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4岁,2023年6月18日初诊。
自幼迄今,遗溺之症已缠绵十四载,夜卧不宁,每至子丑之交,遗溺必作,未尝间断。兼见小便频数;口干欲饮,饮水不辍,犹难解其燥;手足汗出津津,浸淫成疱,疹痒现皮屑;小腿酸痛。大便尚调,胃纳如常,睡眠稍浅薄,夜梦纷纭,难享安眠之乐。观其舌象,舌质偏红,而苔薄白少津,切其脉象细数而弦。四处遍访名医而未得确解。
观其体态,身形瘦弱而身姿挺拔,脉象虽数,却合于孩童天性之活泼,正如《濒湖脉学》所云:“数脉息间常六至……惟有儿童作吉看。”然细脉并见,此乃体质瘦弱、阴血滋养不足之征。细而弦并见尽显气血稍亏、阴分不足之候。遗溺之疾,久而不愈,细思之,当责之素体肾阴虚损,累及肾阳,致阳不固摄,阴水失约,故夜卧遗尿。又肾阴匮乏,无以濡润上焦,则口舌干燥,饮水难解其渴,此与《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所载“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之旨相通,皆肾气不足之候,缘于先天禀赋薄弱,肾气未充,膀胱失于约束,上不能濡润口咽,下则固摄无权,流于水道之外。
是以诊断为金匮肾气丸证无疑,病机在于肾之阴阳两虚,肾气失固。治宜双补肾之阴阳,以固摄下元。
遂投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桂枝6g,生地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6g,泽泻6g,牡丹皮6g,醋五味子6g,桑螵蛸6g。方中桂枝温通肾阳,生地黄、山药、山萸肉滋养肾阴,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而不伤阴,牡丹皮凉血活血以助肾气流通,更添五味子涩精止遗,桑螵蛸强化固涩之力。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7月21日复诊:患儿告之服药期间遗溺仅发两次,口干口渴之症大减,手足汗疱疹亦渐消退,下肢酸痛全然已愈,舌淡红,苔薄白,脉仍细数而较前有力。此乃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续用前方再进一周,以资巩固。果不负所望,诸症悉除,病体康安。
按
观其孩童,身形颀长,凌于同龄,体质之微妙,常合于阴血之不充。此女下肢隐痛酸楚之症,乃肾中真阴匮乏,肝木失养,血不荣筋,遂致筋脉挛急,犹若草木失雨而枯槁。论及疗治,肾气丸固为益肾之良剂,然附子一味,性烈如火夏日,燥且猛,恐伤稚子娇嫩之阴血。盖因童子之体,纯阳未艾,犹如朝阳初升,无须附子之酷烈以助阳。至于口干舌燥之候,乃肾水不济,上焦失润所致。五味子,此物能滋肾水之源,使肾精得以蒸腾上达,犹如甘霖普降,解口干舌燥之困,于肾阴不足之口渴,其效立显。又论遗溺之疾,此肾气不固之征也。当辅以桑螵蛸,以其固摄之力,强化肾气,使膀胱开合有度,遗溺之症自除。经一旬调治,患儿诸症已去三分之二,其效可睹。预之再经一候,当可痊愈,体复康健,犹如春日草木,欣欣向荣矣。
此患者的中医治疗,仅需四诊之术,便能如明镜般准确映照出病机之所在,无需繁琐检查,耗费资财。这正是中医“简、便、廉、验”的理念之体现。在治疗尿床这一顽疾的同时,中医之方法犹如春风化雨,能使全身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它注重整体的调节,如同一位智慧的琴师,轻轻拨动身体的琴弦,使音律和谐,恢复自然的韵律。而且,药少价廉,却疗效可靠,宛如山间清泉,虽不张扬,却能滋养万物,使病痛如晨雾般消散。这不仅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更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与新时代下“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观念相契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明医公开课)
二、国医大师张志远:三味药妙解崩漏
导读:今天学习治疗“崩漏证”的用药。
01
妇科崩漏证,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患,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崩出不止能转化为漏,漏下失治也可大出成崩。临床所见以气虚不摄、血失故道、血热妄行者为多,特别是因于热邪迫血妄行而致的,更属屡见不鲜。
数十年来,笔者处理此证,曾将重点放在血热妄行这一类型上,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具有针对性药物。
遵照先师经验,第一不用炭类止血,防其留瘀,且易复发,而且无调整月经周期之功;第二除炒槐米外,大都遣用未经炮制的原质生药。
02
笔者在实践中,一方面采用历代文献收录之方,同时也注意作用较强、疗效明显的药物,如田三七、蒲黄、小蓟、紫草、旱莲草、阿胶、生地、黄芩、侧柏叶、丹皮、鸡冠花、赤芍、茜草等,而从事医学临床50载,最富有心得且效果十分彰著者,则首推地榆、贯众、白头翁。
这三味药物皆为苦寒之品,有凉血作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言有治崩漏之力,事实证明,的确其效甚伟。
它们在止血方面的区别是:地榆味酸偏于收敛;贯众促进宫缩,侧重清热解毒;白头翁祛瘀生新,兼消积聚。
三药配伍使用,不仅能清热泄火,尚有“涩以固脱”和祛瘀生新相辅相成的特殊功能。
用量视人与病二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用15~30g,最大量可用至50g,每日1剂,连服5剂。出血若停,减去二分之一量,再服3~5剂以巩固之。
而后则改用四物汤加减为基础,增入养肝益肾、调理冲任之品以恢复月经周期,常选药物为仙灵脾、肉苁蓉、紫石英、枸杞子、首乌、桑寄生、黄精、杜仲、狗脊、胡桃、补骨脂、鹿衔草、龙眼肉、红糖、益智仁等。除紫石英、首乌、桑寄生、黄精、红糖外,均以小量兑入,每味药不能超过10g。
03
回忆1958年笔者在山东中医进修学校执教时,曾见一位三十余岁妇女,患崩漏4年,西医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经多法医治,时止时发,终未获痊,此次血出不止,血随腿流,乃给以黄连解毒汤加地榆30g,贯众、白头翁各36g。3剂即止。复诊更方减半,善后用补益冲任药物收功。过了10年于泰安相遇,彼云已彻底治愈,月经已正常,周期按时来潮了。
据笔者的经验,地榆、贯众、白头翁对血热妄行之崩漏证,不仅治标,也可治本,主要是取其凉血作用使血行“遇寒则凝”,火去“妄出自息”,从而获得治愈。经多年临床观察,三药的实际效果常超越其他同类药物,且符合验、便、廉的应用标准,值得予以重点研究,向医界推广。
笔者曾以之和《证治准绳》弘扬的子芩(生用)丸相配,各等份,水煎浓缩制成片剂,名“崩漏丹”,每次3~5g,日服2~3次,方便患者,甚受欢迎。
另外,我的师门传授,必须结合食物疗法,从用药之日起,每天以黑木耳15g佐餐,根据复发次数多少,连吃1~6个月,最易收到良效。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来源:肖相如频道。本文选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下)》,单书健、陈子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