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有效应用的策略
——以三年级教学单元《创作数字作品》为例
光善慧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教育体育局,230011
作者简介
光善慧,本科,高级教师。
本文目录结构
摘 要
深入分析《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的核心素养要求、课程结构规划及实施路径,提出了策略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遵循《教学指南》开展教学设计,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
信息科技;教学指南;有效应用;策略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科技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简称《教学指南》)及配套课件[1]为信息科技教学提供了依据和素材,有助于促进信息科技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将从《教学指南》的核心内容出发,探讨其有效应用的策略,以期为提升信息科技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教学指南》的课程目标是通过信息科技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整体提升[2]。许多教师反映,2024年人教版信息科技教材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其优势,如修订后的内容具有时代性、更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教材内容在设置上更注重跨学科学习,并将信息科技与多学科相融合,如语文、数学、科学等;此外,课件、指南、视频、软件等资源配套更丰富等。因此,如何用好新教材,成为广大教师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1 《教学指南》理解上的误区
目前,《教学指南》在全国的应用仍处于推广与实施的初级阶段,具体的应用情况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存在差异。从目前应用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对《教学指南》理解上的误区,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理解偏差:部分教师可能对《教学指南》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偏离了《教学指南》的初衷。第二,以往教学模式的惯性: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师采用《教学指南》中倡导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如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等,课程设计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第三,认为课程设计难度大,难以实施:由于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纳入国家课程,各地使用的都是地方教材,大部分内容难度偏小,且以技术学习、应用为核心,反而显得现在的《教学指南》课程设置难度上升,惯性思维导致部分教师感觉课程难以实施。第四,跨学科整合困难: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科壁垒、教师协作等因素,跨学科整合面临较大困难。当然,以上误区并非普遍存在,且随着《教学指南》的深入推广和实施,这些问题有望逐渐得到解决。
2 《教学指南》的有效应用策略
2.1 充分理解《教学指南》的内容与目标
信息科技教师应深入研读《教学指南》,理解其编写理念、教学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方法等。《教学指南》是信息科技课程实施的基准性参考依据,它明确了课程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2 加强培训与学习
第一,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针对《教学指南》的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和分享,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其中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教研活动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信息科技教学发展的需要。第二,应组织优秀教师在校内或区域内开展示范课活动,展示按照《教学指南》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法和技巧。第三,应组织校内或区域内优秀教师开展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探索,开展有效的课程活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2.3 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二次开发
教师在使用《教学指南》时,应充分考虑本校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学校的教学资源等。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指南》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二次开发,细化教学设计,设置评价方案,以确保实际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难度和深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项目式教学活动。
2.4 注重跨学科融合 拓宽教学视野
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应注重将信息科技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通过跨学科教学项目,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室、网络资源等,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信息科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5 灵活运用配套课件和教学资源
为了便于教学,减轻教师备授课压力,《教学指南》配套设计了丰富的课件和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教学指南》中的重难点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基准性的参考模板。教师在使用时,应灵活运用,根据实际学情进行二次开发,以增强资源的教学适用性。
3 《教学指南》内容二次开发案例
建议教师要用好《教学指南》,就要建立系统思维,根据学情整合应用,对《教学指南》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本文以《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创作数字作品》一课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课的原设计比较朴实,认识、制作、展示内容基本按照以往教学步骤推进。为激发学生兴趣,二次开发将课程思路稍微进行调整,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结合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调查、设计、制作和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分析、综合、创新等高阶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经过实践,教师对二次开发后的教学设计反响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教学效果更明显。
3.1 课程目标设置
第一,信息意识方面:通过系统调查数字作品,使学生掌握当前数字作品的类别、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提升分析辨别、整理筛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意识。
第二,计算思维方面:小组共同合作,在简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意识地把问题划分为多个可解决的小问题,通过解决小问题,攻克整体问题,并将其迁移运用于其他问题的解决中。在数字作品构建与优化实践中,学生能掌握所接触到的算法概念和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3]。
第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方面: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提供的资源,鼓励学生围绕创作数字作品创新项目设计,如改进现有功能、开发新应用场景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四,信息社会责任方面:通过探秘创作数字作品及平台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识别数字作品的优劣,提高数字作品质量;树立自信,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2 教学流程
项目导入: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学校准备举行一个数字作品大赛,为了准备这次比赛,各班同学都在精心筹备,小雨所在的三年级(3)班也不甘落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基于真实情境,问题驱动)。
设计意图:基于STEM理念的课程二次开发,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搭建各类活动平台,让学生闯关,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通过调查、设计、制作、展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1)第1课时《认识数字作品》活动设计
活动1:课前调查。师生畅所欲言,展示平台提供的优秀数字作品,如《少年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系列动画片》《中国传统艺术展》《快乐读书吧数字小报》等,并提问:这些作品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数字作品?作品有何特点?你还了解哪些类型的数字作品?安排学生分两组,发放调查表,通过市场调查、参观走访、网络搜索等形式,对当前数字技术、数字作品的特点、类型、功能、不同类型的数字作品制作软件等进行全面调查。要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如拍照、录像、拷贝等,以及整理分析资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信息意识,并学会全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活动2:调查分享。课堂上,两组学生分别上台汇报调查结果,了解数字作品的不同类型,讨论数字作品的特点、科学原理和应用领域。可以让家长协助制作PPT,使汇报更精彩,在实践中初步学会制作数字作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并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参与的兴趣。
活动3:了解数字作品。数字作品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一类或多类元素的集合体,可以表现一定的主题。不论是静态的数字小报,还是动态的数字相册,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学生收集到的数字作品进行展示,使其大概明白数字作品包括数字相册、数字小报、视频、演示文稿等类型,各小组讨论确定本组要制作的数字作品方向,最终第一组选择制作数字相册、第二组选择制作数字小报。
(2)第2课时《设计数字作品》活动设计
活动1:小实践。两组同学针对选好的数字作品,开始分组实践。探究本组用到的制作技巧和规律,了解数字相册和数字小报呈现的科学原理及制作的方法、技巧。第一组制作数字相册:经过反复操作,学生了解到数字相册的制作主要涉及图像采集、处理、编辑、排版设计以及输出制作等步骤。按照需求,将小组成员分为图像采集组、图像编辑组、设计排版组、制作组。第二组制作数字小报:经过之前调查的经验及反复实践,学生发现制作数字小报的软件众多,如PDF、PPT、Word、图片等。根据需求,小组成员分为PDF组、图片海报组、PPT组和Word组。
活动2:“设计思维”工作坊。两个组根据前期搜集的材料,设计各自数字作品的图案布局、照片、音乐等,设计数字相册和数字小报模型。第一组学习数字相册制作软件,第二组学习数字小报制作软件。学生在了解设计模型后,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修改完善各自作品的设计图。
活动3:分享设计图。设计图做好后,教师组织两组分享自己的设计图,同时说清楚以下内容:设计的作品主题、作品具备的功能、应用的场景、设计的创新点等。通过分享,各组分别评价对方的设计图并提出修改意见,再优化各自的设计图。
(3)第3课时《制作数字作品》活动设计
活动1:选择制作数字作品的材料。教师可引入AR/VR、3D打印等技术,增强展示的互动性。也可使用编程语言如Scratch、Python来创建互动元素。学生学习数字相册、数字小报的制作技巧,包括排版、配色和数字元素的应用等。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如编程工作坊、设计软件应用的教学指导;也可以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或研讨,提供行业视角;还可以由教师学习后对学生进行培训。
活动2:创意制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自主完成作品制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确保项目按时推进并可持续优化。
第一组制作数字相册:学生精心挑选数字图像,为相册提供基础素材;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加工,如裁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以优化图像质量。为相册添加文字说明,如标题、时间、地点等,增强相册的故事性和观赏性。根据主题和目的,对图像和文字进行排版设计。注意布局、字体、配色等,以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数字相册。将排版设计好的相册输出为可播放的格式,如PDF、HTML、视频等。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数字设备上浏览、分享相册了。
第二组制作数字小报:启动文字、图形处理软件。根据设计好的页面布局,插入图形、文本框和照片等素材。插入艺术字标题,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并调整格式。在形状中填充图片,调整大小和位置,完善作品。保存文件,发布数字小报作品。
(4)第4课时《数字作品展示会》活动设计
活动1:作品展示会。学生策划本班数字作品展览,包括场地布置、作品安装、宣传推广。利用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线上展览,拓宽观赏者的范围。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最后让学生将完成的数字作品分享到数字平台上。
活动2:作品评价。依据创新性、技术运用、美学价值、跨学科整合等维度进行评分。设立评委团,可包括教师、学生代表、外部专家和行业从业者。选择排名前5的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学校数字作品比赛。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要体现三个维度:一是过程评估,观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情况和问题解决能力。二是作品评估,评价学生的数字相册和数字小报的创新性、技术运用和整体效果。三是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相互提供建设性意见。
3.3 评价建议
建议按照表1来设计评价内容。
表1 评价内容表
活动3:活学活用。鼓励学生将数字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收集他们的反馈并进行改进。引导学生探索使用更多数字创作工具和技术,进一步拓展数字创作能力。
4 结语
《教学指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教学提供了科学指导。有效应用《教学指南》需要教师深入理解其内涵,明确教学目标;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实践能力培养;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使信息科技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信息化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408/t20240805_1144254.html.
[2] 朱莎,吴砥,李嘉源,等.一种基于xAPI规范的学生数字素养行为数据采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湖北,CN202310099912.8[P].2023-06-23.
[3] 宋春雷,杨素红.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12):58-59.
本文发表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4年10月第20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 苗渲明
排版 | 张鑫
发布 |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