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肥胖背后的隐形推手,你知道吗?

文摘   2024-09-25 17:20   广东  
随着饮食习惯的多样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给国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这其中,有一个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却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胰岛素抵抗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胰岛素抵抗是与糖尿病相关的话题,怎么会和肥胖有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胰岛素抵抗,又称胰岛素敏感下降,指的是胰岛素在体内调节葡萄糖代谢作用的减弱。

人体的血糖会随着进食而升高:

  • 正常情况下:胰腺收到血糖升高的信号后就会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会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中被吸收或利用,以达到降低血糖、维持血糖稳定的作用。血糖恢复正常后,胰腺收到信号也会停止分泌胰岛素。

  • 但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葡萄糖就不再能够及时有效地进入细胞被吸收和利用,会在血液中积聚,导致血糖持续升高。而为了降糖,胰腺就会持续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糖,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肥胖/超重(尤其是腹型肥胖)或长期摄入过多能量,容易让胰岛素超负荷工作,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


而胰岛素抵抗也是肥胖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 胰岛素抵抗时,葡萄糖难以有效进入细胞进行供能。当细胞内的葡萄糖不够用时,为了维持能量平衡,就会通过刺激食欲、促进脂肪合成的方式来补偿,长期如此便会让人越吃越胖、脂肪越积越多、减肥越来越困难。
  • 胰岛素抵抗还可能促使脂肪在体内的重新分布,尤其会增加腹部及内脏脂肪的堆积。内脏脂肪的活跃,则会进一步影响代谢、降低胰岛素敏感。
  • 胰岛素抵抗还可能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瘦素等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从而导致体重调节机制的紊乱,加剧肥胖和超重。


此外,胰岛素抵抗长期持续,还可能发展为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胰岛素血症,这些也是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情况下,胰岛素抵抗无明显症状,难以被察觉。但若有以下3种表现,则需多加注意:
1、腹型肥胖:腹部胖、四肢瘦,男性腰围≥85厘米, 女性腰围≥80厘米。
2、黑棘皮病:腋窝、颈部两侧、和背部颜色变深,甚至长出皮赘。
3、容易饥饿:不抗饿,三四个小时不吃东西就会感到饥饿、乏力、头晕、手脚发抖,甚至低血糖。

此外,除了肥胖和超重人群,以下高危人群也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1、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2、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肌梗死家族史的人群

3、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高糖高脂高盐饮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4、妊娠糖尿病史人群

5、出生时低体重儿




除了先天遗传因素,由后天因素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是有可能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善甚至逆转:
  • 减轻体重:肥胖/超重人群当务之急就是将体重减轻到正常范围内。
  • 增强运动:运动可以使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搭配适量力量训练。
  • 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食物、增加高纤维的摄入;均衡膳食,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少食多餐,避免一餐过度进食或过度饥饿。
  • 保证睡眠:尽量早睡,睡够时间,少熬夜。
  • 药物治疗:胰岛素抵抗严重的患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好轻」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

提供体重管理&运动&饮食健康的专业支持

和你一同见证

改变的发生


撰文&编辑:Rin
健康内容审核: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Johnny



——参考来源——

【1】健康榨汁机.检查报告单上的3个项目,或透露着糖尿病的前兆信号,可惜很多人没有注意到[EB/OL].2024-08-13.https://mp.weixin.qq.com/s/qaq_zlrjscsgPS8tozmOWA

【2】营养师顾中一.这个让你「易胖难瘦」的因素,很多人都不知道![EB/OL].2024-09-11.https://mp.weixin.qq.com/s/BPpFzetOgTAWyXYTVPswIA
【3】生命时报.脖子、腋下发黑,劝你查查内分泌[EB/OL].2024-06-27.https://mp.weixin.qq.com/s/w0UHbnW6DQtPHEU6LJqHfg
【4】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世界防治肥胖日 | 怎么减肥都减不下来,小心是胰岛素抵抗在捣蛋![EB/OL].2023-05-08.https://mp.weixin.qq.com/s/ZsXnVOiNfBnAbztvw1jn5w

图片来源:Unsplash、Pexels、iconfont;
如需转载,留言联系我们可获得授权。



文章有用的话
别忘记下方“一键 4 连”呦
👇🏻


好轻App
体重管理、减肥误区、科学饮食、运动建议,尽在「好轻」。