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全球最强自有品牌零售商

文化   财经   2024-11-25 18:54   上海  

名创优品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可能也买过他家的东西。

这是一家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自有品牌生活家居零售商,如果按销售总额计算,名创优品目前已经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自有品牌零售商了,要知道它于2013年创建,至今仅有11个年头,可见发展之迅猛。

早期名创优品的发展,走的是日系风包装,无论是名字类比无印良品,还是logo仿照优衣库,总之努力让消费者将自己当成一家日籍品牌,以提升自身品牌力。

要知道当前名创优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无印良品,品牌力完成了从0到1的搭建,所以公司于2022年8月宣布,进行“去日化”整改。

过去日本商品是做工精良的代名词,而国货总被认为粗制滥造,现在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这种固有认知也在不断颠覆,国货崛起是大趋势,而名创优品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这里我要吐槽一下,这种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财报,看起来脑瓜子嗡嗡疼,杀死一大片脑细胞。而名创优品绝对是其中翘楚,太他娘恶心了。

恶心的点在于,在2023年之前,它每个财务年度,是从上一年7月1日计算到当年6月30日,而不是计算自然年,所以看起来相当别扭。

然后自2024年开始,公司把财务年度计算周期,改回了自然年,这就导致公司2023年度的财报,变成了一份只有6个月的财务报表,前后还没发对比,那真是相当难受。

上面三张图,是我截取的公司2023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情况,怕大家看不懂我解释一下,左边一行是22年7月1日-23年6月30日的数据,右边一行是23年7月1日-23年12月31日的数据。

因为修改财务计算周期,所以导致了这种特殊情况,大家凑合看吧。两栏数据没法比较,我也就不放数据分析了,直接用嘴讲

上图是2024年半年报的数据,写得依然是不清不楚,我在下面标注了每列数据对应的时间段,给各位阅读财报做个参考。

一、企业质量与财报分析

1.1、企业情况与业务简介

名创优品是一家提供以IP设计为特色的潮流生活家居产品零售商,主要覆盖包括生活家居、小型电子产品、纺织品、包袋配饰、美妆工具、玩具、彩妆、个人护理、零食、香水、文具、礼品,共计11个主要品类,以时尚、创意、高品质、高性价比为主导,吸引消费者购买。

公司旗下目前有“名创优品”和“TOP TOY”两大品牌,其中“名创优品”主打生活家居,而“TOP TOY”是诞生于2020年的潮玩品牌,产品覆盖盲盒、积木、手办和拼装模型等。

截止到24年6月30日,公司“名创优品”品牌在全球共有6868家门店,包括国内4115家和海外的2753家。24年上半年共计新增455家,国内新增189家,国外新增创纪录的266家,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国外市场的新店增速明显高于国内。

“TOP TOY”品牌目前共有门店195家,其中24年上半年新开47家,同样增速极高。

从上图能看出,如果与23年6月相比,公司在一年内,新开了超过1000多家“名创优品”门店,海外566家,国内511家,扩张速度极快。

公司门店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合伙人模式、代理模式和直营模式,前两种都属于第三方门店,也是公司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的主要途径。这里我展开讲一下:

合伙人模式是公司授权合伙人使用品牌IP,并在门店运营环节提供指导,并按约定比例进行门店销售分成(名创优品拿走营业额38%,其中食品33%),合伙人保留剩余营业额,并行承担开店投资支出与运营费用,公司保留店内产品的所有权,直至向消费者售出为止。

在这种模式下,名创优品可以以轻资产的方式迅速扩张,甚至还能无偿占用一部分资金,合伙人需要缴纳25万的货品保证金,以及每年1.98万的品牌使用费,因此自身扩张风险极低。

合伙人承担了投资风险,为的就是依靠品牌赚钱,根据上表测算,合伙人一般可以在1年到1年半的时间,收回门店装修成本,因此投资风险可控。

代理人模式主要在海外市场应用,通过与本土代理商合作的方式,扩张门店。代理人模式与合伙人模式的不同,主要是店内产品归属权的区别,公司将产品发货给代理人后,所有权就转交给代理商了,公司不参与营业额分成,类似纯粹的IP与货源的提供方,所以这种模式公司的利润率,比合伙人模式要低。

最后就是直营模式,由公司自行投资自行管理。由于需要前期重资产投入,因此运营风险较大,但同样潜在投资回报也最高。

为什么公司海外新开的直营店较多,这有点像苹果旗舰店的逻辑,公司会寻找国外大城市,以直营店模式进入该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代理人加盟,所以数据的背后,能看出公司商业模式的选择方向。

毕竟国内门店数量已经很多了,未来新店扩张速度很难保持高增长,因此我认为,海外市场,将会是公司未来主要业绩发力点,这也是公司加大海外直营店投资的主要原因。

按照公司24年半年报的数据,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5%,业绩表现良好。分市场来看,中国内地收入增长17.2%,海外市场收入大涨42.6%,所以这也证明,海外市场的增速更高。

并且拆分品牌与收入来源后能看到,内地“名创优品”品牌实现16.5%的收入增长,是因为门店数量增加了16%,而单店销售水平下滑了1.7%。也就是说,现在内地营收,全靠新增门店数量在撑着,单店销售水平基本稳定。

而海外市场的增长,来源于21.8%的门店数量增长,以及16.3%的单店销售水平增长,也就是说单店销售额,还有进一步上涨空间。内地“TOP TOY”品牌收入增长了37.9%,同样是门店数量上涨+单店销售额增长。

所以未来一旦内地“名创优品”门店数量饱和,不再增长后,公司业绩驱动引擎,就全靠海外市场,以及新品牌“TOP TOY”了。

当然也需要注意,虽然海外营收增速高,但由于直营店占比较高,前期投入较大,所以公司也没赚到那么多利润。

虽然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5%,毛利润同比增长37.9%,但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也就是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5.8%,主要就是直营店租金、折旧摊销、海外物流成本等等。

所以使得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2.42亿元,同比仅增长了17.8%,低于营收和毛利润增长。

海外市场主要是面向未来,一旦公司品牌成功开大某国市场,那么后续营收与业绩放量,才是真正的看点。

1.2、核心竞争力分析

我读完公司财报,认为名创优品的核心竞争力有三点,分别是IP联名加持、高效且面向市场的产品更新、强大的供应链系统

目前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以IP设计为特色的零售商,为的就是区别一般产品,从而提升自身品牌价值与销售溢价。

名创优品利用自身门店渠道网络,与那些想要变现的文化IP,正好形成差异互补,IP联名可以赋予生活家居产品情绪价值,从而提升产品单价与毛利率。

从上表能看到,IP联名产品比一般商品相比,售价普遍贵20%-150%,且年轻消费者对IP产品的消费欲望更强。

当然做IP联名产品,要给IP版权所有方付费,越大的IP概念,如迪士尼,版权费用越高。所以它对利润率的贡献,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在产品端,公司更新效率极高,因此可以不断推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新产品进入门店。我个人也比较爱逛名创优品,就是因为每次去,都能发现一些感兴趣的新玩意,经过分析后我才知道,这得益于公司推出的“711”战略。

所谓“711”,指的是每7天,要从1万个设计提案中,筛选出100款新产品,以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更新。

公司自建网络智能筛选系统,快速识别消费者的兴趣变化,并根据已有商品的销售业绩,动态反馈,不断淘汰那些销售状况不佳的商品,并上架新开发产品。

目前公司产品数量接近1万个,依托4大设计中心,保持每周更新100个新品的研发频率,相比那些产品长期不变的零售商,名创优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强。

想要不断更新产品,离不开供应商的支持。名创优品当前已与超过1400 家制造商合作,保障新产品的质量与制作速度,同时依靠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基于以上原因,名创优品可以不断提供高颜值高品质、低成本低价格的新商品,从而持续保持品牌竞争力。

1.3、财报分析

名创优品的财报数据有点乱,我就直接用文字表达了。截止到24年6月,公司拥有总资产157亿,负债60亿,以大约20%左右的速度成长。

公司账面有65亿现金,19.5亿存货,用于日常经营,有息负债金额极低,现金流状况较好。但公司今年9月份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以62.7亿元的现金,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未来公司现金总额将大幅下降。关于收购我们后面再讲。

公司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速较高,23年6月时固定资产仅有5.35亿,而到了24年中变成了10.48亿,无形资产一年内也增加了11.5亿,达到了20.36亿之多,我估计是房屋租赁使用权资产,以及IP授权的无形资产。

这说明海外直营店的扩张,使得公司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金额快速上涨,并且公司在IP联名方向投入较大。

关于营业收入部分,前文讲的差不多了。虽然公司营收增速较高,但由于销售费用金额大幅上涨,归母净利润并未大幅增长,甚至还出现了小幅下滑。

如果以6个月为一个周期计算,23年7-12月,公司税后净利润为12.56亿元,而24年1-6月变成了11.77亿元,利润端环比有所下滑,当然同比去年上半年的10.18亿,净利润依然增长了16%左右

1.4、对未来的看法

对于名创优品这种生活家居零售商,其业绩成长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①单店平均销售额;②单店利润率;③门店数量。

公司提升单店平均销售额的方法有几种,其一是做IP联名,提高商品售价,其二是提升单店规模,这一点需要第三方合作伙伴投入资本,其三是尽可能将店铺开在更好的区位,提高客流量。

后面两种方法,都要依靠合伙人或代理人的能力,公司自身无法控制,所以才有了第一种方法,公司不断加大IP端的投入。

当然收购永辉超市股权,就是公司利用闲置资金,在后面两种方法上进行的尝试。这里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不看好这笔收购,永辉超市我多年前也分析过,那时候它业绩还没暴雷,当年就感觉,线上销售对线下实体商超的挤压效应太严重了。

比如我经常在网上买东西,上海的话京东超市和天猫超市当天就能送到,直接送货上门,对我这种在家码字不爱出门的宅女,或者那些工作很忙没空逛超市的打工人,真是非常方便。

并且电商不需要租赁实体店铺,只需要货仓即可,运营成本更低,因此网购商品的售价,还比超市更加便宜。更方便+更便宜,网购直接降维打击实体超市。

永辉超市这几年业绩一直不好,2021-2023年连续亏损三年,到了今年上半年,好不容易扣非净利润为3000万,距离其巅峰接近20亿的净利润,还差了很远。

今年永辉也开始依靠胖东来的经营,调整门店运营,据说调完后的日均销售额翻几倍式增长。名创优品叶国富公开表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的唯一出路,因此看了两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完的永辉门店后,决定出手购买永辉股权。

我认为名创优品之所以可以快速发展扩张,就源于轻资产模式与合作加盟的特点,且小商品更新速度更快,可以时刻保持产品竞争力,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公司核心竞争力。

但问题是开超市的话,公司之前经验全都用不上,核心竞争力根本无法在永辉超市身上复制,而超市又是重资产投入,只能说是叶老板过人的眼光,提前发现了独到的商机,留待后日验证。

当然永辉超市还是能对名创优品主业产生支持的,永辉的门店一般都选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段,可以带来流量加持,另外超市中也有卖生活家居的板块,我一般都从来不逛这里,未来名创优品没准会把这部分接手,把超市日杂部分换成名创优品的商品,有望提高总销售额。

未来永辉超市依然保持独立运营,不会纳入名创优品合并报表,因此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绩,但也要小心,公司投资收益端,受永辉超市的拖累。

这笔投资在经营端如何表现不得而知,但在资本市场那真是赚麻了,入股永辉整赶上9月底A股行情启动,永辉超市股价直接翻倍,也不知道未来到底是占便宜还是吃亏。

总之入股永辉,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名创优品的整体销售金额,会有一波一次性的营收增长。

提升单店利润率,还是要从产品供应链入手,通过控制成本支出,提升毛利率与净利率。

提升门店数量方面,据说名创优品未来几年时间,每年要力争新开1000家门店,其中国内400家,海外550家,TOP TOY大约100家左右,这是要主攻海外市场的节奏啊。

多说一句,特朗普大总统上台了,要给中国商品加税60%,这对于名创优品的海外计划,可能不是个好消息。

我认为未来三年,名创优品保持年化10%-15%的业绩增速问题不大,再之后就不好判断了。

二、股价走势与技术分析

作为美股与港股两地上市公司,名创优品于2020年登录美股,2022年登录港股。回港二次上市的原因,一是当年美国交易所打压中概股,有被强制退市的风险,二是中概股在2122年跌的极惨,回港上市也是想背靠内地南下资金。

不得不说名创优品回港二次上市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再次证明了公司管理层的眼光。因为自从公司回港上市后,股价就蹭蹭往上涨。

上面两张图,第一张是美股走势,第二张是港股,很明显当公司港股上市后,只过了不到3个月,股价就触底反弹了。要知道许多其他概帮难兄难弟们,还在苦熬。

长线趋势我一般看周K线图,目前公司股价在30-43元之间有个明显的中枢平台,但股价整体趋势,是略微向下的,因为每次反弹的高点都低于前次,同样每次的低点都会出现新低。所以不要太乐观,毕竟图形来看,长线趋势还未反转。

图中我画箭头的位置,有一根长长的下影线,股价最低跌到了20港元,这就是传出公司要收购永辉超市股份的时间点,看来市场跟我一样,都不太看好这次收购的效果。

但公司运气真是好,赶上A股和港股市场反转,中国资产价格暴涨,硬生生把股价抬了回来,否则就破位下跌了。

最近一段时间美元指数上涨,A股与港股回调,公司股价再次向中枢下沿而去,看看未来两周能否守住不破位吧。

中期趋势我看日K线,其实港股投资风险并不低,公司今年5月份时,股价最高达到了50港元,然后到8月份,就跌回30港元之下了,所以任何时候不要追高,是投资的第一原则。

目前公司股价又一次跌破了日线各大均线,要看之后是否会跌破10月18日29.45港元的前低,来判断方向,短期有一定风险。

(注意:文章发布会有时效差,因此短期趋势分析的时效性会受到影响)

三、估值分析

估值部分内容为「知识星球」专享内容。

(完)

结尾推荐一下我的【知识星球】,以后完整的深度公司分析都会发在星球里,包括其他提供的内容及服务如下:

P.S.目前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有所收获的话,希望可以点一点“在看”和“赞”,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茫茫互联网中彼此错过……

思索的瓶起子
上市公司财报及基本面分析/《雪球》约稿作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香港保险代理人/全球化资产配置欢迎找我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