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制作出好茶
自然要是一个好人
茶跟人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都辨别不清
茶
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近的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又好像离我们很远
远的不识其形、不知其味
同一种茶一千个人做有一千种味道
不变的是所有人都说自己做的茶是最好的
大多数消费者对茶不甚了解
根本无法清楚的识别茶叶的优劣
只能晕头晕脑的把别人说的话
用来努力暗示自己的味觉
若能找到一点对号入座便聊以慰藉
如此而已
那么
要如何才能制作出高品质好茶
以下几种素质与大家共勉
(一)
热爱自然,崇敬自然
世界上第一颗茶树从何而来
我们不得而知、也无从考证
但能确定的是它一定源于自然
荒野山林孕育一切
要喜欢山里草木的气息、泥土的味道
要走近大自然、深入接触茶山
我们才能更清晰的认识它、了解它
如果一年四季都懒得去茶山
觉得爬山辛苦、抗拒泥泞沾衣
又如何知道四季更替茶树生长的变化
又如何知道不同环境对它造成什么影响
如此与它又有什么链接可言呢
说白了
我们都不喜欢大山、不热爱自然
又如何能把这大自然的神奇植物
整的明白
(二)
勤劳肯干,精神饱满
很多人都说制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无论是上山采茶还是在厂里制作
以及武夷岩茶后期的炭火复焙
这些夜以继日对我们体能的消耗
确实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挑战
习惯懒散喜欢轻松的人注定承受不住
体弱多病、焉思搭眯的人也别做茶了
这样既不可能把茶做好还会把身体拖垮
而有一种制茶人
他根本不觉得制茶的这些事情是辛苦
手不释叶、日旰忘食,反倒十分享受
身体的劳累在充盈的精神支柱下
变得异常渺小、不值一提
他们说制茶就像自己日常呼吸一样
根本谈不上刻意坚持,不过是自然而然
(三)
抱朴守拙,行稳致远
制茶是一门技术、是一种经验型手艺
从种植、管理、采摘直到最终干燥
每一个环节都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
要将茶叶做熟做透、去寒转温
整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言
它需要我们拥有并保持一种工匠精神
踏实淳朴、固守愚拙、不学巧伪
每一步都做到细致入微、尽善尽美
如此制茶工艺才能够越发精湛和精进
我们才能在制茶这条道路上走的更久远
放眼望去
当下有多少制茶人图快、图量、图省力
制茶一事囫囵吞枣、敷衍了事
玩一些花里胡哨、迷惑大众的把戏
根本没有心思在茶叶品质上下功夫
又如何能制作出一泡好茶
(四)
严谨守时,以诚为本
茶叶生产制作期间
各个环节对于时间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每一步达到最佳状态时就得及时进行干预
本该三更炒茶如果五更才起
茶叶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
无论提前还是超时
对茶叶最终的品质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有时间观念、具备守时精神
如今茶叶市场玲琅满目、五花八门
别说优劣就连真假都难以分辨
溯其根本
在于茶叶复杂多样、茶文化门槛太高
对不懂的大众来说茶叶造假成本又很低
制茶、卖茶者浮夸甚至虚假宣传
大家也无从得知
所以为人诚信、制作真材实料的茶叶
是每一位制茶人应该坚守的底线
(五)
心平气和,不骄不躁
制茶一事需要心思细腻和极强的耐心
从茶树种植栽培到采摘制作
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可以马虎的
光是采茶就有多种标准、不同的等级
心急马虎的性格采茶
既有“鱼鳞、鸡腿”还夹杂粗枝老叶
并且制茶季还会经常遇到下雨天
茶叶的萎凋、做青都会放慢节奏
整个走水过程耗时更长也更难掌控
需要我们不分昼夜的关注、精心制作
浮躁没有耐心的人注定做不成
另外
茶叶本身作为一种清心养性的日常饮品
制茶人的心性习气以及当下制茶的状态
均会对这杯茶带来无法预估的影响
茶气虽然无形却直接影响喝茶的体验
保持内心平和、孜孜不倦的照顾这片叶子
不仅要让茶叶有其形有其味还要有其气
有人说
制茶若像这般细致、繁复、缓慢
虽然提升了茶叶品质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提高价格又担心消费者不愿意买单
每年不仅茶叶产量降低还没有太多经济效益
不如勉强将就甚至粗制滥造
再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去以量取胜
这不是容易很多吗
可是
如今的茶叶产量本就大量过剩
陈仓劣茶多如牛毛
我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大
喝茶应该注重“精”而非“滥”
你也不是非得喝茶
实在不行喝杯白开水、冲杯蜂蜜水也很香
这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制茶人如何制茶
流到茶圈市场的茶叶是什么样
消费者便喝到什么样的茶
唯愿大家都能做一个善良的好人
制一杯健康的好茶
也希望茶友们选择茶叶时能擦亮眼睛
喝的茶都称心如意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