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失眠。
古人也会失眠吗?当然。
我们现代人睡不着了,数星星,数绵羊,古人睡不着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吟诗作赋。比如唐代大诗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已经深了,诗人却没有丝毫的睡意,只能远远地听着那姑苏城外寒山古寺里传来的钟声,一下、两下......
为什么睡不着?因为烦啊。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人在感到很烦很烦的时候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热。又烦又热,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阴不足了?就是肾水不够了。
中医有一种理论叫心肾相交,心主火,在上;肾主水,在下。心火要往下走,往下走干嘛,去温煦肾水,肾水要往上走,去制约心火。心和肾像画圆一样衔接在一起,这样一来,肾水不会太过于寒凉,心火也不至于烧得太旺。
假如肾阴不足,肾水不够了,走着走着,还没走到接头的位置,就掉下来了,肾水升不上去,心火降不下来,心胸老有一团火在那儿飘着,所以会觉得烦,觉得热,到了晚上,觉也睡不好。
概括一下,首先是肾阴不足,继而导致心肾不交,心和肾有了“嫌隙”,心肾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交集了,那身体一定会出问题。
所以心肾相交是很关键的一步。看看大自然就知道了。
大自然有天地两端,地上的水流从高山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然后归入大海,最后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升腾,变成天空中的云朵,不久又降成雨,重回到高山上。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观察到了这一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说了:“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这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这个地球上还会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生命吗?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失眠都是心肾不交引起的,我们今天仅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用什么方呢?
在清代名医陈士铎的《辨证录》里记载了一张方子,叫交合汤,所谓交合,即暗合了交通心肾的意思。 交合汤:人参(党参)15克、熟地60克、黄连0.9克、肉桂1.5克,水煎服。
功效: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因为阴是有不足的,所以方子用了大量的熟地来把肾阴补足。
有一种说法,讲地黄不能多种,种的多了那土地就没有肥力了。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看这地黄又叫什么? 大地的精髓啊。 就是说它可以把土地的精华都吸收到自己身上,封藏起来,是不是和人的肾有点像?肾主封藏嘛。 熟地有一个亲戚叫生地,生地经过炮制之后变黑了,就叫熟地,熟地是非常入肾的一味药,因为肾色为黑,肾脏最喜欢黑色,想要补肾,让肾脏好一点,就多吃黑色的食物。 熟地去掉了生地的凉性,生地养阴养血的同时,兼有清热的作用,熟地呢药性偏温,就是一门心思的补。 我们说肾水要往上走,还得有一股外在的力量去推动,这股力量是什么?就是肾阳的气化功能。好像煮饭一样,下面火力不够,水蒸气就没有办法蒸上来,当我们把火力调大,水蒸气一往上蒸腾,锅盖就慢慢变得湿润起来。
所以又加了肉桂,用肉桂来温补肾阳。肉桂既能补阳气,又能鼓动阳气。在人的后背,正对着肚脐的这个地方,有一个穴位,叫命门穴,阳气就藏在这个地方,肉桂可以把这扇门敲开,把阳气给喊出来。肾水在肾阳的鼓动下,可以义无反顾的往上走,走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有一个问题,温阳药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选肉桂呢? 这就要提到肉桂的另一个作用了,引火归元。 肉桂可以把心火引下来,引到肾水里去,有点儿像枢纽,既能把肾水升上去,又能把心火引下来,使身体达到一种水火既济的完美状态。
肉桂也有一个亲戚叫桂皮,很多人总是把它们两个搞混,认为肉桂和桂皮指的是同一种药材,实际上,桂皮的作用是不能和肉桂同日而语的。
紧接着黄连。黄连味苦,苦能清热。身体有点热气了,黄连可以清解掉。这里用黄连把浮游的心火清一清。黄连和肉桂组合在一起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方子,叫交泰丸,肾阳不足,心肾不交的可以用它。
最后是人参,身上烦热的人汗出得会比较多一些,因为里热会迫使津液外出,我们说津液是可以载气的,津液外泄的同时把气也一并带了出来,人参可以把虚掉的气补回来。 到这里,四味药,把失眠、烦躁、多汗的症状全都解决了。
关于这个方子,陈士铎是这么评价的:“一剂即睡,十剂全安。” 一剂药喝完,倒头便睡着了;十剂药喝完,失眠的毛病就全好了。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从侧面说明,交合汤这个方子效果不俗。
(来源:中西医世界)
二、陈潮祖:此方治腹痛,
小建中汤(《伤寒论》):桂枝15g,芍药30g,生姜15g,炙甘草10g,大枣12枚。
水煎,汤成,去渣,纳饴糖60g再加热使其溶化,温服,1日3次。
图片
应用
1. 原著说:“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将本方与小柴胡汤同出一条,意谓腹痛是因肝脾不和所致。
故先以本方调理肝脾,从寒治。若不效,再用小柴胡汤调和胆胃,从热治。(此条指肝脾不和)
又说:“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表证未经汗下即心悸而烦,当是素体虚弱,一经外感,即呈阴阳两虚见证。
心悸是阳气已微之象,心烦是营阴已弱,心脉挛急之征,故用此方调理阴阳,解其挛急。(此条指心阴心阳两虚)
2. 《金匮要略》用此方有3条
先见于虚劳篇: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遗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证。
此为阴阳两虚,呈为肝心、肝肺、肝脾、肝肾同病。五脏经遂均由肝系的筋膜构成。
阴血不足,经遂失濡导致痉挛,见于心则悸,犯于肺则衄,乘于脾则腹中痛,经遂挛急(疏泄太过)则遗精。
阴阳失调,阴弱不能制阳,阳胜则偏热,则呈咽干口燥,手足烦热。
用本方调理阴阳,柔肝缓急,诸证可愈。(此条指本方可治五脏病变)
再见于“黄疸病篇”治“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发黄多因于湿,因湿发黄,当有小便不利。故《伤寒论》说:“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此证小便自利,不是一般湿热,而是气血虚损的虚黄,故宜用此补脾建中,阴阳双补。“小便自利”为鉴别此证是虚黄的要点。(此条示人补气血之虚当从中焦论治)
三见于妇人杂病篇:“妇人腹痛,小建中汤主之。”
石顽说:“小建中汤专主风木胜脾之腹痛。”其腹痛机理仍属肝脾不和,若是经期过后,小腹疼痛,则是血虚脉挛使然。
以上所引五条即有三条治疗腹痛,说明本方是以治疗腹痛为主,究其腹痛之机,都由经遂痉挛引起。
3. 《千金》芍药汤(即本方) 治产后苦少腹痛。不名建中而已,芍药名之,正好说明芍药是治痉挛性疼痛的要药。
产后失血导致血虚,血虚不能养筋,导致经脉挛急而痛,用此方柔肝缓急,其痛自止。
甘草、大枣、饴糖都有缓急止痛作用,体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法则。
又将此方应用到子宫收缩而痛。
4. 《苏沈良方》说:“此药治腹痛如神”自然指的是痉挛性疼痛。
综上观之,本方所治反映了两方面的改变。一是经脉挛急,是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二是阴阳两虚,是基础物质的病理改变。
——本文摘自《中医治法与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