系的优势,使得其可以全过程作为党和国家这一“真主体”的代言人进行思政教育工作[13]。这可以促成学生对辅导员上思政课的身份认同。“同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要做那么多行政工作,上课又努力,我们学生还是很认可辅导员的。”(XS17)


2.知识认同。以形策课为例,辅导员登上讲台前,均要经过精心准备及多轮的集中备课,同时,其讲授主题均是现实当下和学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数据新且权威,单位课时的知识紧凑且体系化,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辅导员上思政课的知识认同。“辅导员上课很认真,讲得很清楚,知识量很大,举的例子理解起来很轻松。”(XS04)


3.情感认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拥有时空上的最大贴合度,这种贴合度会在师生间营造稳定的情感羁绊。从情感羁绊到情感认同再到课程实效性有一个转化过程,它是通过信任感和意义赋予来实现的。由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存在更亲密的互动关系,所以更易获得情感认同。“辅导员为我们顺利就业付出了很多,这学期她给我们上课我们才真正了解到当前就业形势有多严峻,这个时候我们大部分都已经落实了工作,就觉得我们的辅导员像个天使。”(XS22)


4.价值认同。辅导员的工作和思政课的任务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立德树人,要将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价值观内化至学生内心,但这种内化又非简单的和单向的劝服或说服,而这恰恰是目前思政课教学中的常态。辅导员承担形策课有助于在平等交流和相互学习与成长的环境下,培养其独立、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避免学生对知识灌输及单向劝服产生抵触,从而自觉实现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我的辅导员还不错,很有亲和力,人也很正,也很努力,说到做到,上课不教条,没有假大空,她给我们讲的我们还是很信服的。”(XS14)


(五)提升与消解:辅导员上形策课的实效性及其限制

1.多元知识权威。以形策课为例,辅导员参与最广泛,课程内容的时代化特征最突出,总课时短、单位课时知识量庞大,这不仅考验着辅导员的综合知识储备和教授方法的驾驭能力,还对辅导员是否能成功引导学生的政治认知和价值判断等提出了挑战。加之,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AI的迅猛发展,使知识创造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同时,知识扩散的速度和形态也在不断迭代,这对传统知识权威格局造成巨大冲击[14],直接反映为多元知识权威消解学生对辅导员上思政课的知识认同,进而影响对辅导员的身份认同。“网上的形策课资源很多很新,有时候我觉得课堂学习还不如自己学效率高,有很多名师比我们辅导员讲得好。”(XS19)


2.行动提升。学生认同加深是意识层面的变化,它会作用于行动的改变。“我们上了辅导员的‘确保粮食安全的中国策’专题后,立马就在学院提出了光盘行动倡议,现在节约粮食的观念已经扎根了。”(XS14)“我是在辅导员给我们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讲后,对自己的使命与职责有了新认识,并向辅导员表达了积极的入党意愿,现在已经是一名预备党员了。”(XS31)当然,学生认同的加深并非一蹴而就,它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行动提升需要更长的观测周期。同时,我们在访谈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体异质性,这种行动提升也会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会认为辅导员上形策课是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套话语说教,上课会有无所谓的态度,也不好好听讲,以前是啥样,以后变化也不大。”(FDY10)


3.教学实效。事实上,辅导员对学生的陪伴成长可以转换为独特的教学优势,更易收获学生认同。这在专任教师和辅导员之间形成了认同差序:前者多停留于身份认同和知识认同,后者则可深入到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学生认同的加深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具体来说就是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形策课,对时事政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们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辅导员上形策课的理论驾驭能力、说理的圆满度、思想的深邃新颖度以及讲授的从容度方面也提出了改进和提升意见。“辅导员讲例子讲得蛮有趣,但在系统讲理论方面不够透彻,我们会有些懵。”(XS38)“现在我们国家这么重视文化自信,但辅导员在讲解的时候只能泛泛而谈,深入不下去,不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XS49)

ZHEN XIANG

五、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实效性提升策略

(一)以把握理论的彻底性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力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5]9-10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实效性,首要就是提升其思想引领力,核心在于提升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掌握程度。

1.加强辅导员理论学习培训。既要加强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学习掌握,也要加强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掌握,不断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树立并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升理论学习内驱力,增强理论洞察力。


2.规范批判思维学习训练,辅导员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批判看待西方自由主义等思想理论,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充分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在中西方理论的论战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升课程的思想引领力。


3.加强实践演练,辅导员要走入社会大课堂中去。辅导员上思政课的本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辅导员不仅要学以致用,深入观察社会,深化学习认知,提升学习境界;更要走入社会大课堂,从社会大课堂中汲取养分反哺课堂,尤其是要增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


(二)以把握教育的规律性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问题化解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前进的动力。学科背景的差异、理论积累的有限、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无限被需要的张力、教育对象和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等诸多因素都会为辅导员上思政课的实效性带来挑战。但万变不离其宗,辅导员要化解这些问题和矛盾,就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把握教育的规律性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问题化解力。


1.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统一起来,辅导员应不断树立并提升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使之成为辅导员上思政课拥有说服力的力量来源,不断赢得学生的尊重、理解与认同,实现从客观现实到思想认识的转化与推进,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2.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以身教促言教。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强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能切实做到言行示范,学生对辅导员的思政话语的信服度自然会提升,辅导员教育话语的价值力量便得以凸显。


3.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践行学生本位理念。高校辅导员要在准确掌握学情目标、学生心理、学情特征、学情发展趋势等基础上,在思政课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话语,强化教育叙事能力和方法引导能力,在切实满足学生发展进步的心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而达到价值塑造目标。


(三)以把握文化的根植性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文化感染力


思政课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实效性还在于提升其文化感染力,核心在于从本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通过把握文化的根植性强化师生共鸣。


1.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魂脉”元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产物,辅导员要善于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脉络,把握内涵和特色,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理念,以自身坚定的价值认同实现思政课堂上掷地有声的价值传播。


2.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根脉”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的共同沉淀,是血脉深处的共同价值认同。辅导员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在遗产里寻瑰宝,在典籍里寻圣言,不断增强自身文化底蕴;也要有意识加强地域性特色文化学习,以增强对不同地域学生教育引导的针对性。


3.从时代文化中汲取“新质”元素文化具有时代性,大学生群体是时代文化的弄潮儿,辅导员群体普遍年轻化,要主动在以人工智能、网络文化为典型的时代文化中汲取教育元素,加强对时代文化元素的批判性吸收;要根据现实语境,感知学生话语脉搏,对接学生话语需求,创新思政话语符号的组织与应用;尤其要培育数字化能力,使用数字技术使思政课活色生香。


(四)以把握情感的共通性提升高校辅导员上思政课的情感亲和力


思政课要达到塑造价值的目标,就必须强化具有情绪性的情感教育。辅导员以对情感共通性的把握和应用来实现稳定持续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共鸣提升学生对思政课价值教育的接受度。

1.持续激发调动学生情感。情感是亲和力的基础,辅导员在上思政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认知层次、发展阶段、性格特点等为锚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和叙事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情绪,并转变话语特质,以鼓励性、赞赏性、认可性、趣味性的生动话语驱动学生乐享思政课。


2.高度重视向学生传递情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其价值塑造可以通过情感的传递实践予以实现。辅导员要注意把握情感传递的多重维度,合理运用“由事及理”“由物及物”“由景及人”等方式,输出情感关怀、经验感悟,于真诚分享的氛围下促进师生共情关系的构建,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


3.善于调控升华学生情感。情感具有不稳定性,但情感的支撑结构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辅导员可以通过灵活统合课堂内外、教育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实际帮扶和精神支持等多组资源,促使情感升华成正确的价值,情感认同一旦升华成价值认同,学生就将不断清清晰自身定位、端正发展态度,表现出行动自觉。


ZHEN XIANG







参考文献

[1]张岩冲.高校辅导员兼任军事理论课教师的SWOT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3).

[2]尹兆华.基于“四度能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探索[J].高校辅导员,2023(1).

[3]黄巧仙,周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4]沈晔.高校辅导员开展形势政策课的现状与改进途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1).

[5]王丽君.从授课关系谈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以形势政策课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12).

[6]王海宁.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

[7]刘艺,陶丽.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证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3).

[8]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9]汤镇福.论高校辅导员如何讲好形势与政策课:基于600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0(8).

[10]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12]杨宜音.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2008(4).

[13]邵献平,杨琦.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主体”关系论[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14]鲍威,陈得春,佟琳楠.美德是否可教?高等教育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黄华莉 刘婧姝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END-

来源:《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年第5期

排版:吕娜娜

责任编辑:周梦雨 



交大思享+
本账号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秘书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院的官方账号,旨在为全国高校思政工作者搭建思想交汇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