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是谁高兴太早?

文化   财经   2024-12-13 18:30   上海  

今天A股没少跌,群友都沉默了。


周一乐观,周二恐慌,周三周四乐观,周五恐慌,这是不是你们本周的真实写照?

 

其实拉一下上证指数周K线,你会发现是个标准的十字星,没涨也没跌。所以股市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你的情绪要是跟随它每天起起伏伏,那我只能说且得修炼呢。

 

本轮经济磨底需要更长时间,股市疯涨不会马上到来,很多人还是不明白这里面的基本逻辑,总在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上涨预期,今天我就掰开揉碎,再给你们讲讲。

 

过去30年经济飞速发展,来源于两大因素:生产率提高、债务扩张


生产率提高,体现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而债务扩张则以土地财政放大信用货币为代表。

 

前者是良性的发展,而后者则不可持续。

 

过去房价疯涨,是掏空了1个家庭6个钱包,外加未来30年债务,换成现金购买房子,进而流入社会创造的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借贷的方式,提前透支未来,实现了超额经济增长

 

现在债务扩张周期到头了,偿债压力反过来导致信用收缩、消费降级,进而导致需求放缓、价格低迷,企业收入与居民收入减少。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有个经典的叫法:通缩螺旋

 

继续往下推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就清晰明了:生产率提高方面,要推动工业社会向科技社会转变,债务扩张方面,要化解不良负债、提振有效需求、稳定资产价格。

 

所以财富密码,就藏在未来方向之中,比如科技板块与新质生产力,再比如化债与兼并重组,同时稳住楼市与股市,不能让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

 

所有政策措施不会马上产生效果,哪怕你天天用功读书,也要到期末考试才能看见成绩提升,经济就更是如此。

 

9月底的暴涨,涨的是极度低估的估值修复,以及政策转向的悲观预期修复,但这种涨法只能有一次。


接下来必然要看到政策转向,产生实际效果后,市场才能迎来第二波爆发。


....................................

今天聊一下个人养老金全面实施的问题。
自12月15日起,所有人都可以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同时,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每人每年12000元的额度,缴纳至指定的个人账户,可以抵税,金额完全归自己所有,退休后可取出。
如果想了解得更详细,可以看这篇文章《投资视角解读个人养老金的收益秘密》。
不过今天不是要聊这个,而是要跟大家分享点别的。
因为我本人是在香港缴纳“强积金”的,香港没有现收现付的社保,不需要年轻人交钱给现在的老人养老。
每月收入超过7100港币的雇员,要缴纳月工资5%作为强制性的供款,交到自己的强积金账户,作为自己未来的养老储备,上限为每月1500港币,即每年18000元,也可以抵税。
而在强积金账户里,有很多可选的基金配置,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对自己的养老金风险偏好来进行选择,比如我选的就是“增长基金”和“均衡基金”各50%的组合,属于稳健选手
激进一点的,也可以选择“北美指数追踪基金”,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1%,有机会在30年后给自己攒出很大的一笔养老钱;保守一点的话,也可以选择“保守基金”或“65岁以后基金”,基本上就是货币基金了,肯定不会亏着。
但总归,这么多基金里唯一一个年化收益为负的基金,就是“中国股票基金”,这要是看到自己的养老钱这么多年,给跑出了个负收益,我估计换了我,我都得气出高血压。
我的内地个人养老金账户里,配置的是FOF基金,底层资产都是A股。我当年足额交了12000块钱,是按照年化收益8%的收益测算的(新兴市场,这不算高)。
结果买进去第一年就跌了,哈哈哈,我无语了,给我干不会了都。这样的话还不如放我自己手里炒股,亏也亏个明白……回头我打算找机会,换成债券啥的,至少保本……


如果您有如下需求,可扫码加博主微信:

1.「知识星球」用户

2.想加入「投资成长群」,跟大家一起抱团取暖,加油打气

3.对境外资产配置,香港身份规划,港卡办理及海外券商开户等感兴趣,可加我微信免费解答。

思索的瓶起子
上市公司财报及基本面分析/《雪球》约稿作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香港保险代理人/全球化资产配置欢迎找我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