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夹带私货”了
大年初四这期是解读乳腺相关问题的,女性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其实小编做这个节目是有私心的,源起我自己的体检报告……
在做《健康大问诊》编导之前,我觉得自己哪哪儿都挺健康的,每年一次的体检也都像例行公事,体检报告也从来不仔细看,但是……
今年体检完之后,我开始关注自己的体检报告,在乳腺超声这一栏,我撞到自己的医学知识壁垒了:尺寸、血流、低回声、BI-RADS分级……
纳尼!我该不会是工作压力大,身体出状况了吧(内心OS:领导工作要求太高,每条片子都要五审,不能有错别字,年二十九的晚上我还在办公室加班……)喏,有下图为证:
加湿器和开心果是加班好搭子
节目策划会上,我想都没想就报了做乳腺的选题(作为一个健康节目的编导,姐首先得确认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健康)。我要去找乳腺专家解读我的体检报告!!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找到了乳腺亚专科主任 鹿楠楠
(美丽温柔的鹿主任)
和鹿主任聊这期节目的时候,我表现的更像个患者,战战兢兢的拿出自己的体检报告递给主任,然后仔细观察她的脸色,试图在她的微表情里捕捉到结果的好坏。
其实也是我自己加戏,医生这个职业在工作的时候大多是不露声色的。
鹿主任看完之后淡淡的说了句:“你这个结节良性可能性大,3个月到半年规律复查。”
鹿主任带着我转了一圈,我看到病区整洁宽敞明亮、医护人员也没有行色匆匆,在病人身上也能看到松弛感……
领导的口头禅,松弛感……推文有松弛感就好看,人有松弛感也就不容易生病。
SPRING FESTIVAL
鹿主任说,因为病人大多是女性(男患者也有,患病率在百分之一),所以他们格外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病区会经常举办一些医患交流活动,给病人提供心理疏导。作为一个女编导,心里暖暖的……
抖点医生的“料”
因为工作的关系,和医生有了更多的接触,我看到了“大白们”工作之外不为人知(可可爱爱)的一面。😛😛
录节目前,我们会和医生充分沟通,这个阶段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真的是太太太忙了,消息轮回,电话打不通(要么在手术,要么在门诊),文案要很久才能确定,只能耐着性子各种催……🥴🥴
医生也会有“小紧张”
哈哈哈,此处的关键词是“记不住”。别看医生看病的时候遇到啥情况都一副淡定自若,稳如泰山的模样,电视上看到他们也是专业、沉稳的形象示人。
其实录节目前他们也会紧张焦虑,会担心自己因为紧张而忘词,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好。为了缓解紧张,据说他们会在镜子前反复背稿😄😄
医生也有形象压力
毕竟是上电视嘛,代表的是医院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所以不管男医生还是女医生都会对录影时的穿着格外慎重。他们希望自己看起来既专业又不失亲和力。
据我所知,有的男医生拿出了压箱底的结婚时穿的西服,有的女医生会专程去买几套正装,佩戴隐形眼镜……只为了在电视上有个完美的呈现。😎😎
医生也怕你听不懂
医学专业名词他们天天看,天天用,信手拈来,但是录节目时他们就会担心对普通观众来说,很多专业术语比较晦涩难懂,观众会无法理解。所以在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这件事上,小编会和医生反复讨论,尽量把专业术语替换成通俗易懂的词。
谢谢,我会加油
和医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后,我看到了严肃、专业,忙碌的“大白们”也有温情、紧张、幽默感的一面……
俩个毫不搭界的职业为了一致的目标一起努力把健康科普这件事儿做好,是一件令我特别有成就感的事儿,给我带来了价值感和认同感,也是驱使我不断努力的源动力。
写到这儿快2000字了,想问问咱们豆腐之乡的制片人,这篇推文给领导看会不会被“撅一顿”吗?哈哈哈🤣😂🤣😂
PS:如果这档节目能给您提供实用的健康贴士……
如果它能帮您答疑解惑……
也就不负我们全体小伙伴过年前看不见汗水的奋斗……
(大家猜猜下面的工作照里哪位是本期小编)
重要的事情再提醒一遍:
节目播出时间:
初二到初十
安徽卫视 每晚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