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在京召开

科技   2024-10-12 20:19   北京  

10月11-12日,第三届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GUAF)在京召开。本届GUAF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CAHE)作为轮值主席主办。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张大良,副会长、秘书长李楠,欧洲大学协会(EUA)主席乔瑟普·加雷尔,美国教育委员会(ACE)协理副主席冈花弘直,非洲大学协会(AAU)研究与项目部主任弗雷德里克·阿托·阿玛,阿拉伯大学协会(AArU)秘书长阿姆尔·埃扎特·萨拉马,东盟大学网络(AUN)执行主任乔蒂斯·迪拉蒂蒂,印度大学协会(AIU)主席维奈·帕塔克,加拿大大学协会(UC)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加布里埃尔·米勒,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高等教育中心(ENLACES)秘书长费尔南多·加斯顿·索萨·泰斯等九大成员组织负责人出席论坛。EUA秘书长阿曼达·克劳福特、高等教育政策部主任迈克·盖贝尔,AIU秘书长潘卡伊·米塔,AUN执行副主任塔纳潘·莱普拉科布苏普、首席战略官科恩·拉塔纳戈苏姆先生、高等教育数字化技术专家武拉尚·东庆达,AArU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穆罕默德·齐亚德·阿马拉,学会行政顾问张文忠、副秘书长郝清杰、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等3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由张大良和李楠主持。

管培俊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在九大组织携手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务实成果。全球论坛基础牢、起点高、前景广。他指出,面向未来,学会愿同各组织一起推动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不断向前发展,积极发挥各自优势,产出更多具有区域甚至全球影响力的合作成果;一起加强彼此间互学互鉴、合作共赢,为成员高校提供对话交流、信息交换、知识共享的平台,鼓励成员联合开展科研活动;一起增进人文交流、共谋发展机遇,探索开展文化体验、短期交流等活动,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和相互学习。

本次论坛共设有“数字化与教育的未来”“学术生涯发展”“毕业生能力标准与培养”“STEAM教育”“GUAF的未来”五大议题。

围绕“数字化与教育的未来”议题,迈克尔·盖贝尔介绍了成果报告初稿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与会代表分享了各国、各区域数字化教育的工作案例,并一致同意继续完善联合报告和区域报告,并择时发布。

围绕《联合声明》议题,迈克尔·盖贝尔作专题工作总结。与会代表建议,要根据各国、各区域特点和需求,发挥GUAF成员组织在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等方面的作用,增加各方了解和互信,克服挑战,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等教育资历互认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围绕“学术生涯发展”议题,阿曼达·克劳福特作引导性发言。与会代表认为,学术生涯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政策层面的引导、学术环境的优化、以及学者自身的不断努力。学术界不仅要关注研究成果,还要注重对社区和社会的实际贡献,促进学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建议GUAF在大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方面开展研究,引导社会和政府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发展。

围绕“毕业生能力标准与培养”议题,弗雷德里克·阿托·阿玛作引导性发言。与会代表表示,毕业生能力标准的制定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大学在课程设计中要融入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跨学科合作,要重视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的技能,兼顾“软技能”与“硬技能”的关系。

围绕“STEAM教育”议题,阿姆尔·埃扎特·萨拉马作引导性发言。与会代表认为,STEAM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创新和协作应对新时期的挑战。与会代表还讨论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效实施STEAM教育,以及如何将这一教育理念融入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期待在各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推动STEAM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

围绕“GUAF的未来”议题,与会代表分享了各组织近一年的工作进展和近期工作计划,围绕2025年GUAF未来工作做了深入探讨,就2026年GUAF轮值主席推选方案达成一致意见。潘卡伊·米塔介绍了2025年优先事项议题构想,宣布第四届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将于2025年9月下旬在印度新德里举行。

在论坛闭幕式上,与会成员组织代表共同发布了《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 的联合声明》。随后还举行了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轮值主席交接仪式。张大良将GUAF旗帜交给第四届GUAF轮值主席AIU主席维奈·帕塔克、秘书长潘卡伊·米塔。

张大良在致闭幕词时指出,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各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GUAF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正是践行大学联合会全球论坛发起的初衷,为全球高等教育合作打造了新的平台,联结了思想,启迪了智慧,加强了交流,激励了合作,凝聚了共识,增进了友谊。面向未来,希望GUAF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各成员组织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围绕优先事项议题开展更密切、更深入的交流合作,既重视“高精尖”的研发合作,也开展“接地气”的学生流动,以互利合作解决人类共同挑战,以交流互鉴赓续各国、各地区传统友好,为促进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装备的能量,技术的方向!《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科技类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